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经尿道棒状电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对50例尿道狭窄患者行经尿道棒状电极等离子电切术,分析研究其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尿道狭窄复发率及术后疗效。结果50例尿道狭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0~20ml,平均15ml。手术时间为15~45min,平均30min。术后出现轻度尿失禁1例,经过盆底肌功能训练恢复。无勃起功能障碍、尿外渗、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半年,术后1、3、6个月行尿流率检查,4例患者最大尿流率小于10ml/s,考虑狭窄复发,行二次手术治疗,治愈率为92%。结论经尿道棒状电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安全、有效,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狭窄复发率低、手术效果确切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掌握和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棒状电极 等离子电切术 尿道狭窄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疗效不良的原因.方法应用尿动力学方法对50例BPH术后症状改善不良的患者进行检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疗效不良的主要原因为逼尿肌不稳定者20例(40%),逼尿肌收缩无力者12例(24%),膀胱出口梗阻18(36%)例.结论BPH术后疗效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逼尿肌不稳定、逼尿肌收缩无力和膀胱出口梗阻是常见原因.尿动力学检查对确定前列腺术后疗效不良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术后 疗效 尿动力学 前列腺增生症 逼尿肌不稳定 肌收缩
  • 简介: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精浊”、“白浊”、“白淫”或“淋病”等范畴。其发病率高,病因病机复杂,危害患者身心健康,难治愈而易于复发,而且他还是造成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西医至今尚未找到良好的治疗方法。笔者用针刺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40例,采用头针配合体针进行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体针治疗,两组进行了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配合治疗 体针治疗 疗效观察 头针 性功能障碍
  • 简介:笔者用针刺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0例,采用体针配合头针进行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体针治疗,两组进行了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淋病 体针 头针 配合治疗 体针治疗
  • 作者: 张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泌尿科学
  • 创建时间:2022-09-13
  • 出处:《东方药膳》2019年第23期
  • 机构:毕节市中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分析羟氯喹联合泼尼松治疗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分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均28例,分别实施单一羟氯喹治疗和羟氯喹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结果。结果: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肾功能指标得知,干预组的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不良反应率几率低于对照组,分别是7.1%和21.4%。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总有效率情况,干预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2.8%和71.4%。结论:针对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实施羟氯喹联合泼尼松治疗,整体上有重要的作用,缓解了患者的不良症状,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羟氯喹;泼尼松;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萘哌地尔联合舍尼亭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方法对31例诊断为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行萘哌地尔加舍尼亭治疗。以自由尿流率的主要参数如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排尿量(VV)和尿道综合征症状评分(FUSS)、生活质量评分(QOL)为主要疗效指标,来观察治疗效果。砖栗治疗前后的尿流率参数值(Qmax、Qave、VV)、FUSS、QOL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为83.88%。砖论萘哌地尔加舍尼亭联合应用可作为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 标签: 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 尿流率 萘哌地尔 舍尼亭
  • 简介:目的比较口服与静脉注射途径给药对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预防轻度肾功能异常患者接受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dtomography,CT)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受增强CT检查且肾功能轻度受损的97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口服NAC组(48例)及静脉注射NAC组(49例);其中口服NAC组患者于增强CT检查前1d开始口服NAC泡腾片(600mg/片)1200mg,2次/d,共2d,并于CT检查前1h静脉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注射NAC组患者增强CT检查前1h及检查后第2天各静脉注射NAC4g+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2组患者均于CT检查后均立即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并自由饮水。观察2组患者使用对比剂(碘帕醇)前与使用后48h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glomerularfiltrationrate,eGFR)的变化,并统计2组患者CIN发生率。结果口服NAC组患者SCr及CysC水平较增强CT检查前升高(P〈0.05),eGFR水平较CT检查前降低(P〈0.05);静脉注射NAC组患者增强CT检查前后SCr、CysC及eGF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NAC组患者增强CT检查后SCr及CysC水平较静脉注射NAC组升高(P〈0.05),eGFR水平较静脉注射NAC组降低(P〈0.05);口服NAC组有8例患者接受增强CT检查后48h的SCr明显升高。静脉注射NAC组有1例CIN发生,经校正的四格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47,P=0.033)。结论静脉注射NAC预防CIN的效果较口服给药效果好,临床上对于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增强CT检查前、后应静脉途径给予NAC治疗以预防CIN的发生。

  • 标签: N-乙酰半胱胺酸 对比剂肾病 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
  • 简介: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西那卡塞对尿毒症患者骨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门诊和住院中伴有骨痛症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即A组(单纯血液透析组)、B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C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联合西那卡塞组),观察并评估其治疗过程中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骨痛评分,并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清钙、血清磷、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C组治疗2周及6周后血清磷、PTH和骨痛评分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6周后与A组和B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联合西那卡塞组能有效的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中的磷和PTH,降低骨痛评分,缓解症状,其效果优于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和单纯血液透析治疗。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灌流 西那卡塞 骨痛
  • 简介:目的:评估螺内酯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2月观察期后,29例维持性腹膜透析及31例肾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入选并完成研究。基线前观察期给予包括ACEI、ARB等基础用药。治疗开始所有入组病人均予螺内酯片20mg,每日1次,治疗6月。测定基线、治疗后1周及此后每月的血钾浓度,测定基线、治疗后3月、6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B型钠尿肽(BNP)和血醛固酮(ALD)浓度。结果:(1)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治疗6月后腹膜透析组LVEF、LVMI、BN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基线值比较,腹膜透析组治疗6月后LVEF明显提高[(52.42±4.71)%vs(40.12±5.11)%,P〈0.01],LVMI明显降低[(120.42±19.72)g/m^2vs(135.93±22.75)g/m^2,P〈0.05]。BNP明显降低[(3898.2±1052.7)pg/mlvs(1535.4±1044.2)pg/ml,P〈0.05]。(3)与治疗前比较,腹膜透析患者治疗后血醛固酮水平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所有腹膜透析患者在治疗期间血钾浓度均未超过6.0mmol/L,但与基线值比较,治疗后1周时血钾水平升高[(4.78±0.75)mmol/Lvs(4.35±0.54)mmol/L,P=0.05],其余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应用于腹膜透析并心力衰竭患者与肾功能正常患者同样能有效改善心功能,且对血钾影响小,安全性良好。

  • 标签: 螺内酯 腹膜透析 心力衰竭 高钾血症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65例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33例)和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32例)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组相比,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冲洗液量和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值亦明显低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组(P〈0.05);术后复查,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组的最大尿流率明显高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组(P〈0.05),残余尿量明显低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组(P〈0.05)。结论对于巨大前列腺增生,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的优势更明显,能更完全地切除腺体,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 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尿毒症小剂量腹膜透析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4L/d)腹膜透析,同时每日服用参苓白术散;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8L/d)腹膜透析,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血尿素氮(BUN)、肌酐(Scr)、钾、钙、磷、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以及计算尿量、超滤量、残肾Kt/V、腹膜Kt/V评估患者腹膜透析充分性。通过饮食热量(DEI)和蛋白的摄入量、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生活质量问卷(ADL)调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血Scr、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Alb、H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血Scr、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Alb、H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血钾、钙、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血钾、钙、磷水平差异同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肾K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Kt/V、尿量、超滤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肾Kt/V、腹膜Kt/V、尿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滤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肾K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Kt/V、尿量、超滤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两组治疗前后比较,SGA、ADL、DEI、D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SGA、ADL、DEI、D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腹膜透析加用参苓白术散透析更充分,能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尿毒症 腹膜透析 参苓白术散
  • 简介:目的观察肾衰宁胶囊联合药用炭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我院106例存在高磷血症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肾衰宁组和对照组。肾衰宁组:给予肾衰宁胶囊6粒,口服,3次/日;药用炭片1.5g,口服,3次/日。对照组:给予醋酸钙片口服,每日6片,分为早餐1片,午餐2片,晚餐3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观察2组患者血磷、血钙、钙磷乘积变化和治疗8周后全段甲状旁腺素(immunoreactiveparathyroidhormoneiPTH)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的血磷、钙磷乘积在治疗2、4、8周后均明显下降(P〈0.05),iPTH水平在治疗8周后也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衰宁组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血钙水平略有上升,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7.5%比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宁胶囊联合药用炭片能有效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高磷血症,并有效降低钙磷乘积、iPTH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肾衰宁胶囊 药用炭片 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 简介:目的比较回肠膀胱术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治疗老年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行膀胱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膀胱癌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回肠膀胱术65例、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17例。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情况。结果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回肠膀胱术组(P〈0.05),但术后尿路梗阻发生率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相当(P〉0.05)。结论回肠膀胱术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是常见的尿流改道方式,均可用于老年膀胱癌患者,可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和意愿,以及两种术式的优劣来选择应用。

  • 标签: 老年 膀胱癌 回肠膀胱术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 简介:目的评价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资料库、MEDLINE(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EMbase(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同时手工检索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11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8篇文献质量评价为C级,1篇文献评为B级.Meta分析显示,慢性肾衰竭患者经过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治疗后:①血肌酐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22.28,95%CI:-172.43~-72.14,P<0.01);②血尿素氮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08,95%CI:-5.88~-2.27,P<0.01);③肌酐清除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79,95%CI:1.82~3.75,P<0.01).结论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但由于目前的临床研究质量总体偏低,尚需进行严格的、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结肠透析 尿毒清颗粒 慢性肾衰竭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4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给予来氟米特负荷剂量50mg/d,共3d,继以30mg/d维持剂量治疗,联合泼尼松0.8~1.0mg·kg^-1·d^-1为起始剂量,6--8周开始逐渐减量或尿蛋白减半时逐渐减量,治疗第2、4、8、12和24周各随访1次,临床观察尿量、浮肿、体重、血压等,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监测血、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肝功能,血脂及肾功能。结果来氟米特治疗12周完全缓解率47.1%,总有效率为75.3%(25/34),24周完全缓解率为50%,总有效率为79.2%(19/24)。治疗后12、24周尿蛋白均有明显下降(P〈0.01),血清白蛋白(ALb)显著上升(P〈0.01),肾功能无明显变化。可逆性脱发、感染为最常见副作用。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可用于缓解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安全性和耐受性尚可,但其长期的安全性和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来氟米特 肾病综合征 难治性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比较蔗糖铁注射液与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补铁的途径和方法。方法选择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试验前检测每例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将患者随机分为静脉补铁组(20例)和口服补铁组(20例),4、8、12周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均升高,但静脉组比口服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上升速度快于口服组。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C反应蛋白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同时,静脉补铁较口服补铁能更快、更好地改善肾性贫血。

  • 标签: 贫血 肾透析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