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管理受门诊预约优化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门诊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的115273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以2016年6月为时间截点,6月前未启用门诊预约优化,6月后开始启用门诊预约优化,观察施行门诊预约前后接诊量、患者等待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施行门诊预约优化前我院门诊共接诊患者555710例,患者等待时间平均为(50.91±17.12)min;施行门诊预约优化后门诊共接诊597026例,患者等待时间平均为(18.11±6.82)min;在观察指标接诊量、患者等待时间上施行门诊预约优化后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在患者满意度上施行门诊预约优化后也优于施行前P<0.05。结论优化门诊预约有效的提升了门诊部(删除)接诊量,也为患者节省了等待挂号的时间,广受患者欢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门诊接诊量 挂号等待时间 门诊预约 优化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期间,选取儿童保健中心接受保健护理的儿童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儿童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600例,对照组儿童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儿童在此基础上应用保健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儿童营养疾病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个人交往、语言、精细运动、大运动和适应性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护理能降低儿童营养疾病发生率,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保健护理 成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护理风险管理影响因素以及对策。方法:2020年1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比较实施前护理风险管理前(2019年1-12月,112例)后(2020年1-12月,112例)的ICU病房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开展护理风险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下降(P<0.05),影响因素包括系统、护理人员和患者三方面。结论:ICU护理风险管理针对影响因素制定,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质量。

  • 标签: ICU 护理风险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ICU护理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和对策 方法 对本院ICU病房的6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护理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 结果 ICU护理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包括护士专业水平因素、ICU护理制度因素和ICU与其他科室协作因素三大主要因素。 结论 ICU护理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这些影响因素彼此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所以针对ICU护理风险管理,需要制定一套更加完善的治理方案,从护士、病房制度和科室协同三大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和风险管理方法。不仅提高对ICU患者的护理效果,也提高医院内部团结合作,改善医患关系,实现新时期高质量的医院管理。

  • 标签: icu护理 风险管理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长期酗酒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的目的是综述相关研究,探讨长期酗酒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研究发现。长期酗酒与认知功能的损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多项研究表明,长期酗酒可能导致广泛的认知损害,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和执行功能下降、信息处理速度变慢等。酒精成瘾者还可能面临决策能力受损、认知弹性降低以及执行功能障碍等问题。这些认知功能的损害可能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并对其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 标签: 长期酗酒 认知功能 负面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推拿康复治疗对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接受神经阻滞疗法,观察组(35例)接受推拿康复治疗。比较了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3%,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康复治疗在肩周炎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肩关节功能。因此,它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推拿康复治疗 肩周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的血液检验样本124例,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凝血四项检验(PT、TT、APTT、FIB)。分析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结果:血液样本在不同存放时间下,血液标本溶血对四项指标值都有显著影响,溶血会使 PT、APTT 以及 FIB 的值上升,并使 TT 值出现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进行凝血项目检验,应在采集样本后快速完成检测,并对凝血时间与速度严格把控。

  • 标签: 凝血检验项目影响因素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区间为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精选收治的8200例内科患者,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8200例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我院8200例内科患者中,共有50例内科患者发生感染,现就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共50例,总感染率为0.6%,其中,最常见的感染为癌症病人感染,感染例数为20(0.95%)例,其余感染包括冠心病感染、脑梗感染、后循环缺血及其它感染,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年龄、部位、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等有着较大的关系。结论:内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较多,容易引发感染,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干预,进行预防。

  • 标签: 内科 医院感染 影响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处方点评对门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根据处方点评制度在我院门诊中的应用作为分界线来来进行分组,将实施门诊常规处方管理的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850张处方作为参照组,将实施处方点评的2021年1月-2021年12月的850张处方作为试验组,对两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配伍禁忌、适应证不当、重复用药、大处方、用法用量不当等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而言,试验组分别为0.35%、0.82%、0.94%、0.12%以及0.59%,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12%、5.18%、4.94%、4%、5.41%,P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风险护理对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0月到本院住院部接受治疗的患者104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实验组(风险护理,n=52)、对照组(常规护理,n=52),分析感染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各项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评分98.7±0.7/分、消毒隔离评分94.3±1.5/分、感染监控评分92.8±0.9/分、无菌操作评分92.5±0.5/分、健康教育评分/分、93.6±0.8基础护理评分93.7±0.4/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院内感染概率1(1.92%)低于对照组8(15.38%),组间对比(P<0.05)。结论:医院感染作为医疗质量评定的关键性指标之一,对医疗质量有直接影响。需对医院感染进行积极的控制。运用风险护理方式控制院内感染效果明显,可使得护理质量明显提升,更能够降低医院感染的概率。

  • 标签: 风险护理 院内感染控制 护理质量 感染概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本溶血以及不同溶血程度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05月--2022年05月在本院接受生化检验的200例术前接受生化检验的健康查体人群作为观察对象,采集其外周静脉血作为检验标本,经过临床检验后再对标本溶血处理,比较标本溶血前后以及不同程度溶血标本的检验结果。结果:①电解质。标本溶血后钙(Ca)、氯(Cl)以及钾(K)表达水平高于溶血前,且重度溶血标本钙、氯以及钾表达水平高于轻中度溶血标本(p0.05)。②心肌酶。标本溶血后肌钙蛋白I(CTn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明显高于溶血前,且重度溶血标本显著高于轻中度溶血标本(p

  • 标签: 溶血 外周静脉血 临床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ICU护理存在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实践累积经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研究某医院在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 ICU住院治疗的64名病人,利用计算机将所有病人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2人要选用常规化的护理方案,而实验组32人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研究,重点对比两组病人的满意程度和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结果:实验组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有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相应护理风险的发生概率要低于对照组。结论:医院ICU的临床护理工作,既要重视传统意义上的常规护理方案,又要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有效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注重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优质的护理方案。

  • 标签: 医院ICU 临床护理 常规护理 影响因素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是维持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从古到今都热爱美食,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发展,大家更加对食物的质量与安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各种食品的安全问题频频出现,食品检验成为重中之重。我国不断研究与发展食品检验技术,为让人们能更安心地品尝食物而努力。食品检验技术有很多种,其中,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是分析与评判食品品质及其变化的一门应用科学,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能为检验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提供有效保障。本文便从食品理化检验的多种影响因素出发,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为其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食品理化检验 影响因素 优化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中尿液检验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时间:起于2022.01,止于2023.02,对比研究100例尿常规检验患者,均对其实施晨尿样本采集及尿常规检验,对比尿常规检验结果,分析尿液检验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尿常规检验患者当中,检验结果异常患者20例,包含6例尿液样本采集前准备不当、5例尿液样本采集期间遭到污染、5例检验仪器保养和操作不当以及4例尿液样本存放时间过久。结论:通过本文可进一步总结临床检验当中,影响尿液检验的相关因素,其主要原因包含尿液样本遭受污染、未妥当准备、仪器操作不当以及存放时间过久等诸多因素,因此,在开展尿液样本检验时,需对各种环节进行严格把控,进一步避免尿液样本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确保检验结果更加精密及可靠,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疾病诊断借鉴依据,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 标签: []临床检验 尿液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护理对患者就医体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门诊收治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实验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护理,实验组实施优化挂号流程、实行24h导诊,开展夜间电子叫醒系统,一站式服务等门诊护理,对比两组满意度差异。结果: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门诊护理服务流程对于提高门诊就诊效率和患者就诊满意度,改善就诊体验,以及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和整体形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门诊护理 服务流程 优化措施 就医体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及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9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础干预,实验组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急诊患者家属满意率、负面心理指标问卷评分、急诊急救时间、急诊配合程度、休克、死亡等不良事件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体现出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

  • 标签: 急诊患者 心理护理 方法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研究。方法抽取2014年3月-2015年3期间我院就诊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将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n=50)与常规组(n=50)。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探讨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护理效果。结果出血影响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实验组患者出血影响因素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54,P<0.05)。结论祛除出血的影响因素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妇的出血率,对初产妇产采取心理干预护理,消除出血因素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出血量,提高治疗有效率,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初产妇 产后出血 心理护理 高危因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178-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孕妇产前心理状态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6例健康初产妇,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分娩前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分娩前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产前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产前心理状态(HAMD抑郁评分)和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HAMD评分(6.96±2.31)和剖宫产率(11.32%)低于对照组(18.52±4.26),(30.1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对产妇实施产前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产前不良心理状态,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孕妇 产前心理状态 分娩方式 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