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吗啡自控镇痛泵静脉泵入治疗晚期癌痛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20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8例晚期癌痛患者,采取吗啡自控镇痛泵静脉泵入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护理效果即疼痛缓解程度进行评估,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患者完全缓解2例,明显缓解3例,中度缓解9例,轻度缓解4例,有效缓解率达100%。表现出满意的患者占16例、一般满意的1例、不满意的1例,总满意度达94.44%。结论:晚期癌痛治疗中应用吗啡自控镇痛泵静脉泵入治疗效果明显,且较为简单易行,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并提高其满意度,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吗啡 镇痛泵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CEA(自控硬膜外镇痛)在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防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依据入院编号顺序随机分组,就术后PCEA治疗组(观察组,n=25)与术后杜冷丁、阿托品肌肉注射治疗组(对照组,n=25)对治疗结果展开分析对比。结果术后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组间差异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EA(自控硬膜外镇痛)方法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出现膀胱痉挛性疼痛症状,且优于传统肌注用药,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PCEA 膀胱痉挛性疼痛 前列腺 临床疗效
  • 简介:对比局部注射镇痛与自控静脉镇痛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应用效果。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组为局部镇痛组,PCIA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各组镇痛根据镇痛方案进行。比较术后VAS评分、镇痛剂使用、镇痛花费与并发症等指标。局部镇痛组与PCIA组术后VAS评分及镇痛剂使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局部镇痛组与对照组术后镇痛花费及并发症均低于PCIA组(P〈0.05)。局部镇痛组镇痛效果与PCI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且并发症少,花费低。

  • 标签: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局部注射 自控静脉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联合臭氧治疗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下肢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治疗,研究组联合臭氧治疗,对比患者临床疗效、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上腹部手术后应用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对患者自控镇痛的相关临床效果影响探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观察组在术后采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后2、6、12、24、48h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自控镇痛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术后2、6、12、24、48h时点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实施应用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自控镇痛可提高其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具备镇痛效果佳的特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 腹部手术术后自控镇痛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疼痛护理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对其康复速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剖宫产术产妇68例(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分为疼痛护理的对照组(34例)与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干预的观察组(34例),观察疼痛、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评分低,术后恢复时间短,P<0.05。结论:给予剖宫产术产妇疼痛护理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能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身体康复,值得借鉴。

  • 标签: 疼痛护理 静脉自控镇痛泵 剖宫产术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控镇痛无痛分娩与传统阴道分娩对盆底组织功能近期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产科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之间收治80例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无痛分娩组和阴道分娩组,对比两组盆底组织功能情况。结果无痛分娩组产妇胎儿体重、Apgar评分、产时出血、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等观察指标结果,以及分娩6周后,后基线、附受meanA、持续meanA、快速MaxA和前基线等盆底肌表面肌点位值观察指标结果与阴道分娩组相比,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均会对产妇盆底组织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自控镇痛无痛分娩的整体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自控镇痛无痛分娩 阴道分娩 盆底组织功能
  • 简介:正念训练是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疗法。起源于东方佛教,1980年由美国卡巴金教授将正念引进心理治疗领域[1],此后有关正念的研究和应用迅速兴起。目前较为成熟的正念疗法包括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辩证行为疗法和接纳与承诺疗法等[2]。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缓解焦虑[3]、抑郁、强迫等情绪心理问题[4],在人格障碍、成瘾、饮食障碍、人际沟通、冲动控制、疼痛[5]等躯体疾病的治疗中也大量应用[6]。

  • 标签: 教育心理学 正念训练 学习成绩 焦虑 自我控制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应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对减轻患者疼痛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剖宫产分娩产妇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9例)和B组(59例),两组术后均采用自控静脉镇痛,其中A组镇痛泵配方:0.6mg/kg地佐辛;B组:0.3mg/kg地佐辛+1.5ug/kg舒芬太尼,两组均采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分别于术后3、12、24、48小时采用视觉模拟法(VAS)、Ramsay镇静评分法评价两组疼痛、镇静程度,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于麻醉前(T_0)、术毕(T_1)、术后12小时(T_2)、术后1天(T_3)、术后3天(T_4)检测两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介质指标。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点时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P〉0.05;两组患者术后T_1、T_2、T_3时各免疫细胞功能指标较T_0时明显下降,P〈0.05;但A组下降较B组显著,P〈0.05。A组T_3时IL-2水平较T_0时明显下降,而T_4时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B组各时点血清学炎症介质指标水平相比较,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相比,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可起到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同时还可减轻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抑制状态。

  • 标签: 地佐辛 舒芬太尼 镇痛 镇静 剖宫产
  • 简介:目的:观察无持续剂量和有持续剂量两种不同方法的咪达唑仑患者自控镇静(PCS)在冠状动脉支架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拟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3组:持续剂量+单次剂量(Bolus)组(A组,n=20)、无持续剂量的Bolus组(B组,n=20)和无镇静对照组(C组,n=20)。A组和B组在实施局麻前分别使用咪达唑仑进行两种不同方法的自控镇静:A组PCS设置为持续剂量0.1mg/(kg·h),Bolus为0.25mg,锁定时间为3min;B组PCS设置为无持续剂量,Bolus为0.5mg,锁定时间为3min,两组均无负荷剂量。C组在常规局麻无镇静状态下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术中持续检测ECG、HR、BP、SpO2、患者镇静程度评分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并于术前、术中和术后3h分别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浆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ACTH水平变化。术后随访患者镇静满意程度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情况。结果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功能、冠脉病变、术前血浆儿茶酚胺、皮质醇、ACTH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A组和B组MAP、HR均较C组显著下降(P<0.01),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组SpO2较C组显著下降(P<0.01),B组较C组轻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中血浆儿茶酚胺、皮质醇和ACTH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P<0.01),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h3组间无显著差异。A组(3.9±0.9)和B组(2.5±0.5)镇静评分明显优于C组(1.2±0.42)(均P<0.05);BIS值A组(71.5±10.5)和B组(75.4±10.9)显著低于C组(92.5±3.7)(均P<0.05),A组较B组镇静评分高、BIS值低(均P<0.05),并出现2例镇静过度。结论采用无持续剂量的咪达唑仑进行自控镇静可较好地控制镇静程度,有效降低应激反应,安全�

  • 标签: 患者自控镇静 冠状动脉支架术 咪达唑仑
  • 简介:【摘要】目的:疼痛护理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的价值探究。方法:收录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0例剖宫产产妇为样本,入组后给予规范性分组,通过开展不同镇痛方案进行此次对比分析,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疼痛护理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统计组间护理效果差异。结果:于术后各阶段评价两组产妇疼痛程度,术后24小时、36小时、48小时,疼痛程度评分均以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疼痛护理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的作用显著。

  • 标签: 剖宫产 疼痛护理 静脉自控镇痛泵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30)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n=30)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妇产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6.67%)明显高于实验组(13.33%),且两组的疼痛评分及肛门排气时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针对行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妇产科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妇产科手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肺癌根治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90例ASAⅡ~Ⅲ级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A组:舒芬太尼+低剂量右美托咪定(0.06μg?kg~(~(-1))?h~(-1)),B组:舒芬太尼+中剂量右美托咪定(0.08μg?kg~(-1)?h~(-1)),C组:舒芬太尼+高剂量右美托咪定(0.1μg?kg~(-1)?h~(-1)),舒芬太尼用量均为:0.04μg?kg~(-1)?h~(-1)。观察并记录PCIA后4h(T1)、8h(T2)、12h(T3)、16h(T4)、24h(T5)、48h(T6)的VAS评分与Ramesay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和镇静过度等发生情况,并比较各组血压、心率、呼吸变化PCA按压次数及镇痛满意度。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和心率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和心率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呼吸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4分,A组最高,由高到低依次为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T6时间点Ramsay评分,均为A组最低,三组由低到高依次为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PCIA按压总次数以及有效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不良反应分别为5例、1例和8例,A组与C组发生的例数较多,但三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上,B组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芬太尼(0.04μg?kg~(-1)?h~(-1))联合中剂量右美托咪定(0.08μg?kg~(-1)?h~(-1))进行肺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能产生良好的镇痛、镇静作�

  • 标签: 舒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肺癌 镇痛 病人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肾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影响。方法:将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于本院行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共 58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临床研究。依据患者术后是否接受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n= 29例)。对照组术后予以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于术前行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 +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观察患者术后各时间点静息 VAS评分、术后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术后 24h内镇痛药物用量与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各时点静息状态 VAS评分明显降低( P< 0.05);观察组 24小时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 24小时内镇痛药物用量明显减少( P< 0.05)。结论:全麻后、术前行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肾切除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减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舒适度高,麻醉安全度高。

  • 标签: 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 腹腔镜肾切除术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股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患者实施手术室舒适护理结合麻醉苏醒护理干预,研究其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股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患者,本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22年5至2023年5月。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40例。在本试验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术室舒适护理结合麻醉苏醒护理,比较两组股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将实验组与参照组比较, 股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临床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股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患者实施手术室舒适护理结合麻醉苏醒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舒适护理结合麻醉苏醒护理 股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佑美托咪啶对胃癌根治术后吗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患者T免疫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该院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75例,随机分为复合组(n=89)和对照组(n=86),2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麻醉方法,术后行PCIA,复合组患者使用佑美托咪啶1μg/kg-+吗啡0.48mg/kg,对照组应用吗啡0.48mg/kg。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24、48h吗啡用量、有效按压次数、PCIA总次数;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复合组患者术后24、48h吗啡用量、有效按压次数、PCIA总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患者术后瘙痒、恶心、呕吐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刻比较,2组患者T1-4时刻CD3^+和CD4^+细胞水平均降低(P〈0.05),且CD4^+/CD8^+比值也降低(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复合组T2-时刻CD3^+和CD4^+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佑美托咪啶联合吗啡应用于胃癌根治术后行PCIA的患者,可有效减少吗啡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镇痛及T细胞免疫。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吗啡 佑美托咪啶 静脉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