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性膀胱实施间歇导尿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52例神经性膀胱患者,研究组实施间歇导尿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留置导管护理。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尿路感染、干预后残余尿量、干预后膀胱容量均明显改善,P<0.05;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残余尿量、膀胱容量,P>0.05。结论:神经性膀胱实施间歇导尿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理想。

  • 标签: 间歇导尿 综合护理干预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患者接受间歇导尿和膀胱康复护理的联合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我院神经康复科收治62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患者为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采取间歇导尿康复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膀胱康复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排尿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感觉与运动神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排尿次数、每次排尿尿量均明显高于常规组,24h尿失禁次数以及残余尿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间歇导尿和膀胱康复护理可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感觉与运动神经功能,促进正常排尿,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 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渐进式目标护理用于神经性膀胱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科接诊神经性膀胱病人(n=72)。试验组采取递进式目标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自行排尿次数等指标。结果:关于自行排尿次数: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达到了(3.52±0.93)次/d,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1.58±0.62)次/d,相比较下,试验组的自行排尿次数更多(P<0.05)。关于膀胱容量: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性膀胱康复护理用递进式目标护理,病人的自行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膀胱容量显著改善。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价值 递进式目标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这项研究旨在运用网络药理学的工具和理论,来详细研究和探索脾胃培方在胃癌治疗领域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和作用机制。本文构建了一个药物分子与生物分子相互交互作用的网络,发现脾胃培方在治疗癌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网络药理学 脾胃培源方 胃癌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性偏头痛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3年11月本院诊疗的60例神经性偏头痛患者为调研目标,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评估两组疼痛水平与睡眠评分。结果:观察组疼痛水平、睡眠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水平,改善睡眠质量。

  • 标签: 神经源性偏头痛 综合护理干预 疼痛
  • 简介:目的总结12例神经性膀胱患者确定间歇性导尿时间点的做法与体会。方法患者进行间歇导尿前,在饮水计划的前提下统计每小时尿量,根据尿量统计的结果分析尿液集中产生的时间,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间歇导尿的时间点。结果92%的患者从开始间歇导尿起1周内掌握了间歇导尿的时间点,所有纳入者在2周内基本掌握了间歇导尿的时间点。结论间歇导尿前进行饮水计划联合记录每小时尿量能帮助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准确地掌握间歇导尿的时间点。

  • 标签: 间歇导尿 饮水计划 尿量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压力程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果ICU护士的压力平均得分为2.45,给ICU护士带来较大压力的压力分别是倒夜班、工作得不到医生尊重、面对不合作的病人、对自己所做的任何护理决策负有重要责任、护理管理者的批评、设备功能状态不良和晋升机会太少或没有等.结论目前ICU护士的压力较大,处于中等水平.对危重病人的照顾和护理、护士晋升的机制和护理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倒夜班、设备功能状态不良以及工作得不到医生的尊重等给ICU护士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而大部分ICU护士的工作、生活稳定,由生活事件带来的压力则较小.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护士 工作压力源
  • 简介:分析肿瘤专科医院注射室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来源,包括工作负荷过重、职业的高风险性、职业要求不断增高、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影响、人际关系的角色冲突、社会及家庭的压力,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 标签: 肿瘤 护理人员 压力源 压力应对
  • 简介:[目的]了解肾移植受者健康心理控制和社会支持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四川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行肾移植术的252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内部控制、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命运/机遇控制得分分别为27.32分±5.20分、27.08分±4.80分、16.85分±5.33分,心理控制类型以内控型为主(56.7%);社会支持得分为43.43分±7.68分;内部控制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196,P〈0.01),命运/机遇控制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191,P〈0.01)。[结论]肾移植受者健康观念和社会支持总体较好,心理控制与社会支持之间具有相关性,医护人员应重视其相关关系,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 标签: 肾移植 受者 终末期肾病 健康心理控制源 内控型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髓损伤合并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病患使用健康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136名脊柱脊髓损伤并伴随着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病患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对A组病患在常规的护理模式下进行干预,B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最后对两组护理模式的干预下对病患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B组病患经过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干预下比使用常规护理模式A组,在干预后的排尿次数上、膀胱容量、参与尿量等多方面都优于A组病患,并且B组病患在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上也明显低于A组病患,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 康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耳性眩晕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收的48例耳性眩晕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眩晕残障评分与医疗服务满意度等观察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3.33%),P<0.05。干预前两组的眩晕残障评分无显著差异性,P>0.05。干预后的眩晕残障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眩晕残障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改善耳性眩晕患者的眩晕残障症状,提高其医疗服务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耳源性眩晕 护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 本文主要对慢性肺性心脏病 患者在入院治疗 中应用综合护理展开干预 取得的效果展开探究, 了解 综合 护理干预对患者疗效产生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 =90 例患者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护士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方法:选择ICU护士48名为对象,用量表调查护士的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状况等,针对护士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措施。结果:ICU护士工作压力来自专业问题与工作量、资源问题的占比相对较大,消极应对投诉的工作压力评分高。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比较有明显差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护士工作造成压力的原因较多,可较大程度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ICU护士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的作用显著。

  • 标签: ICU护士 工作压力源 心理健康状况 应对方式
  • 简介:[目的]分析质量与安全全程深度体察护理在双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质量与安全全程深度体察护理实施前和实施后我院接受双CT检查的成年受检査各9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受检病例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双CT受检者干预后的焦虑评分、血压异常率、心率异常率、中断检查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成像结果可用率与检查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质量与安全全程深度体察护理对双CT检查病人实施干预,提高了受检者的检查安全与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双源CT 质量 安全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加排尿训练和膀胱括约肌控制力训练在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84例脊髓损伤神经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于伤后1w指导其行排尿训练和膀胱括约肌控制力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进行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自主排尿恢复情况和自主排尿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有36例(占83.7),对照组有23例(占56.1);观察组自主排尿恢复时间平均为(17.19±5.20)d,对照组为(21.48±5.16)d,两组比较,t=-3.1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排尿训练、膀胱括约肌控制力的训练与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相结合可促进脊髓损伤神经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其自主排尿恢复率。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排尿训练 膀胱括约肌控制力训练 自主排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神经性膀胱患者应用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入院起止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和6个月后残余尿量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出院时和6个月后残余尿量为(263.57±2.47)ml、(186.70±4.58)ml、(186.70±4.58)ml、(127.46±4.73)ml,出院时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出后出院6个月后组间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对照组出院时和6个月后残余尿量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院时和6个月后残余尿量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脊髓损伤神经性膀胱应用延续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降低残余尿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胆性胰腺炎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胆性胰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并分为不同的两组,进行护理疗效的对比观察。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胆性胰腺炎疾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护理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胆源性胰腺炎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耳性眩晕症患者采用分级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4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耳性眩晕患者,随机将其分为42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分级式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跌到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耳性眩晕症患者采用分级式护理能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其具有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分级式护理 耳源性眩晕症患者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