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肝外胆管癌是指发生在左、右肝管至壶腹部胆管上皮细胞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一般出现黄疸等临床症状时已属中晚期.随着MSCT及后处理技术不断发展,平扫加增强扫描已经成为肝外胆管癌诊断和术前评估重要手段之一.现回顾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病理证实26例肝外胆管癌患者临床及CT资料,探讨MPR对肝外胆管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胆管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弹性对比指数(elasticitycontrastindex,ECI)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甲状腺结节患者85例共120个结节,行高分辨率超声检查,记录结节二维超声特征及结节距颈动脉距离,并行弹性成像检查(记录ECI值),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ECI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120个结节,恶性结节65个,良性结节55个,恶性结节ECI值(3.54±1.23)显著高于良性结节ECI值(2.65±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I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最佳临界值为2.90.钙化组结节ECI值(3.50±1.55)显著高于无钙化组结节ECI值(2.45±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组内良恶性结节EC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结节和恶性结节ECI值与结节距颈动脉距离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8和0.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CI值对距离颈动脉≥10mm恶性结节诊断效能优于距离颈动脉〈10mm恶性结节.结论:ECI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常规超声重要补充.

  • 标签: 超声弹性对比指数 甲状腺结节 鉴别诊断
  • 简介: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第二大原因,其早期诊断和肿瘤分期对治疗方式选择有重要意义.纹理分析是一种新型影像分析技术,通过纹理分析对影像学图像进行处理,能预测肿瘤侵袭程度、微小转移灶和治疗反应性等信息,有助于肿瘤早期诊断、分期和预后评估.该文综述了纹理分析在结直肠癌应用进展.

  • 标签: 结直肠癌 纹理分析 治疗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模式用于脊椎骨折护理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 2018-2019 年收治脊柱骨折患者随机 抽取 80 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分两组,每组 40 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操作模式,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评 估两组脊柱功能,生活功能,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此次治疗满意度和两组护理有效率。结果:对照组 脊柱评分自己生活评分情况都不如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概率比对照组小 17.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 20% 左右。结论:经过本次实验,可以得知循证护理模式对于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护理有些很好效果,可以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脊柱骨折 护理 临床
  • 简介:静脉肾盂造影(IVP)[1]是泌尿系统检查一项重要检查方法,不仅可以观察尿路器质性病变,而且可以了解肾脏排泄功能。但传统腹部加压IVP需按固定时间摄影,并且检查时间长,图像质量欠满意。近年来,我院将IVP改为透视下动态多体位相结合适时摄影新方法,可完全显示全尿路情况,取得明显效果。现就新方法与常规IVP所取得影像质量及诊断情况进行比较,以求进一步探讨动态多体位在IVP应用价值。

  • 标签: 尿路造影术 体位
  • 简介:双下肢站立位是生理功能位,能够反映负重骨骼生物力线改变,其站立位全景像可以提供双下肢病变征象及相关角度和长度等丰富影像资料.但是,由于目前IP及平板探测器最大长度为17in(约43cm,1in=2.54cm),要实现双下肢全景摄影就必须采用拼接技术.笔者回顾性分析19例由我院新引进飞利浦DagitalDiagnost单平板DR采用自动拼接技术拍摄双下肢站立位全景像患儿影像学资料,介绍DR在双下肢疾病诊断和筛查应用价值.

  • 标签: 放射摄影术 全景 下肢骨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儿童
  • 简介:超声是眼科重要特殊检查手段之一,由于其无创、经济且有效,在眼内肿瘤诊断和随诊等方面应用广泛。随着超声诊断技术发展和超声成像方式进步,超声诊断在眼科应用范围得到积极扩展。本文总结了超声在眼内肿瘤诊断、治疗、随访和预后应用,跟踪最新前沿动态,并展望超声技术在未来发展潜力。

  • 标签: 超声 眼内肿瘤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A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应用价值。方法:对55例肝癌患者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前行肝脏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采用三维VR、MIP、MPR技术重建血管三维图像,并与介入治疗术DSA图像做对比研究。结果:本组55例患者,对肝动脉2级血管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肝动脉3级血管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A能够显示腹腔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三维结构,观察与腹主动脉夹角较DSA更方便;CTA发现肝动脉变异13例(23.6%),与DSA完全符合。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很好显示肝癌供血血管走行、分布、变异情况,提高TACE准确性和成功率,对肝癌介入治疗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护患沟通方法在急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2019.6-2020.9,抽取本院急诊科收治 90 例急诊患者展开研究,遵循双色球分组法分组,均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联合护患沟通方法,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 理满意度(服务态度、人文关怀、主动服务、问题解决、护理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护患沟通方法可有效 提高急诊护理满意度,可改善护患关系,效果显著。

  • 标签: 护患沟通方法 急诊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MRI常规扫描联合MRCP在胆管梗阻病因诊断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胆管梗阻患者,对其MRCP图像结合常规MRI图像进行综合诊断。结果:60例,根据胆管扩张形态(枯枝状、软藤状)和胆管梗阻部位形态(倒杯口状、截断状和鼠尾状)单纯MRCP确诊36例,定性诊断准确率为60.0%;常规MRI扫描联合MRCP确诊50例,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3.3%;2种方法对良恶性胆系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MRI扫描联合MRCP可明显提高胆管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黄疸 阻塞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人工智能在医疗彩超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同时随着人们整体生活水平不断增长,人们对医疗质量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就诊过程,依然会出现诸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医疗彩超领域稳固发展,必须将人工智能引入工作,进而满足人们看病需求。

  • 标签: 人工智能 医疗彩超 应用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现代医疗技术发展也在不断进步,借助先进机械制造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多医疗设备在临床实践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提高医疗效率同时也确保了医疗质量,而且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具有较高精确度没减少了误诊情况,也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其中医学影像设备在现阶段医疗实践应用较多,先进成像技术能够较为清晰将患者病理状况展示在医生眼前,协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因此,在实际工作,医疗影像设备学习是每一位医护人员必备功课,而借助先进多媒体技术也能够使得医护人员较为清晰明确设备构造特点,不管是在使用上还是维修管理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应用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多媒体技术 医学影像设备 应用
  • 简介:MRI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特点,在外加磁场内,质子经射频脉冲激发后产生信号,其信号经过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为图像.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结合了功能、影像和解剖三方面的因素,能在活体人脑定位各功能区,具有较高时空分辨力,为大脑功能基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中医诊断 针灸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影像学系统用于鼻科临床医学实习教学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鼻科实习2014级医学本科毕业生9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采用内镜影像系统辅助教学。观察两组实习生实习成绩以及两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内镜影像系统 教学 鼻科 临床医学实习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飞利浦iU-22彩超仪对35例颅内病变患者进行病灶定位和切除范围判断。结果35例患者术病灶均定位准确,其中21例镜下全切除,4例功能区胶质瘤行次全切除,5例脑脓肿显著缩小,5例脑出血血肿清除满意。讨论术超声技术可实时显示病灶部位与范围,有助于病变切除和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超声 神经外科手术 术中影像
  • 简介:分子影像可以非侵入性探测体内生理和病理情况变化,有利于研究疾病病因、发生、发展及转归。近年来由于微纳米技术飞速发展,超声分子影像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微纳米材料具有独特优点,可以负载多种药物/分子、容易进行理化修饰、可以进行多重靶向运输等。通过与超声结合可以介导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开放,实现多模态成像、诊疗一体化、肿瘤微环境标志物监控和信号放大。进一步研究应着眼于其生物安全性,实现材料无潜在致病毒性、无脱靶效应及能进行体内代谢等,解决这些问题将为疾病提供一种新诊疗模式。

  • 标签: 超声分子影像 微纳米材料 多模态成像 诊疗一体化
  • 简介: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PCM)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PCM患者MRI资料,分析病灶信号特征、TIC特征、病灶部位及范围.结果:25例共检出病灶26个,根据MRI图像特征,将PCM分为炎症型(9个)、脓肿型(7个)及混合型(10个).14个病灶范围广泛,10个局限于单一象限及乳晕区,2个局限于乳晕区.增强扫描后22个病灶可见强化改变,TIC多数呈Ⅰ型(10个)和Ⅱ型(8个).结论:MRI是诊断PCM有效手段,对PCM分期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浆细胞性乳腺炎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索超声造影预测乳腺肿瘤新辅助化疗疗效价值。方法:建立裸鼠人乳腺肿瘤模型,模拟临床给药方案,在各次化疗后测量肿瘤生物学数据、超声造影数据及血管微循环指标。结果: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在化疗早期显著下降,微血管密度在第2次化疗后显著下降;超声造影上肿瘤灌注峰值强度在化疗早期显著下降,灌注达峰时间在第2次化疗后显著上升。结论:超声造影部分指标的变化与肿瘤微循环指标一致,具有深入研究价值。

  • 标签: 超声造影 肿瘤模型 化疗
  • 简介: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超声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疾病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经超声诊断8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病例进行回顾分析,观察输尿管走行与下腔静脉关系。结果:超声所见右肾积水、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8例;其中7例显示右侧输尿管上段向中线移位,并消失于下腔静脉附近,约脐上2cm(L3水平),超声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可能。1例漏诊,2例合并输尿管结石,1例合并泌尿系感染。结论:扩张输尿管向人体中线移位并向下腔静脉后方延伸,或突然消失于下腔静脉附近,应考虑本病,超声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疾病诊断具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输尿管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泵在儿科病人输注甘露醇时应用效果。[方法]将 36例输注 20%甘露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 18例,观察组采用输液泵输注甘露醇,对照组采用传统重力输入法输注甘露醇,比较两组患儿输液剂量准确度、输注时间精确度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输液剂量准确度、输注时间精确度及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儿科病人应用输液泵输注甘露醇,有助于保证输液剂量准确、输注时间精确及提高家长满意度。

  • 标签: 输液泵 儿科 输注 甘露醇 剂量 时间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