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患者应用精准护理模式的作用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血液净化患者应用精准护理模式的作用评价

白雪梅

鄂尔多斯市中医医院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目的:浅析精准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月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的50例患者及相应的护理人员纳入对照组,采取优质护理管理的50例患者及相应的护理人员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认知水平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液净化患者应用精准护理模式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高。。

关键词:准护理模式;血液净化;护理满意度;并发症

前言:血液净化在临床上是一种治疗肾衰竭、急性中毒及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包含免疫吸附、血液滤过、血浆置换、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肾病患者中,是延长其生存期的重要方法之一。精准护理模式更加符合现代医学发展变革趋势,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落实精准化意识、知识,精准临床护理工作的定位。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派发疾病知识宣传小手册,详细普及相关疾病知识及血液净化有关知识;采用播放视频、口头讲解等方式示范日常生活重点、要点,如运动、饮食控制、起居等;患者住院期间,病房保持干净整洁,室内保持空气畅通和温度适宜(湿度50%~60%,温度20~25℃),定时更换枕套、被套及床单,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严格遵医嘱给患者提供血液净化前、中、后阶段的基础护理;出院后每隔半个月进行电话随访1次,嘱咐患者需要按时回医院复诊,连续干预3个月。

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准护理模式。

具体如下:(1)制订护理管理档案。待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后,由护士对患者病情实际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将其治疗期间各方面状况详细记录,有针对性地制订护理管理档案。(2)健康宣教。强化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普及工作,采用视频、微信等方式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让患者进一步了解血液净化有关注意事项及血液净化具体内容。(3)血液净化护理:血液净化治疗期间,监测患者生命指标、意识及心电图,记录患者呼吸、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指标,监测血压与血糖,早期识别不良事件,及时给予针对性干预。同时,注意透析仪器、透析液及血液状况的监测,若发现异常,要立即通知医师,实施针对性处理。记录出入量,维持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均衡,注意患者导管观察,指导患者下肢确保处于伸展状态,注意维持血液流通性。血液净化过程中若出现穿刺点并无渗血、肿胀,患者无恶心、呕吐与低血压并发症,护理人员要与医师加强配合,针对性处理,若处理效果不佳,则立即通知血液净化室。在血液净化结束之后,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家属相应的注意事项,适当地使用湿热毛巾进行穿刺点敷治,若穿刺点无任何的红肿可湿敷。认真巡视,对症处理,注重病情变化管控。若为糖尿病合并患者,需要注意血糖数值的监测,并调整葡萄糖用量,尽可能地选择5%。要求患者维持合适体位,避免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确保呼吸道通畅,借助湿化气道、叩背、吸痰等手段清理呼吸道,避免出现肺部感染,确保治疗期间遵循无菌操作,贯彻消毒隔离原则。(4)血液净化完毕后护理:治疗完毕后,遵医嘱给予药物。同时为患者讲解用药的作用、剂量及服药方式,并讲述服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强化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的检测,掌握患者的血压、心率、体重、肾功能状况,促使其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有效提升其自身抵抗力。由主治医师和营养师共同制定患者饮食计划,规划其每日饮食摄取量,使患者饮食合理化(标准饮食蛋白质摄入量=每日膳食蛋白质摄入量/体重)。为防止血液净化中低血压的发生,每次血液净化超滤总量不宜超过干体重的5%或每日体重增长不超过1千克。可每两周评估1次干体重,饮水量一般为前1日的尿量加500毫升,避免进食含钾类蔬果。(5)加强血液透析科设备管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血液透析相关设备的操作与养护,由专人进行透析机等设备的消毒、维护与保养,创建以记录透析机、水处理设备操作和维护的相关文件,详细记录发生故障的时间与原因、保养和维护的时间,每日在患者透析治疗后对透析机以及机器的外部进行专业擦拭与消毒,同时测试软水硬度与游离氯,每个月对透析液与透析水肿细菌进行监测,每个季度对内毒素进行一次监测。护理人员需掌握血透室日常操作及透析治疗期间常见的风险事件,最大限度上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血液净化治疗方法。

(1)血液净化是指将患者体内血液引出体外,通过血透仪器、血液滤过器、血浆分离器等治疗设备,将血液当中的血浆进行分离及吸附。同时,采取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免疫吸附等治疗方法,将血液内部多余物质、水分及有毒物质进行清除。目前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多运用于肾脏疾病患者治疗过程当中,可达到较好治疗目标,延长患者生存周期。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包含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同时联合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人工肝支持系统以及血脂净化等治疗技术。血液透析主要治疗原理以半透膜为主,通过透析方法,帮助患者体内有害、多余代谢物质以及电解质排出体外,达到较好血液净化治疗目标。血液透析还可对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有所纠正。通过了解血液净化分类可发现,不同血液净化技术,主要区别包含过滤物质及技术差异化。首先血液透析常见利用半透膜,对血液当中尿素氮以及肌酐等小分子物质进行过滤。(2)血液灌流与吸附是指在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使用含有吸附剂、酶及活性细胞等物质的灌流器,可将患者血液当中大分子及中分子物质进行过滤。因此,血液灌流与吸附治疗方法常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3)血液滤过是指通过使用对流原理,对血液当中有害物质有所清除。血液滤过与肾脏净化原理相类似,主要对血液当中中分子及大分子物质有所清除。(4)血浆置换是指将患者血浆进行分离,及时清除异常血浆物质,并添加血浆置换液,从而输送患者体内。

讨论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血液透析患者多伴有心肺功能障碍、酸碱失衡、低蛋白血症等不良症状,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一旦护理不当或某个环节出现差错可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护患纠纷事件频有发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低。因此,加强血液透析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极为重要。近些年,医院护理管理模式持续改进,在血液透析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优质护理管理,分析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护理人员、患者及设备问题等,通过实施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能够严格把控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保证每项工作的合理化与规范化,明确管理目标,完善血液透析科的相关制度,促使护理管理工作持续性改进。创建质量控制小组,完善血液透析科相关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要求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工作,提高了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与法律意识,增强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心、工作积极性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发挥其个人潜能以及团队凝聚力,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患者透析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中应用精准护理模式,能够着力提升临床干预效果,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和积极应用。

参考文献:

[1]郭兰,钱丹,曹燕,等.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持续血液净化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4):733-736.

[2]唐安娜,田敏,曾庆飞,等,基于个案分析的优质护理服务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20-24.

[3]陈秋波,陈春燕,陈嘉玲:集束化护理在重症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