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应用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位置的临床效果。方法:把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时间段本科收治的50例行PICC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X射线胸片定位PICC尖端位置,观察组B超引导下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位置。对比两组定位效果。结果:观察组定位时间、定位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超引导下应用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位置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至临床。

  • 标签: B超引导 腔内心电图 PICC尖端定位 临床疗效
  • 简介:用抗生骨水泥链治疗髓内感染,优点为手术可依髓腔大小设计其直径,使完全填塞髓腔成为可能,局部能产生较高的抗生浓度,且抗生能有效地从骨水泥链中持续释放。2005年1月-2007年5月,我院用该方法治疗了23例髓内感染病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抗生素骨水泥 髓内感染 治疗 护理 持续释放 感染病例
  • 简介:莫能(商品名瘤胃、欲可胖)是抗球虫药物,添加于饲料中,主要是为了控制球虫所引起的动物疾病[1],亦用于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增重速率,因此在不少鸡鸭饲养场中广泛应用.但莫能可以导致人体的横纹肌溶解.本院2001年10月至2003年6月收住3例因接触莫能素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莫能素 横纹肌溶解症 护理 抗球虫药物 糖皮质激素
  • 简介:目的:研究脑出血后胃液中生长抑(SS)变化,为病情观察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10只犬造成脑出血损伤模型。用放射免疫药盒测定脑损伤前后空腹及餐后SS变化。结果:脑出血犬空腹或餐后胃液中SS含量较伤前均升高,以伤后1、2d升高更明显(P<0.01),而餐后损伤犬胃液中SS含量较空腹损伤时更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出血性脑损伤和进食能刺激SS的分泌,SS参与了脑损伤的病理过程,但损伤时SS检测值明显高于进食刺激时SS检测值,故检测胃液中SS含量能显示脑出血损伤的病情变化。

  • 标签: 脑出血 胃液 生长抑素 研究 脑损伤 营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活治疗难治性心衰的护理要点进行有效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心衰患者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20例,采用基础治疗方式上的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新活治疗方式上的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效果进行收集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护理效果,但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新活治疗的观察组护理的总效率明显高于基础治疗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采用更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难治性心衰患者的护理更有效,医学价值更高。

  • 标签: 新活素 难治性心衰 心衰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行垂体后叶联合生长抑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时间段选择 2020年1月—2023年1月,取此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中实施以垂体后叶联合生长抑治疗的60例设置为观察组,再将其中实施以生长抑治单一治疗的60例设置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治疗方式之下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1)实施以垂体后叶联合生长抑治疗的观察组60例患者,其止血时间、48h内再出血率以及住院治疗时间数据分别为(23.26±4.31)h,1.67%,(7.25±1.16)d,较之于实施以生长抑单一治疗的对照组60例患者三项数据,经统计学表格一一比较分析,差异均有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垂体后叶素 生长抑素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究床旁B超定位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3年3月~2016年12月在新生儿PICC置管术中应用床旁B超定位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51例新生儿PICC置管术应用了床旁B超定位PICC导管尖端最终位置情况:1002例(87.05%)导管尖端位于上腔位置;104例(9.04%)导管尖端位于下腔静脉;45例(3.91%)导管尖端位于锁骨下静脉;62例(5.39%)由于PICC置管时送管不顺,借助B超定位成功送达预定位置。100例患者PICC置管术后,同一患者用床旁B超定位和床旁X线进行导管尖端定位,相同率为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定位应用于新生儿PICC置管术具有无创、准确和便捷的特点,可避免新生儿多次暴露X线的机会,避免了移动新生儿,是新生儿PICC置管术导管尖端定位方法之一,可以帮助新生儿PICC置管术送管不顺时的B超引导下送管,可以节省护士人力资源。

  • 标签: 新生儿 PICC 床旁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联合注水注气法在ICU患者鼻肠管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48例ICU鼻肠管置入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盲插鼻肠管置入护理,实验组实施B超联合注水注气法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一次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一次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ICU鼻肠管置入患者实施B超联合注水注气法护理可缩短置管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焦虑,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B超联合注水注气法 ICU患者 鼻肠管置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效沟通应用于B超门诊护理时的效果及患者对此模式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B超检查的患者94例进行分组研究,分组办法为抽签法,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n=47),实施有效沟通护理模式的为研究组(n=47),对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沟通应用于B超门诊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且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B超门诊 有效沟通 满意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阴道分娩孕妇为研究对象。并根据B族链球菌检验结果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60例)。将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研究,分析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两组孕妇在妊娠年龄、胎位是否异常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在怀孕周期、是否有流产史以及未使用抗菌药物上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怀孕周期≤37周、有过流产史以及未使用过抗菌药物。 结论 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怀孕周期≤37周、有过流产史以及未使用过抗菌药物,因此,孕妇应自我警觉,定期定时的进行检查,用以预防感染或发生感染可以及时治疗,不仅对自身生命安全起到了保护作用,更加是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负责。

  • 标签: 新生儿 B族链球菌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析非胃肠抗生药物治疗在急诊的应用病种及其治愈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6月到2020年1月在急诊进行非胃肠道抗生药物治疗的患者共160例。结果 患者分别为肺炎(82%)、急性支气管炎(10%)、化脓性扁桃体炎(3%)急性肾盂肾炎(3%)、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急性蜂窝织炎、急性胆囊炎共占2%),总体治愈率达到98%,治疗期间没有死亡。结论 急诊非胃肠道抗生治疗具有很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可以减少患者的支出。

  • 标签: 非胃肠道抗生素治疗 急诊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DM)患病率不断上升,2005年达2.0%-3.6%,为20年前的3倍~4倍,且患病率仍在急剧上升,胰岛(RI)治疗也成为重要手段。注射RI也成为一种基本的操作技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观察到,注射RI技术好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现将注意事项报告如下。

  • 标签: 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病人 注意事 临床护理工作 治疗效果 患病率
  • 简介: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对30例应用立生患者进行观察。调查结果显示,患者注射立生24~48h后出现疼痛,疼痛为复合痛,疼痛性质为钝痛并具有放射性和阵发性;疼痛程度不等,待疗程完毕后疼痛自行消失。注射立生前给予疼痛教育;出现疼痛时,根据疼痛部位与程度不同给予相应护理、心理疏导和生活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立生素 疼痛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调查社区糖尿病患者胰岛注射现况。【方法】采用糖尿病访视中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胰岛注射的糖尿病患者 100例,采用自制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胰岛能力问卷调查。 【结果】社区糖尿病患者胰岛注射知识欠缺,存在不规范现象。【结论】社区医院应多方位加强糖尿病患者胰岛注射规范教育,提升患者血糖控制有效性。

  • 标签: 社区 糖尿病 胰岛素注射
  • 简介:目的调查社区护士对抗生安全用药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促进社区抗生规范用药护理和管理.方法采用社区护士抗生安全用药认知问卷,对西安市1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社区护士抗生安全用药认知总分为(26.69±1.57)分,认知度为44.83%;学历、职称及从事护理工作年限为社区护士认知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应加强社区护士抗生安全用药护理知识的培训和质量管理,确保患者抗生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社区护士 抗生素 安全用药
  • 简介:不同注射部位对胰岛的吸收速度不同,因而药物起效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吸收速度由快至慢分别为: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前及外侧、臀部。另外,由于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可能会产生硬结,所以应该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和区域(每次注射间距应在2.5cm),可按照左右对称轮换的原则。

  • 标签: 胰岛素注射部位 记录卡 应用 设计 吸收速度 上臂外侧
  • 简介:胰岛泵能模拟人体胰腺分泌胰岛,用于糖尿病的强化治疗,对控制和稳定血糖具有良好的作用。在胰岛泵使用过程中,血糖监测对确保成功和安全使用胰岛泵极为重要。使用胰岛泵强化治疗的患者,常规监测血糖8次/d,即早、午、晚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及凌晨2时,

  • 标签: 胰岛素输注系统 血糖记录单
  • 简介:[摘要]目的 呼吸内科抗生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利用分析。方法 研究时间段选自2020年3月到2021年11月,对120名呼吸内科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探究对其抗生使用情况。结果120名患者中使用抗菌性药物109人占率90.83%,抗生新品种统计30种,其中一联用药61人(55.96%),二联用药32人(29.36%),三联用药11人(10.09%),四联用药5人(4.59%)。患者中使用抗生最短3d,最长30d,平均(12.11±2.31) d。结论 呼吸内科正确使用抗菌性药物基本合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应不断改进、完善,减少长时间使用抗生现象,呼吁临床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

  • 标签: 呼吸内科 抗生素 临床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促红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均给予促红干预,并且在促红细胞生成治疗的过程中进行了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患者贫血的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升。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促红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很有必要,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治疗的效果,缓解患者的尿毒症的症状,预防高血压、内瘘堵塞和血栓的形成。

  • 标签: 血液透析 促红素 综合护理 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