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芪汤治疗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泡水代茶饮结果参芪汤治疗不明原因的低血压疗效明显。

  • 标签: 低血压 参芪汤/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吻合血管的组织移植临床应用的经验.方法: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移植168例,修复多种组织缺损,共移植18种171块组织瓣.结果:全部成活163块(95.3%),部分成活2块,坏死6块.结论: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移植可一期修复组织缺损,疗程短,修复效果好.应根据组织缺损情况及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组织瓣.

  • 标签: 吻合血管 游离组织移植 修复 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影响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患者继发紫癜性肾炎(HSPN)的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我院儿科治疗的168例HSP患儿的临床观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风险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年龄、性别、腹痛、消化道出血、发病次数、口服抗凝药等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N组WBC、PLT、FDP和IgA和非HSPN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病次数、WBC、抗凝药物应用等与HSPN发生有关(p<0.05).结论年龄>7岁、多次发病和WBC升高可能是影响HSPN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有危险因素的患儿应及早监测,预防HSP肾损害的发生.关键词儿童;紫癜性肾炎;危险因素;过敏性紫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期Ⅰ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肛周脓肿患者168例,采用Ⅰ期根治术进行治疗,并追踪随访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治愈166例,好转2例,治愈率98.8%,疗程12-42d,平均(20.46±2.24)d,术后随访3月-1年,随访率50%,无出血、肛门失禁、肛瘘形成、畸形及复发病例。结论Ⅰ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经济实用,但必须注意检查、手术及术后各环节治疗细节,树立综合治疗观念,值得临床推广积极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福利院住院老年患者死因及相关因素,以提高对老年疾病特殊性的进一步认识,做好福利院住院老年患者医疗保健和预防疾病工作。方法按ICD—10编码进行统计了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10月168例住院老年患者死亡病例并进行死因分析。结果在168例福利院住院老年患者死亡病例中,前三位死因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109例(64.88%)、心脑血管疾病31例(18.45%)、恶性肿瘤18例(10.71%)。结论福利院住院老年患者死因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将其作为福利院住院老年患者医疗保健工作的重点。

  • 标签: 福利院 住院老年患者 死因
  • 简介:摘要目的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2月慢性咽炎病人168例,将其就诊顺序分为雾化剂含漱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病人84例。药物口服组给予药物口服治疗,雾化剂含漱组给予雾化剂含漱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雾化剂含漱组病人药物治疗总效率(总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口服组,两组之间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症状缓解时间方面,雾化剂含漱组明显低于药物口服组,两组之间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慢性咽炎方面,药物口服治疗以及雾化剂含漱治疗均有一定疗效,但是较口服治疗来说,雾化剂含漱治疗效果更好,有利于促进临床症状消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雾化剂含漱 慢性咽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枪式套扎器治疗内痔和直肠息肉的临床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68例内痔、直肠息肉患者(其中内痔102例,直肠息肉66例),采用枪式套扎器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结果102例内痔患者中,平均手术时间为(30.1±4.5)分钟,平均愈合时间为(8.2±1.0)天,并发症发生例数为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0.0%。术后半年随访,复发例数为0例,复发率为0.0%。66例直肠息肉患者中,平均手术时间为(40.6±4.2)分钟,平均愈合时间为(9.3±1.4)天,并发症发生例数为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0.0%,术后半年随访,复发例数为0例,复发率为0.0%。结论治疗内痔、直肠息肉,采用枪式套扎器手术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时间,将术后愈合时间减少,而且手术中无出血现象,无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快捷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枪式套扎器 内痔 直肠息肉 价值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aparoscopicsubtotalcholecystectomy,LSC)的可行性和技术特点。方法对168例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转行LSC,方法包括从分离Calot三角开始和从切开Hartmann袋减压、取石开始。结果5例中转开腹行胆囊次全切除术;122例在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夹闭后行胆囊大部切除;41例先在Hartmann袋处切开胆囊,然后寻找、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或缝扎胆囊颈部,再行胆囊大部切除。手术时间(65.5±15.2)min,术中出血量(71.5±15.5)ml,术后恢复进食时间(20.4±6.3)h,出现局部并发症7例(4.2%),术后住院时间(4.2±2.6)d。105例随访(25.5±6.5)月,消化不良5例,右肩牵涉痛3例,右上腹部不适9例。结论对于复杂胆囊炎,LSC是可行的,术者要熟练掌握LSC的技术特点,正确处理好出血和胆漏是LSC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进行观察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的168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对168例患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腹胀、胃潴留为主;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为胎龄、出生时体重、开奶时间等.结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症候群,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存在多样化,胎龄、体重、开奶时间等为主要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44-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飞行员疗养期护理优化对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3月康复理疗的168名飞行员进行临床研究,在其康复理疗期间施以优质护理干预,统计护理前后飞行员疲劳状况、颈腰痛症状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飞行员疲劳状况及颈腰痛症状缓解明显(P<0.05),168名飞行员护理总满意度为99.40%。结论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加强人文理论教育,改善疗养环境,注重康复理疗飞行员负性心理的疏导并施以系统健康教育,能够优化飞行员疗养期整体护理水平和质量,降低疲劳影响广度和深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飞行员 护理优化 疲劳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和分析结直肠癌手术后的并发症,为探讨其有效的预防。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月期间进行结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的16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68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并发症共发生35例,总发生率为20.83%。其中,4例患者发生2中并发症,2例患者发生3中并发症。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尽早治疗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减少并发症发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结直肠癌 并发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我科自1999年11月至2000年3月对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骶管注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男性85例,女性83例,年龄21~70岁,平均41.5岁,168例皆经CT证实有腰椎间盘突出,其中伴颈椎间盘突出者38例。方法:嘱患者俯卧于硬板床上,耻骨联合部垫一枕头,使头低臀高位充分暴露骶部,常规消毒,铺洞巾,戴无菌手套,摸准骶管裂孔。用9号注射针头与皮肤成45°,从骶管刺入,当刺破骶管裂孔的纤维膈时有“落空感”,使针头与皮肤成20°推进少许,回抽有负压感,无脑脊液或血液回流。用已盛有生理盐水20~50ml,维生素B6100mg,维生素B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管注射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基层医院对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盒对患者进行24小时检测。结果心律失常类型⑴窦性心动过速48例,占29%;⑵房性早搏74例,占44%;⑶交界性早搏6例,占4%;⑷室性早搏12例,占7%;⑸心房颤动26例,占16%;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3例,占14%;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占2%;⑻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0例,占24%;⑼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2例,占7%;⑽右束支传导阻滞、心室内传导阻滞各6例,占4%;⑾Ⅰ房室传导阻滞6例,占4%;⑿Ⅱ房室传导阻滞5例,占3%。

  • 标签: 慢性肺心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应用单极电凝而免于钛夹钳夹胆囊动脉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68例病例采用2人3孔法完成LC,胆囊管残端钳夹钛夹1枚,单极电凝仔细解剖胆囊三角,组织边凝边切,胆囊动脉“骨骼化”后分段电凝后中间电切离断而不用钛夹钳夹。结果:手术时间10~20min,平均15min,手术中出血量5—20ml,平均12.5ml。无副损伤及中转开腹病例。结论:2mm以下的胆囊动脉仅用单极电凝止血而免于钛夹钳夹是安全的。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囊动脉 钛夹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了解利培酮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自2014年至2018年福建省福州精神病院收治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可变剂量的利培酮进行治疗,以BPRS、临床疗效评定、看护者疗效评定、CGI评定疗效、以TESS、合并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测安全性评价。于基线时,实验第1、2、4、8、12、16周末评定各量表、测生命体征。于基线时和实验结束时做各项实验室检查。统计方法为描述性分析、成组t检验和配对t检验。结果共收集168份有效病例。根据BPRS总分减分率评定,有效率高达91.8%;根据医生的临床观察统计“痊愈”或“有效果”的患者为88.6%;看护人员评定“效果好”达77.1%;以上三种方法评价患者“恶化或无用”率都低于5%。根据利培酮最高剂量和最低剂量的统计,比较试验结束后时两组的BPRS减分率进行评定,结果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减分率差距较大。在安全性方面,主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不能静坐8名(5.5%)、失眠7名(4.6%)、肌肉绷紧2名(1.1%)、震颤3名(2.0%)、口渴4名(2.1%)、体重增加2名(1.9%)、排便不通畅2名(1.1%)。因明确不良反应提前退出实验患者3名(1.88%),实验过程中并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疗效指数中位数在治疗16周末为4,即为“疗效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培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验表明大多数患者不良反应不严重,没有严重事件发生,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好。

  • 标签: 利培酮 首发精神分裂症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168例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状况,为后续管理指明方向。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来我院行剖宫产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分析所有围手术期患者在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结果 所有剖宫产患者均使用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初次给药时间有待改善,术后给药患者占比为76.19%;所有患者中,采用单用、二连用药以及三联用药的数量分别为70例(41.66%)、83例(49.40%)、15例(8.92%);168例患者中有7例发生术后感染、5例发生切口感染,总感染发生率为7.14%。结论 院方应尝试将合理使用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年度考核标准中,各位医生应积极总结临床经验,规范用药行为,产科医生加大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度,确保药物使用得当,效果良好。

  • 标签: 剖宫产 围手术期 预防用抗菌药物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司他韦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疑似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7年 7月~ 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流行性感冒的患儿 168例,男 92 例,女 76例 ,年龄 2~ 15岁,所有患儿诊断符合流感疑似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 n=84),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重、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根据体重剂量表给予奥司他韦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抗病毒口服液

  • 标签: 奥司他韦 儿童流行性感冒 疑似病例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