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实施护理安全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消毒供应室于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处理的200件医疗器械以及20名工作人员作为观察样本,根据随机分组法将这200件医疗器械与20名工作人员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内的10名工作人员与100件医疗器械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内的10名工作人员与100件医疗器械行护理安全干预,之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护理质量的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消毒供应室来说,应对其实施护理安全干预,这对提升护理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护理安全 消毒供应室 物品供应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分析慢阻肺患者在护理中实行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其护理干预下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的状况。方法:以抽样的方式在我院自2021年1月份至2022年1月份期间接收的80例慢阻肺患者为本次探讨对象。并通过单双数的分组方式分为两组,即为参照组、研讨组,参照组给予慢阻肺患者常规护理模式,研讨组给予慢阻肺患者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每组各有40例。分析组间干预效果。结果:研讨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经过双向质量反馈护理后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两组之间的护理效果差距较大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通过对慢阻肺患者在护理中使用双向质量反馈护理模式,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种方法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双向质量反馈护理 慢阻肺 肺功能指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6月-2023年12月到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接受治疗的患者104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实验组(质量控制管理,n=52)、对照组(常规管理,n=52),分析感染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实验组院内感染概率低(P<0.05)。结论:运用质量控制管理方式控制院内感染效果明显,可使得护理质量明显提升。

  • 标签: 质量控制管理 院内感染 护理质量 感染概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护理综合质量体系指标用来持续改进手术室医疗质量的效果情况。方法:从本院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诊治的100例手术患者纳入研究范畴,并按手术室是否应用评价护理质综合量指标,均分到两小组。针对研究组,对手术室应用评价护理综合质量指标实施护理;针对基础组,采取普通评价护理质量指标实施护理。手术室对比两小组的护理质量、护理工作者风险护理工作能力的评分及满意率情况。结果:在手术室领域的护理质量、人员能力评分及满意率上,研究组都要较基础组大幅更优,且组间均呈现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P均

  • 标签: 评价护理综合质量指标 手术室 改进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评价指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4844例行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基于综合评价指标下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肺癌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3-2018.11收治肺癌手术病例100例纳入,分为路径护理组(50例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与常规组(50给予常规护理),对照两组效果。结果路径护理组住院时长、排痰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肺癌手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可体现为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排痰时间及住院时长更短,可积极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肺癌手术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和分析护理干预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集中回顾了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 106例患者资料,使用数字双盲法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 n=53)和观察组( n=53)。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使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比两个组别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护理前,两个组别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对比没有意义(P> 0.05),在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两个组别之间数据差异对比具备意义( P< 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两个组别之间数据差异对比具备意义( P< 0.05)。 结论 在护理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时,相较于以往常规的护理模式,使用精细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实用和完整的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质量。方法根据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的、培养模式,以及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要求,应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等对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要素及内涵进行分析,拟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法(Delfhi)组织3轮专家咨询,确定了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构建了由思想政治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身心素质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33项三级指标的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新的指标体系体现了护理专业职业教育的特点,为评价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学生 护理 院校 卫生职业 教育考核 评价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精神科病房开展以“促进精神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分析影响科室护理质量的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对精神科的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相关指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3.66%下降至0.93%,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1.43%下降0.31%,住院患者冲动发生率由4.78%下降至2.64%,住院患者保护约束率由8.28%下降至5.13%,护士服务综合满意度由90.56%升至97.78%,护士对腕带识别依从率82.78%提高到98,89%,与实施护理措施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是精神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一种有效手段。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 简介:通过对高等护理教育临床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组织构建的初步研究,提出了以教学督导组为核心的组织管理模式,在教学中应用量表对教师授课、护生考核及教学医院基地建设进行测评,应用t检验对各教学医院进行评价,表明各教学医院之间在教学质量方面存在差距,促使各教学医院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 标签: 高等护理教育 质量评价 组织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肺癌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 2017.3-2018.11收治肺癌手术病例 100例纳入,分为路径护理组( 50例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与常规组( 50给予常规护理),对照两组效果。结果:路径护理组住院时长、排痰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更高( P< 0.05)。结论:肺癌手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可体现为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排痰时间及住院时长更短,可积极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肺癌手术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对绩效考核前后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方法运用秩和比法对我科2006~2010年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排序分档综合评价。结果考核前2006年护理质量最差,考核后2010年质量最好。结论运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绩效考核成绩能体现护理质量实际情况,促进护理人员之间的良性竞争,从而推进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 标签: 秩和比法 综合评价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品管圈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时间控制在2017年6月-2020年6月,实验对象为精神科患者,共计70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本次实验通过编号分组的方式明确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品管圈持续改进护理模式护理实验组患者,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出现情况、患者亲属护理满意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展开分析本次实验,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出现概率有着较大幅度的下降,两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系统分析本次实验,实验组患者亲属护理满意度有着较大幅度的提升,两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凸显,(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在降低不良事件出现概率、提高患者亲属护理满意度方面作用较为突出。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品管圈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结石疾病特点,评价手术治疗期间辅助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情绪、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2020年1-12月期间收治治疗的胆结石疾病患者,总计80例。全部进行手术治疗,伦理委员会批准,依据随机法分为采取常规护理、辅助综合护理干预的2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比较经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2组胆结石手术患者的心态、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胆结石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分别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 Scale,SDS)、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SAS(分)、SDS(分)、SF-36(分)评分有优势,P

  • 标签: 综合护理 胆结石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灭菌质量的效果及作用。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19年9月开始实施细节护理,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作为对照组、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细节护理)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作为观察组,观察工作质量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工作质量评分高,满意度评分高,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细节护理,能提高工作质量,获得较好的满意,值得借鉴。

  • 标签: 细节护理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 消毒灭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因子分析的方式对风湿免疫科室的护理质量工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438例患者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数据来源,采取因子分析法,对潜在的因子进行构建,从综合性因子、时间因子以及费用因子三方面对护理质量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从主成分分析法中可知,综合性因子在护理质量中的贡献率可以达到48.38%,费用因子作为贡献性较小,仅为13.28%,时间因子的贡献率较大。结果:采用因子分析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在护理质量评价过程中的科学性,使得对于护理质量评价这一指标更加的合理、有效,可以在护理工作评价中进行推广以及使用。

  • 标签: 因子分析 风湿免疫科 护理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过程中主要研究的是小儿静脉护理质量效果的相关评价,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主要对其研究个体化舒适的护理,在使用该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对其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强化对小儿患者护理质量控制。方法:在此次研究中主要选取2020年3月份至2021年3月份该时间段内需要改善小儿静脉输液护理的患者有50例。并对其50例小儿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效果。结果:通过使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之后发现,使用对患者个体化舒适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的效果会更有优势。结论: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使用个体化舒适护理的护理方式比常规的护理方式效果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将常规护理措施应用在对照组的护理中,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研究组的住院时间(11.46±2.67)、排气时间(51.96±4.28)相比对照组的要短,总蛋白指标(65.76±9.35)相比对照组的(55.19±1.06)要高,对比两组生存质量评分,研究组患者的生理功能(43.67±5.96)、心理状态(57.39±5.67)、认知功能(81.36±10.19)、社会功能(47.29±9.46)评分相比对照组的要更高,P

  • 标签: 胃癌 护理干预 肠内营养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胃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护理方案。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营养状态更好,且生存质量更高,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胃癌 肠内营养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