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非常良好的改善,与此同时,医疗医护的质量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当前应用管理的高效护理教学当中,优秀的护理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缓解这样的现象,综合性进行素质能力专业培养,成为了现代高效教学的重要指标。在实际护理应用管理当中,进一步引入体验式教学,可以更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效率,带动学生融入到体验式护理教学当中。本文将针对现代环境下的体验式教学进行护理教育分析,希望能够对有关行业的建设以及发展提供一些些参考。

  • 标签: 体验式教学 高效护理 教育教学 应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探析精细化管理对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和2021年期间在我院门诊挂号就诊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时间前后来划分,2020年为管理前(n=578)和2021年为管理后(n=623)两个组别。比较精细化管理前后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评价及医生准时出诊率比较等。结果:门诊采取精细化管理后,患者就医挂号更加方便,一部分患者采取网上预约的方式,减少了门诊挂号等待排队的时间,且患者的满意度对比实施管理前更高(95.18%>84.6%),医生出诊率明显提高P

  • 标签: 门诊 精细化管理 满意度 就医体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锻炼中的效果评价;[方法]:以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住院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进行基于“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的认知功能训练。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温度膀胱冲洗液用于前列腺电气化(TVP)患者持续膀胱冲洗,与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两种不同温度的冲洗液对两组患者行持续膀胱冲洗,观察膀胱痉挛发生率,并留取冲洗液计算出血量,监测冲洗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观察组膀胱痉挛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出血量无明显变化。且观察组冲洗前后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小。结论36~37℃加温液是用于TVP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液的最适宜温度,能明显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膀胱痉挛 温度 灌洗
  • 简介:[目的]探讨经肺温度稀释法(PiCCO)与肺动脉热稀释法(Swart—Ganz)的相关性。[方法]对24例危重病人同时行Swart—Ganz、PiCCO连续监测,并记录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心排血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PiCCO监护仪还可监测胸腔内血容量(ITBV)和血管外肺水(EVLW)。于同一时间点采集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两种监测技术的相关性。[结果]相关分析显示,心排血指数PiCCO与Swan—Ganz相关系数为0.885(P〈0.05)。应用PiCCO技术可准确测量心排出量,其所测量的全心舒张末期容积与胸腔内血容积较中心静脉压(CVP)更能反映心脏前负荷变化。[结论]PiCCO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作为危重病人可靠的监测手段。

  • 标签: 血流动力学监测 经肺温度稀释法 肺动脉热稀释法 护理
  • 简介:体外循环(CPB)中温度的监测必不可少,可保证手术中所需温度,控制降温及复温速度,协助诊断,指导治疗。常温下CPB中心及周围温度的监测未见报道。本组观察20例常温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中中心及周围温度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常温 体外循环 心脏直视手术 CPB 中心温度 周围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冲洗液温度对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随机从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来我院进行前列腺增生术后护理的患者中抽取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的50例患者冲洗液的温度控制在(20℃~29℃);B组的50例患者冲洗液的温度为(30℃~39℃);连续观察3天,进而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痉挛症状评分。结果:A组的50例患者的膀胱痉挛发生次数明显高于B组的50例患者。结论:前列腺增生术后护理中冲洗液温度应该控制在30℃~39℃,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术后膀胱痉挛次数。

  • 标签: 前列腺增生术 冲洗液 温度 膀胱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变灌肠液温度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40±1)℃灌肠液温度灌肠;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温度为(38±1)℃灌肠液灌肠。观察记录两组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和灌肠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灌肠液在肠道中保留时间为(2.13±0.54)h明显比对照组的(1.01±0.31)h长(P<0.0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75%(P<0.05)。结论:改变灌肠液温度为(38±1)℃可以延长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治疗的总体有效率。

  • 标签: 改变灌肠液温度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温度冲洗液用于前列腺增生术患者膀胱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20年5月~2021年6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40例/组。对照组使用室温下膀胱冲洗液进行冲洗,观察组使用34~37℃冲洗液进行冲洗,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①膀胱痉挛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相关指标的比较:观察组的膀胱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膀胱冲洗时间短于对照组,冲洗液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用34~37℃冲洗液冲洗膀胱可降低膀胱痉挛的发生风险,减少膀胱出血量,缩短冲洗时间,减少冲洗量,故值得推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术后护理 冲洗液温度 膀胱痉挛
  •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实习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及态度。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心理咨询调查表,于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160名进行调查。结果78.13%的护生希望学校开设心理学课程,而只有36.88%的护生认为有进行实习的必要;尽管有60%的护生认识到心理咨询有助人和白助的作用.但不论是大专生还足本科生,对心理咨询对象及具体内容的认识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实习护生对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不容乐观,如有65%的护生觉得去心理咨询很丢脸;选择毕业后去精神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心理精神科及社区精神卫牛保健中心的实习护生比例较低;相对而言,本科护生毕业后愿意选择精神卫生专业的比例高于专科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实习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和态度不容乐观,应加强护理学生心理卫生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和择业观以及培养精神卫生专科护士等来稳定和发展精神科护理队伍。

  • 标签: 护理实习学生 心理咨询 认知 态度 心理卫生
  • 简介:[摘要 ] 目的 调查儿科护士 对工作中横向暴力的认知及应对状况。 方法 采用修订后的横向暴力调查表,对崇左市8所医院 200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儿科护士横向暴力发生率为 78.5%, 84.0% 的护士以前没有听说过“横向暴力”;面对横向暴事件, 28.5%的护士选择 寻求帮助、18.0%选择上报;而 66.5%的护士 选择默默忍受。结论 儿科护士对横向暴力的认知和应对不足,需要护理管理者加强对护士进行横向暴力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对横向暴力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 标签: 儿科护士 横向暴力 认知 应对
  • 简介:目的:调查妇产科护士对分娩镇痛的认知及宣教情况,减轻孕妇惧怕自然分娩的心理,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针对分娩镇痛认知的11个问题,对在北京市妇产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2份。结果:在对分娩镇痛基本常识的了解方面,大部分护士是一般了解,其次是清楚了解;对分娩镇痛的效果的认知情况方面,大部分护士知道;对分娩镇痛的宣教情况,大部分护士对患者做过分娩镇痛的宣教;关于妇产科护士了解分娩镇痛的途径方面,医院培训、院内宣传、继续教育的人数各占约30%,通过网络媒体获知人非常少。另外,工作年限对以上认知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妇产科护士对分娩镇痛的认知及宣教情况不容乐观,有些妇产科的护士对分娩镇痛的基本知识尚存在误区;医院对护士的宣教做的不够,护士对产妇的宣教也做得不够;医护人员以及社会各方面有责任加大力度普及相关知识并推广这一技术。

  • 标签: 分娩 镇痛 认知 宣教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产后抑郁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妇产科接诊的156例产后抑郁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6例仅给予药物治疗设为对照组,其余8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CBT设为观察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SDS与HAMD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产后抑郁症状。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认知行为疗法 抑郁自评量表 汉密顿抑郁量表
  • 简介: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并探讨高血压、高血脂、交流频率对其影响。方法采用MMSE量表及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住院的脑卒中患者369例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并统计学分析。结果被调查的369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生认知障碍者98例,占26.56%,高血压、高血脂、交流频率与脑卒中认知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或P〈0.01)。结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且受多因素影响。

  • 标签: 脑卒中 认知障碍 高血压 高血脂
  • 简介:目的了解本科实习护生对疼痛管理知识的认知现状,分析学校疼痛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探讨针对性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90名来自浙江省内外各医学院校本科实习护生进行疼痛管理知识及培训状况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对疼痛管理知识的认知存在偏差,其中在对止痛药物知识和相信病人疼痛主诉上更为明显。在20个项目中有7个项目认识错误的护生超过50%,错误率最高的是"吗啡等麻醉止痛药如果超过一定的用量,即使再增加其用量也不会提高疼痛的缓解作用",错误率93%;其次为"根据病人的身高、体质量比根据病人疼痛的主观报告来决定麻醉药的剂量更为精确",错误率72%;当病人服用药物达到3~6个月时,有93%本科实习护生认为使用麻醉药发生成瘾的可能性≥25%。结论本科实习护生对疼痛管理知识的认知存在偏差,其中在对止痛药物知识和相信病人疼痛主诉上更为明显;本科实习护生存在着对疼痛药物成瘾性的过度担心。目前学校对疼痛管理教育还缺乏系统规范的课程设置,建议学校改进规范疼痛管理知识的课程学习,同时对毕业后的护士需要设计有效的疼痛培训项目来提高护士对疼痛管理的认知水平。

  • 标签: 本科 实习护生 疼痛管理 成瘾 疼痛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记忆训练对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记忆功能的效果。方法2008年12月—2009年6月,我们对46例MCI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进行连续6个月的记忆训练,包括回忆往事、再认训练、定向训练和益智游戏等多种形式。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甲套测验记忆商(MQ)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记忆训练干预后MQ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MQ在6个月后有显著降低(P〈0.01)。实验组中,年龄60~70岁患者的MQ评分升高6.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记忆训练可明显改善老年MCI患者的记忆功能,延缓疾病的发展,记忆训练对60~70岁患者的作用最为明显,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记忆训练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高危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情况,以便科学有效的管理高危新生儿。方法 2019年1月-6月,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高危儿门诊就诊101例高危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家长对高危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内容包括高危儿护理基础知识、生理知识及康复护理知识。结果 在护理知识知晓内容中,“选择合适衣物”知晓率最高,占84.15%,其次是“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知晓率,占77.22%,康复护理知识知晓率低,均低于15%。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31岁以上、全家月收入大于或等于8000元的父母,他们对高危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高危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康复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较低,对高危新生儿应进行多元化多样式健康教育,提高家长护理高危新生儿的能力,从而促进高危新生儿智能发育。

  • 标签: 高危新生儿 家长 护理知识
  • 简介:目的调查孕妇对乳少原因的认知状态,为制订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的增加泌乳量的健康知识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5~10月在妇产科待产的300例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统计并分析孕妇的一般资料、产后乳少的原因认知、获得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最主要途径。结果产妇营养摄入不足是孕妇认知程度最高的导致乳少的条目,产妇对“三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没有落实及不良情绪会导致乳少的认知程度不足;孕妇学校系统培训是孕妇获取母婴喂养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占34.0%,其次为网络(25.0%);接受孕妇学校系统培训的孕妇对于乳少原因的理解程度较高。结论孕妇对不良情绪、“三早”未落实对于孕妇乳少影响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孕妇学校系统培训是孕妇获取母婴喂养相关知识的最佳途径。

  • 标签: 孕妇 乳少 认知 孕妇学校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 ]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对急性胸痛相关知识的认知,从而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法:由经过院内培训的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院内随机发放急性胸痛调查问卷,现场回收。结果:住院患者对急性胸痛相关知识认知不高。结论:增加健康教育手段,扩大健康教育人群,提高住院患者对急性胸痛的认识,尽早就医,减少死亡率。

  • 标签: [ ]急性胸痛 住院患者 认知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