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4年9月我省启动了“以质量、服务、安全、绩效”为主题的第2周期评审工作。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评审为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安全管理和服务理念的转变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 标签: 护理工作 医院评审 护理质量 服务理念 安全管理 评审工作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各种疫情流感频繁出现,人们的就医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医院的规模越来越大。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医院所使用相关物资的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地增多,于是物资管理的重要性也在随之提高。我国医院需要提高对物资管理的重视,避免出现因为物资管理处理不当而造成的损失。因此,现在医院需要做的就是及时对物资管理进行整改,聘用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人才进行管理工作,并将计算机作为日常物资管理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够有效改善医院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违规收费和内部控制混乱等。最终实现医院物资管理透明,相关内部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医院物资的变化和去向,帮助管理者进行有效及时地物资计划和成本核算,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 标签: 医院 物资管理 库房物资 经济效益
  • 简介:摘要:目的:门诊采血室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分析。方法:以我院2021年3月到2022年7月收诊的68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对优质护理服务价值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采血成功率和血液标本合格率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采血服务的满意度为97.06%(33/34)和82.35%(28/34),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情绪评分没有差异,护理后两组情绪对比,观察组评分更低,情绪明显改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采血室运用可以有效的提供采血合格率,患者情绪更为稳定,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高,这种护理措施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门诊采血室 优质护理服务 作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护理中通过运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钢针静脉穿刺输液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结果: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率组间横向对中,观察组2.50%,对照组为15.00%,P<0.05;护理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90.00%,P<0.05。结论:在小儿护理中通过运用静脉留置针能够减少患儿的不良反应,并提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小儿 静脉留置针 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疼痛干预护理在骨折患病人群术后自身情况改善的作用。方法:抽取医院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骨折患者,其均接受手术治疗。在随机数字表法的作用下,分别向对照组(100例)与实验组(100例)提供常规护理、疼痛干预护理。结果:对照组抑郁情绪评分(35.44±3.74)、焦虑情绪评分(41.49±4.78)明显高于实验组抑郁情绪评分和焦虑情绪评分的值;对照组满意度评分(89.31±5.62)在实验组满意度评分(97.02±2.89)之下。结论:骨折患者在术后接受疼痛干预护理,在护理人员周到且有效的服务模式中,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可以在临床中大范围推广。

  • 标签: 骨折 疼痛干预护理 抑郁情绪 焦虑情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在痔疮手术治疗中加强疼痛护理,并分析其护理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痔疮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疼痛护理。比较2组患者疼痛情况、镇痛药使用次数以及首次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24h、护理48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镇痛药物使用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痔疮手术治疗中加强疼痛护理可降低其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使用次数,缩短首次排便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疼痛护理 痔疮 手术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以32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1年8月-2022年5月,分为参照组(16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16例,急诊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于抢救有效率,研究组更高,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明显更优,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心肺复苏患者应用急诊护理,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预防不良反应。

  • 标签: 急诊护理;心肺复苏;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精准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月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的50例患者及相应的护理人员纳入对照组,采取优质护理管理的50例患者及相应的护理人员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认知水平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液净化患者应用精准护理模式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高。。

  • 标签: 准护理模式 血液净化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        【摘要】胸痛是一种常见而又能危及生命的病症,造成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动脉夹层、肺栓塞(PE)、气胸、心包炎、心包填塞和食管破裂等,其中ACS在这些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中所占比例最高,心肌梗死(AMI)的误诊率在3%~5%,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病率约0.5~1/10万人,如果误诊其死亡率超过90%。PE的发病率大约70/10万人,自发性气胸发病率2.5~18/10万人,食管破裂发病率是12.5/10万人。如何快速、准确诊断和鉴别ACS及其他致死性胸痛的病因,成为急诊处理的难点和重点。胸痛患者的救治中,急诊护理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就急诊护理在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危重患者病情评估、病情监测、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实践中的作用展开综述。

  • 标签:         胸痛患者 就诊护理 作用
  • 简介:产科属于高风险科室,护理风险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如何降低风险,加强产科安全管理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我科自2007年8月开始,改变原有排班模式,增设督导护士,重点加强对待产孕妇、分娩及手术当天、危重患者的巡视及责任护士护理工作的督促检查,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督导护士 风险管理 产科 高风险科室 护理操作 护理风险
  • 简介: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起全方位的作用,并影响治疗效果。在诊断、治疗安排、病人活动等方面,护士可以主动介入,监测血压变化,提供治疗咨询,提醒患者注意危险因素,并能收集患者病情变化的第一手资料,配合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有关高血压病的护理应注意以下十个方面:

  • 标签: 治疗中 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 诊断与治疗 病情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产科优质护理对自然分娩的促进作用,并探究和分析对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的措施。方法:研究时间选择为 2018年 12月 -2019年 10月,研究对象为 120例入我院的接受自然分娩产妇,分组方式为:对等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 60例,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中施加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中施加优质护理;护理效果评价指标选择第二产程时间、产后 2h出血量及下床活动周期( d)三个指标数据,对比研究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后,产妇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指标对比分析中,观察组好于对照组, P< 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度的评价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优质护理方法对于提高产妇自然分娩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因此优质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自然分娩中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产科优质护理 自然分娩 促进作用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医院内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恢复、清洗、消毒和分发。因为有些器械和物品需要直接接触患者,一旦器械和物品的消毒不符合标准,就会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形成医院感染。随着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临床推广和应用,无效无菌物品引起的感染数量逐渐减少,但部分科室重复使用消毒灭菌设备,院内感染风险仍未消除。因此,如何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是医院管理的重点。本文首先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在预防院内感染中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重要地位;最后提出加大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工作的建议。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消毒方法,预防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医院感染加强控制,进一步对护理工作进行强化,提升管理质量。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以探究预防接种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作用为目的,分析其应用效果以及影响价值。方法 以随机抽取法在2018.10月-2019.12月期间,择本院300例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以单双数字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对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方案并予以详细记录,将家长对其相关预防接种常识的知晓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儿童家长对健康教育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作对比分析,以明确的记录数据为标准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实验组护理方案效果较理想,家长对其相关预防接种常识的知晓率显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其占比为6.66%,以致儿童和家长对其健康教育护理的满意度高达100%,数据呈现此组护理方案得到家长们的一致认可与肯定。结论 将健康教育护理理念应用在预防接种护理中,护理效果显优,在提升其家长对预防接种认知度的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提高整体护理效果,进而提升其家长对健康教育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提倡推广,建议在预防接种护理中大规模应用此护理方案。

  • 标签: 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护理效果 影响价值体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 2019年 1月 ~12月间收治的 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 n=40)以及对照组( 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情况。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 SS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 t=0.479, P=0.632);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 SSA评分明显下降,但研究组 SSA评分更低( t=3.251, P=0.001)。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延伸护理能够进一步改善其吞咽功能。

  • 标签: 延伸护理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作者: 王静侯颖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评估表在急诊分诊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统计近两年(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者,其中2014年采用传统的急诊分诊方式(对照组),2015年则应用护理评估表进行急诊分诊(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急诊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分别于两组中抽取10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2%,对照组则为88.8%;比较两组的投诉情况,观察组仅占0.01%,对照组则占0.03%;可见,观察组急诊分诊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统计学差异十分显著(P<0.05)。结论:急诊分诊中应用护理评估表后,急诊科分诊工作日渐趋于制度化、系统化,显著提高了预检分诊工作效率,极大的促进了分诊台的建设,减少了投诉事件发生,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有所提高。
  • 简介:目的探索牙周病疗效维护期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牙周病维护期患者按就诊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家庭护理;在家庭护理前与护理干预后1周、3月、6月时,对患者口腔菌斑指数、牙龈指数行对比分析。结果家庭护理前、护理干预后1周两组牙周健康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月、6月时两组口腔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病疗效维护期实施家庭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注意牙周卫生,有利于维持牙周健康。

  • 标签: 牙周病 家庭护理 口腔卫生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我院手术科室于2011年构建医院感染分级护理管理组织并实施相关护理措施,观察2011年与2010年手术科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2010年我院手术科室发生医院感染91例,发生率为1.73%(91/5259),2011年手术科室发生医院感染69例,发生率为0.90%(69/768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01)。结论:护理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 标签: 护理工作 医院感染 预防
  • 简介: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人口素质及优生优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1]。对孕妇采用有效的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让孕妇掌握孕产期保健知识和技能,提高孕期自我监护能力,建立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对提高孕产期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象山县红十字台胞医院于2006年4月起成立了准妈妈俱乐部,定期对孕妇进行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准妈妈俱乐部 孕妇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