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入院90min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术后行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方式及生存质量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责任(20.85±2.45)分比(16.32±3.02)分、营养饮食(26.85±3.47)分比(23.86±2.48)分、压力管理(24.98±2.32)分比(21.86±2.68)分、人际支持(23.45±2.45)分比(17.24±2.86)分、运动锻炼(25.98±2.45)分比(23.45±2.89)分、自我实现(26.12±2.45)分比(23.85±3.15)分、总均分(148.25±7.12)比(124.21±10.56),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绞痛稳定状态(79.12±3.75)分比(74.25±4.23)分、躯体活动受限程度(76.71±9.25)分比(62.38±10.42)分、心绞痛疼痛程度(83.14±8.45)分比(75.32±6.11)分、疾病认知程度(78.21±5.42)分比(70.25±6.03)分、治疗满意度(82.36±5.23)分比(71.98±6.02)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方式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多元化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通过社区调查,并实施健康教育,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影响。方法:对梧州市大塘街道社区居民进行系统抽样和问卷调查,以普查检出49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240例)和健康教育组(250例),对健康教育组进行健康教育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健康教育组防治知识知晓率[高血压诊断值(49.17%比58.40%),高血压危险因素(30.41%比58.00%),高血压药物治疗(58.75%比79.60%)]和血压控制率(23.33%比60.80%)明显升高,血压[(147.68±13.97)/(89.30±12.43)mmHg比(143.57±13.53)/(85.73±11.54)mmHg]值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实施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健康教育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慢性疾病患者进行社区教育效果。方法回顾慢性疾病高血压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高血压知识问卷调查,将10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给予实验组患者针对型健康教育,给予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3个月后,进行相同内容问卷调查,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教育后血压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在社区实施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水平均有所提高,实验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4%,实验组降压总有效率为60%,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教育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在社区中进行高血压教育工作,能够有效控制该疾病,因此,值得加大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宣传力度。

  • 标签: 高血压 健康教育 社区 慢性病防治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健康教育质量改进中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护理部门在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此期间选取8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取品管圈活动开展前一年中住院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护理期间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认同率以及对健康教育干预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时、出院前对健康教育内容认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对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是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6.25%(P<0.05);③观察组对健康教育干预满意度是96.25%,远高于对照组68.75%(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健康教育质量改进中应用效果显著,明显提升了患者对于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认同率和满意度。

  • 标签: &ldquo 品管圈&rdquo 活动 健康教育质量改进 健康教育干预 知晓率
  • 简介:目的分析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尿毒症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变化趋势和与预后关系.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于海军总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尿毒症患者共130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54例.根据是否出现透析相关急性左心衰竭分为心衰组(30例)和对照组(100例).检测发生左心衰竭后不同时间点CK-MB、cTnI、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出院后随访1年,比较总死亡率和心源性死亡率.检测院内和随访期间(出院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不同时间点心衰组CK-MB和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衰组CK-MB和cTnI缓慢上升达平台期,无明显峰值和下降趋势.不同时间点,心衰组和对照组Scr和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衰组院内、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2个月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衰组院内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期间LVEF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衰组总死亡率和心源性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0%vs.30%,77.8%vs.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K-MB和cTnI在尿毒症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变化明显,与患者预后有关.

  • 标签: 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肌钙蛋白I 尿毒症 急性左心衰竭
  • 简介:如果你不太重视健康饮食,那么,以下内容就值得你好好看看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于2017年哈佛大学医学院一个研究报告,该研究发现,采用科学制定健康饮食计划中无论哪一个,都能够延年益寿。

  • 标签: 健康饮食 哈佛大学医学院 医学杂志 饮食计划 英格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提高院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中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门诊确诊糖尿病患者801例,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为主题,通过问卷调查及电话回访,组内讨论确定血糖控制率低主要原因并制定对策,设定预期目标值,按品管圈程序开展实施,比较QCC前后糖尿病患者对服务质量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糖尿病认知率及血糖控制率情况。结果QCC活动实施前,患者服务质量满意度,治疗依从性,DM认知率及血糖控制率分别为77.8%(623/801),70.2%(562/801),60.3%(483/801),64.4%(516/801),而纳入QCC活动后分别为93.9%%(752/801),94.9%%(760/801),85.0%(681/801),86.3%(691/801),各项指标均较活动前有明显提高,且实施前后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QCC应用于糖尿病院外健康管理工作中,对血糖控制率整体提高有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糖尿病 院外健康管理 血糖控制
  • 简介:高血压病是最常见心血管病,不仅是中风和心脏病发作主要危险因素,而且也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闭塞性周围血管疾病,动脉瘤和肾功能衰竭前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国患高血压病的人数从20世纪70年代3000万例到90年代9000万例至20世纪末1亿余例,平均每12人中就有1例高血压患者。2006年7月至2007年3月,笔者对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930名体检者进行调查,了解其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健康体检 高血压病 调查分析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健康人群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其与年龄、性别、血脂浓度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关系。方法收集400名汉族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和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上海地区汉族健康人血清空腹脂联素水平为(9.48±4.86)μg/ml,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脂联素浓度为(8.46±3.97)μg/ml,女性为(10.22±5.30)μg/ml,男性和女性相比脂联素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绝经前后脂联素浓度分别为(11.89±4.78)μg/ml和(8.78±4.65)μg/ml,两者脂联素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血清脂联素浓度在各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脂联素浓度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后女性脂联素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空腹胰岛素水平、体重、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LDL—C等指标呈负相关,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

  • 标签: 脂联素 健康人群 汉族
  • 简介:复旦大学专家正在建设健康数据库”,将按照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建立标准化临床标本库及信息库,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疾病资源国家级共享平台。据了解,“人群健康追踪调查”项目将通过至少20年跟踪研究,找出中国人群中脑溢血、心肌梗塞、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病因、诊治、预防一些共性,

  • 标签: 健康数据库 中国人群 专家 分子流行病学 复旦大学 人群健康
  • 简介: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扩张性心肌病并心衰治疗过程中临床价值。方法在自2011年8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就诊扩张型心肌病并心衰患者中,抽取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40)患者予以治疗期间,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n=40)患者施以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常加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并心衰患者接受治疗期间,辅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病认知程度,树立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治疗效果,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扩张型心肌炎并心衰
  • 简介:目的:探讨部队离退休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干预效果。方法入选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体检检出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24例,年龄60~95岁。干预组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24个月,对照组仅遵医嘱常规药物治疗。检测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体质指数、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干预组干预后收缩压[(126.2±13.1)mmHgvs.(121.8±12.1)mmHg]、空腹血糖[(7.31±2.04)mmol/Lvs.(6.54±1.83)mmol/L]、餐后2h血糖[(11.59±2.71)mmol/Lvs.(9.64±2.36)mmHg]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低血糖、周围神经病变、肾病、视网膜病变、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变发生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健康管理对部队离退休干部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起到良好干预效果,控制血糖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2型糖尿病 健康管理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纳入6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下进行健康教育管理,观察组患者则在优质护理下进行健康教育管理,对比两组孕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血糖控制率以及妊娠和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为94.12%,血糖控制率为88.24%,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为70.59%,血糖控制率为61.77%,观察组整体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具有明显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 健康教育管理
  • 简介:目的对农村育龄妇女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本县计划生育服务站登记1126名农村农村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出生缺陷一级预防以及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1121名农村育龄女性平均年龄(24.3±2.3)岁,有392名妇女知道出生缺陷受遗传以及环境因素共同影响,432名妇女知道应从妊娠前开始预防出生缺陷;1023名愿意接收免费孕前检查,1049名妇女希望能得到关于免费孕前健康检查信息,一些妇女觉得风险评估和保密检查结果十分重要,17.0%妇女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已有相关了解。关于孕前健康检查项目,很多妇女知道健康检查、实验室检查,对遗传病筛查、优生筛查、健康教育以及风险评估等均了解较少。结论农村孕龄妇女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出生缺陷和孕前保健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 标签: 孕前健康检查 行为调查 农村育龄妇女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层人群患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差别及进行健康管理干预重点.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在我体检中心体检10632人[符合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评估要求]进行体检资料分析及汇总,以国人ICVD10年发病危险评估方法对上述人员心血管病10年发病绝对危险程度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进行ICVD评估危险因素中吸烟、总胆固醇、血压、体重指数四项为可改变因素.其中吸烟在全年龄层已成为首要危险因素,尤其吸烟男性已占到各年龄层70%以上.40-49岁年龄组血压及体重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140mmHg男性占71.30%,女性占45.31%,男性显著多于女性;50-59岁年龄组各危险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140mmHg男性占73.58%,女性占49.59%,男性仍多于女性.血胆固醇超过5.2mmol/L女性人数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50-59岁女性占68.56%,多于男性.经统计发现,体重指数达到肥胖标准的人数随年龄增长而有所下降,男性由62.28%降至41.97%,女性由62.50%降至17.34%,男性肥胖人数显著高于女性.结论应用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模型对体检人员进行未来10年发病绝对危险度分析具有指导意义,为健康管理提供了有针对性及方向性方法.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健康管理 统计学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口腔牙周健康指标及牙周炎患病现况。方法选择AMI患者85例及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照组)89例。检测两组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及牙周炎患病现况。结果AMI组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牙石指数(CI)、牙齿缺失数及牙周指数(CP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MI组中及重度牙周炎患病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无牙周炎者明显少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牙周健康指标较差、中及重度牙周炎患病率高可能是冠心病AMI患者患病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口腔卫生 牙周健康指标 牙周炎
  • 简介:长期持续性高血压、长期治疗和心血管病死亡率长期趋势1950~1990,费明翰心脏研究[英]PamelaA.Sytkowski…//Circulation,-1996,93-697~703心血管病(CVD)发病率和死亡率归因于高血压慢性过程。很多...

  • 标签: 高血压 长期治疗 心血管病 全因死亡率 持续性 抗高血压药物
  • 简介:目的探究强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合并乳腺癌患者围术期血压影响。方法随机纳入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80例血压合并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强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指导。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在开展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血压情况(舒张压和收缩压)基本无差异(P〉0.05),在开展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完成后,观察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白细胞下降、胸痛、水肿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中出现不良反应有11例,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χ~2=5.5411;P〈0.05);此外,观察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比较得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乳腺癌患者采取强化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压状况,并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较好控制,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整体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强化健康教育 高血压合并乳腺癌 围术期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腑祛痰活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探讨通腑祛痰活血法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相关机制。方法对100例确诊为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对血浆CRP、IL-6干预评价。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2例,显效2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基本治愈8例,显效25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结论通腑祛痰活血法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较单一运用西医治疗中风,肢体功能恢复快,疗效较满意,血浆CRP、IL-6较早下降,且IL-6可持续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从而更好地保护脑功能。

  • 标签: 通腑祛痰活血法 急性脑出血 CRP I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