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影像诊断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诊治的55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术前CT检查、复发CT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55例患者均得到病理证实,术前和术后复发CT影像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5%、88.2%,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影像诊断的准确度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临床医学 CT检查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0 月一 2019 年 10 月我院妇产科收治 的 2000 例单胎孕妇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以胎儿分娩后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产前超声检查对于胎 儿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 2000 例娩出胎儿中,经临床诊断确诊 16 例存在泌尿系统畸形,发生率为 0.8%;产前超声诊 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灵敏度为 93.75%,特异度为 99.90%,准确度为 99.85%,阳性预测值为 88.24%,阴性预测值为 99.95%;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 值=0.928)。结论产前超声检查用于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具有 较高的临床价值,准确率较高且简单快捷,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胎儿泌尿系统畸形 产前超声 诊断价值分析
  • 简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两者互相影响,且两病的并发率有增高的趋势。国外文献报道糖尿病可以改变肺结核的病变特点,致其有多变性。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螺旋CT表现,可以反映其病理演变过程,显示与一般性肺结核影像表现不同。现将10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螺旋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肺结核 糖尿病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简介:1992年,美国放射学会(TheAmericanCollegeofRadiology,ACR)制定了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re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该系统针对乳腺钼靶摄影影像进行了规范而详尽的描述,运用该系统对乳腺X线影像进行分级评估,对乳腺疾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有较大提高.该标准2003年第4版修订时同时制定了乳腺超声诊断标准(BI-RADS-US),BI-RADS-US提出乳腺超声诊断评估的0~6级标准,有利于学术交流和数据利用.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发病率与以往相比均明显上升,乳腺癌已居我国大中城市女性恶性肿瘤发病之首.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脉络膜黑色素瘤、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转移癌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眼内常见肿瘤的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鉴别眼内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眼内肿瘤患者65例(67只眼),对患眼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算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应变率比值;并根据临床诊断结果,比较眼内恶性与良性肿瘤之间及几种眼内恶性肿瘤之间应变率比值,从而分析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眼内肿瘤良恶性的价值。结果:65例(67只眼)眼内肿瘤测得的应变率比值分别为:脉络膜黑色素瘤42.27±18.88、脉络膜血管瘤14.40±12.66、脉络膜转移癌50.69±6.20、视网膜母细胞瘤48.28±12.05。应用方差分析对上述肿瘤的应变率比值进行比较,脉络膜黑色素瘤、脉络膜转移癌及视网膜母细胞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它们与脉络膜血管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眼内恶性肿瘤脉络膜黑色素瘤、脉络膜转移癌及视网膜母细胞瘤与良性肿瘤脉络膜血管瘤之间硬度有显著差异,超声弹性成像可作为眼内肿瘤良恶性鉴别的重要检查方法。

  • 标签: 眼内肿瘤 超声弹性成像 应变率比值
  • 简介:目的:分析MSCT在诊断不典型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典型阑尾炎的CT征象.结果:80例中,78例出现了阑尾及周围的相应影像异常,仅2例无明显异常.结论:MSCT对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阑尾炎
  • 简介:目的:评价乳腺错构瘤的X线征象及病理学基础,以期从影像学角度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错构瘤的X线片与病理.结果:X线表现分3型:混合型11例,致密型3例,脂肪型4例.结论:乳腺错构瘤的X线表现与其病灶内的低密度脂肪及高密度的腺体组织、纤维组织所占的比例有关.混杂密度改变是本病的特征性X线表现.X线检查是发现本病的好方法,确诊需临床、X线及病理相结合.

  • 标签: 乳腺肿瘤 错构瘤 乳腺放射摄影术
  • 简介:早期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2011版国际肺腺癌分类共识肯定了CT筛查发现和诊断早期肺腺癌的价值。CT诊断主要依据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包括病灶的大小、形状、结构(密度、空泡)、边界(是否清晰)、边缘(分叶、毛刺、胸膜凹陷)以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等。早期肺癌可根据疾病分期和患者情况采取微创、开胸、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CT可准确随访和评价治疗效果。本文收集和分析了近期文献,对此进行综述。

  • 标签: 早期 肺腺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
  • 简介:腹膜转移癌是恶性肿瘤细胞经血管、淋巴管转移至腹膜腔的最常见的继发性腹膜肿瘤,临床预后较差。目前国际通用术前腹膜癌指数来评估其转移程度,选择合适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新策略(CRS+HIPEC)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并降低死亡率,因此术前合理准确的影像学评估就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腹膜转移癌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常用的MSCT、DWI及PET-CT3种影像检查技术在腹膜转移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腹膜肿瘤 肿瘤 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腹症患者,对其采用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诊断病情,分析检查效果。结果:120例患者中,通过超声影像学诊断出宫外孕73例(60.1%),急性盆腔炎24例(20.0%),黄体破裂11例(9.2%),卵巢囊肿蒂扭转8例(6.7%),胎盘早剥4例(3.4%);通过分析所有患者的急腹症影像特征,为临床医师诊断提供参考,所有患者均检测准确,准确率为100.0%。结论: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采用超声影像学检查技术进行临床诊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腹症 超声影像学 妇产科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在外伤性急性肾上腺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或CT检查证实为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肾上腺损伤的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35例外伤性急性肾上腺损伤中,单侧32例,双侧3例。超声正确诊断31例,漏诊4例。结论:超声检查可动态观察肾上腺损伤的范围、内部回声变化,借此监测随访损伤的转归,也可对初期声像图不典型的出血性病变作出明确诊断,特别是对危重患者、重症监护室和手术室患者行床旁检查,可作为诊断外伤性急性肾上腺损伤的一种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 肾上腺损伤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影像学诊断方法在顽固性便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排粪造影、盆底四重造影、结肠运输试验、脾曲综合征专项检查4种方法,并进行比较。结果排粪造影诊断顽固性便秘的阳性率达43.37%,而盆底四重造影对盆底疝的诊断有意义,结肠运输试验对顽固性便秘而无便意者比较适宜,脾曲综合征专项检查是对结肠运输试验的补充和细化。结论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有目的地选择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特别对无便意者,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 标签: 排粪造影 盆底四重造影 结肠运输试验 脾曲综合征专项检查
  • 简介:目的:总结外伤性肾上腺血肿的CT表现,探讨MSCT对外伤性肾上腺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临床确诊并治疗的外伤性肾上腺血肿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重点分析CT对血肿的检出率、血肿的形态、大小、密度及随时间推移血肿的变化特点。结果:18例均为单侧肾上腺血肿,其中左侧3例(16.67%),右侧15例(83.33%);18例均合并其他多部位挫裂伤或骨折。平扫下随血肿大小不同,其形态发生改变,边界多光整,平扫CT值等或略高于同侧肾实质。增强扫描后无强化,随时间推移,血肿密度发生变化,其CT值逐渐减低,体积变小,趋于椭圆形改变。结论:外伤性肾上腺血肿具有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外伤病史结合CT增强扫描有助于。肾上腺血肿的定性诊断

  • 标签: 肾上腺 血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分析甲状旁腺良性肿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甲状旁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术前CT图像。结果:病变位于甲状腺周围、气管外血管内间隙。其中,腺瘤5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肿块,增强扫描周边实性成分呈明显均匀强化;囊肿4例,表现为边缘光滑、囊壁菲薄的囊性肿物,增强扫描未见强化。结论:CT检查可准确显示甲状旁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甲状旁腺肿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简介:膝关节是人体最大而且构造最复杂的关节,损伤最多,是由股骨髁、胫骨髁及髌骨、腓骨构成的活动关节,股骨髁及胫骨髁为松质骨,表面覆盖软骨,关节内有呈“C”形的内侧半月板和“O”形的外侧半月板以及前后交叉韧带。膝关节的骨髓腔由富含水分的造血细胞及脂肪组成。当膝关节外伤时,这些结构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膝关节外伤造成的影像学表现也不尽相同。

  • 标签: 隐性骨折 影像学诊断 膝关节
  • 简介:且的:探讨MSCT对空回肠常见原发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并总结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空回肠常见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CT诊断情况。结果:36例中,小肠腺癌18例,位于回肠3例,空肠15例,CT扫描表现为不均匀密度的肿块,病变边界不清,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及门脉期中度强化,其中14例伴有肠梗阻。小肠恶性胃肠道间质瘤14例,CT扫描显示为圆形或类圆形的肿块,边界较清,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周边部分明显强化。小肠原发淋巴瘤4例,CT扫描显示为结节状或环状肠壁增厚,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得出空回肠常见的恶性肿瘤有3种类型:小肠腺癌、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和淋巴瘤。应用CT增强扫描有利于空回肠常见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并可以发现病变向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征象,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小肠 恶性肿瘤
  • 简介:肠系膜上动、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比较少见,由于其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常易误诊,且死亡率较高。笔者遇到9例经CT发现的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和4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病例,并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肠系膜上动、静脉 血栓形成 早期诊断
  • 简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肝内少见的肿瘤样病变,并非真正的肿瘤。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螺旋CT和MRI快速扫描技术的使用,其检出率有所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FNH的平扫和3期增强扫描CT表现,旨在分析和总结FNH的CT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 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5年 1月至 2016年 11月在卫生保健中心接受检查的 54例周围型小肺癌为主要对象,根据时间顺序对其进行分组,每组 27例。对照组采用 X线检查,观察组采用 CT诊断,对比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为 100%,对照组为 85.1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诊断上,相对于 X线, CT的诊断符合率更高,可以清晰的显示出小病灶的状态和内部结构,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周围型小肺癌 CT影像学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