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电刺激(electricalstimulation,ES)对机械力诱导的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分为正常对照组、电刺激组、加力模型组和加力后电刺激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间接化学荧光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含量变化,JC-1染色法检测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membranepotential,MMP)变化,分光光度法测定Caspase-3酶活性变化。结果加力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细胞内ROS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Caspase-3酶活性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加力组相比,加力后电刺激组细胞活性增强,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上升,细胞内ROS含量减少,Caspase-3酶活性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可通过维持细胞活性、减少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内ROS含量及Caspase-3酶活性,而对机械力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成纤维细胞L929 电刺激 机械力损伤 细胞活性氧 CASPASE-3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神经保护剂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选取为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治疗组50例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O%,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来看,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患者的血液粘度和血小板粘附率改善显著优于时照组(P〈0.05)。两组均无一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神经保护剂结合常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神经保护剂 短暂性脑缺血 马来酸桂哌齐特
  • 简介:目的研究顺铂(cisplatin,CDDP)对正常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毒性作用及金雀黄素(genistein,GEN)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颗粒细胞在含有不同浓度的CDDP及GEN和CDDP的培养基中孵育不同时间,用MTT法测定细胞的抑制率。结果CDDP浓度≥μg/ml可抑制颗粒细胞的生长,低浓度GEN的对这种抑制无明显影响,高浓度的GEN可减轻顺铂对颗粒细胞的毒性作用。结论CDDP对大鼠颗粒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GEN对其引起的细胞毒性有保护作用,呈时间一剂量效应。

  • 标签: GEN CDDP 颗粒细胞 MTT法
  • 简介:目的构建针对骨保护素(OPG)基因的一个载体编码三条短发夹RNA(shRNA)的真核表达质粒,观察其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OPG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3个针对OPG基因的RNA干扰(RNAi)位点,分别设计合成3对编码相应shRNA的DNA单链,每对单链连接形成双链后分别与线性化载体pGenesil-1.1、pGenesil-1.2、pGenesil-1.3连接形成pGenesil-1.1-shRNAl、pGenesil-1.2-shRNA2、pGenesil-1.3-shRNA3,对以上重组载体反复酶切连接,构建成重组质pGenesil—1.1—1.2-1.3-shRNA1-shRNA2-shRNA3,酶切鉴定和测序无误后,将该质粒转染MDA—MB一231细胞,以G418加压筛选,对转染细胞行单克隆化,稳定转染细胞行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确定其对OPG基因表达抑制作用。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LD分析法。结果成功构建了pGenesil-1.1—1.2-1.3-shRNA1-shRNA2-shRNA3重组质粒;以该质粒稳定转染MDA—MB-231细胞后其OPG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Ai对OPG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率分别为91%和73%。结论本研究构建了针对OPG的一个载体编码3条shRNA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RNAi抑制了MDA—MB-231细胞OPG基因表达,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肿瘤细胞自身OPG表达在乳腺癌骨转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相关实验基础。

  • 标签: 乳腺肿瘤 骨保护素 RNA干扰 MDA—MB-231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转染beclin-1基因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BT-549在正常及低氧环境下的增殖抑制情况,促自噬和促凋亡作用,以及其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将真核载体pDS-RED-C1-beclin-1转染进入BT-549细胞作为实验组,空白组细胞和转染pDS-RED-C1空质粒的细胞分别作为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用RT-PCR检测转染后beclin-1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蛋白表达。在正常及低氧环境下分别培养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细胞增殖率,吖啶橙染色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自噬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比。通过细胞划痕试验研究转染beclin-1基因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及MTT所测增殖率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自噬和凋亡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beclin-1基因被成功转染进细胞;转染后目的基因组beclin-1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72h最明显。MTT测定结果:正常与低氧环境下实验组48h和72h增殖率均低于对照组(48hP1=0.002,P2=0.000;72hP1=0.006,P2=0.001;P1和P2分别为正常与低氧环境下统计结果),beclin-1与低氧刺激有明显交互作用(P=0.016),即二者能增强彼此对细胞增殖率的抑制作用。吖啶橙染色镜下观察正常和低氧环境下实验组自噬发生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1=0.004,P2=0.001),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和低氧环境下实验组凋亡发生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1=0.045,P2=0.008)。体外划痕试验发现转染beclin-1后细胞迁移能力降低。结论在正常和低氧环境下,转染beclin-1基因可抑制TNBC细胞BT-549增殖,促进细胞发生自噬及凋亡,并且降低其迁移能力。

  • 标签: beclin-1基因 乳腺肿瘤 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