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儿,女,9岁,因“气促半天”于2022.5.21前往医院就诊。患儿有气促、低热、面部潮红,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追问病史,因近视在使用0.01%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考虑为阿托品药物引起,停药后症状缓解。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治疗近视,引起全身性的不良反应较为少见,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 标签: 阿托品 近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管理对控制高血脂慢性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疾病患者568例,我院对其进行健康管理。1年后对选取的患者进行随访,以了解患者的病症发展情况。结果由1年后随访结果可知,患者对于病症的知晓率由原先的21.8%上升至70.1%;且患者的生活行为习惯更加健康。结论健康管理对控制高血脂慢性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通过健康管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意识,纠正日常行为中的不良习惯,促进患者健康。

  • 标签: 健康管理 高血脂 高血压 糖尿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自2012年5月至2012年10月,作者采用舒筋通络颗粒治疗该类患者30例,与采用芬必得和VitB1的15例做对照,以评价舒筋通络颗粒对颈椎病术后患者肢体麻木及肌力下降的效果,结果显示舒筋通络颗粒对颈椎病术后残留的麻木、疼痛、肌力下降等症状亦有不错的效果。故颈椎病患者术前术后均适宜应用舒筋通络颗粒,其在临床疗效和主要的症状、体征消失方面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颈椎病 舒筋通络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治疗中红采用肾上腺色腙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 2016年 1月 -2017年 1月间收治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当中,研究样本需求量为 60例,按照患者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肾上腺色腙西医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①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96.7%,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83.3%,差异显著( P<0.05);②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6.7%。差异显著( 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治疗中红采用肾上腺色腙西医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 标签: 肺结核大咯血 肾上腺色腙 西医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密度的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指CT上硬膜下血肿的密度,与相邻脑实质,主要是脑皮质密度相近,边界不清的病例.其临床上外伤史不明确或仅有轻微外伤史,症状及体征均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尤其是双侧密度CSDH者更容易误漏诊.本院在1997年10月至2001年10月间,共收治经手术证实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双侧密度CSDH14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人 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 影像学检查 钻孔冲洗引流术 前额锥颅排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氧氟沙星、替硝唑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在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接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随机抽选120例作为本课题研讨样本,平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前者应用氧氟沙星、替硝唑治疗,后者加入腹腔灌注治疗,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得知,在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对比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明显,其中观察组表现优异,总有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情况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氧氟沙星 替硝唑 腹腔灌注 慢性盆腔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使用丙种球蛋白对减轻黄疸与贫血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80例ABO溶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大剂量应用丙种球蛋白,应用1d,剂量为1g/kg;对照组常规治疗,未使用丙种球蛋白。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总胆红素水平、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以及黄疸消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以上指标治疗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早期应用丙种蛋白可使黄疸以及贫血减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采用。

  • 标签: 溶血病 丙种球蛋白 黄疸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对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患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80例,为进一步认知行为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将其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展开护理,乙组患者采用认知行为护理,观察不同干预方式的效果。结果:研究显示,采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后,乙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且患者对护理认知、疾病认知、自护责任感、自护及能及综合能力方面的得分均高于甲组患者。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对于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改善,可以更好的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对护理的认知以及自护的能力,值得推荐。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甲状腺结节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睡眠情况、护理需求,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睡眠与情绪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验证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情绪与睡眠障碍评分方面,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评分改善幅度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助于调节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情绪状况、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呼吸衰竭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 了解奥运辖区2016年-201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本辖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报告的本辖区 2016—2019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奥运辖区4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 236例 ,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6-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占全年报告总数62.29%; 发病人群男性高于女性 (1.41:1);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 ,占总病例数的66.53%;发病职业以托幼儿童居多,占总病例数的38.56%;其次为散居儿童,占发病总数的34.32%;社区普遍多发,但主要集中于年轻型社区为主;所有手足口病例中无重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龄和性别差异,5岁以下的托幼机构儿童和散居儿童是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对象。促使我们要不断加强托幼机构场所手足口病例的监测与病例的严格管理,社区手足口病知识的宣传宣教 ,重点加强环境消杀及个人手卫生健康宣教 ,普及手足口病健康知识,减少手足口聚集性发病。

  • 标签: 手足 口病 流行特征   奥运村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