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及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以抽签模式将于本院收治患有黄疸的新生患儿中抽选出90例,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模式为护理方案,观察组选择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黄疸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对应值;观察组初排便时间及转黄时间均较对照组对应值短,且P<0.05。结论针对黄疸新生患儿实施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其临床疗效显著,不仅有助与加快患儿排便速度及转黄时间,还有利于改善其黄疸指数,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新生儿黄疸 临床疗效 黄疸指数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多普勒血流灌注指数(DPI)及CEUS检测结直肠癌(CRC)肝转移灶的价值。方法15例CRC术后具有明显肝转移灶的患者和15名健康志愿者接受超声检查,并计算DPI。对其中9例患者的9个病灶进行CEUS检查,测量其开始增强时间,峰值时间和开始消退时间。结果15例CRC肝转移患者的DPI较健康志愿者明显升高(0.41±0.12vs0.20±0.06,P〈0.05);CEUS示9个转移灶均可见门脉相的快速廓清和实质相的充盈缺损,表现为"快进快出"的特点。结论DPI是一种检测CRC肝脏转移的敏感方法,联合应用CEUS有助于发现更多的肝转移灶。

  • 标签: 结肠直肠肿瘤 肝脏 超声检查 肿瘤转移 造影剂
  • 简介:2型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极高、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终身性疾病,2型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及糖尿病监测和教育,2型糖尿病营养教育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药物(二甲双胍)治疗的同时,并辅以低血糖生成指数(GI〈55)饮食治疗与不使用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单纯采用常规治疗加传统的饮食控制进行对照,以探讨根据CI选择食物的营养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干预效果。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血糖生成指数 饮食治疗 临床观察 营养教育 终身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湿疹患者严重程度指数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 2022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湿疹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湿疹严重程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质量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 湿疹患者 严重程度指数 睡眠质量 护理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报告中幽门螺杆菌、生化全套及体重指数项目。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1月-12月健康体检4500人为对象,分析体检指标。结果 4500人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1367人,阳性率30.38%,41-50岁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占比高,高胆固醇、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有年轻化趋势,50-79岁人群占比高,体重指数偏高占比较高。结论 健康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机体存在的问题,针对重点指标做出分析,可以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 标签: [] 健康体检报告 幽门螺杆菌 生化全套 体重指数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牙周病患者,接受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周病患者90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中45例患者接受单纯性牙周正畸治疗;治疗组中45例患者接受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牙齿功能、炎症反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牙齿功能、炎症反应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牙周病患者,接受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牙周病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 牙菌斑指数 炎症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复发的预后指数模型,为AIS患者复发事件的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前瞻性收集2013-01-2015-05在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住院治疗的270例AIS病例,收集完整的临床信息资料,并对患者的复发情况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复发率,运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复发指数模型。结果:AIS患者1年复发率15.2%,其中因脑卒中复发死亡11例(26.8%);AIS患者3个月、6个月和1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8.5%、14.1%和15.2%。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吸烟、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mRS评分、入院时ADL评分、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AIS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吸烟(RR=3.384)、入院时mRS评分(RR=1.069)、高血压病(RR=4.43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RR=3.284)是AIS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IS患者复发风险函数模型表达式为:。结论:吸烟、入院时mRS评分越高、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影响AIS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识别并干预可控危险因素是AIS复发的重要手段。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复发 危险因素 Cox风险比例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及触发间隔对正常人肝脏造影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正常人接受肝脏谐波超声造影检查,造影剂剂量分为0.1、0.3、0.5及0.7ml,触发间隔分为1.0、2.0、3.0及4.0s,分别观察造影剂量和触发间隔对正常人肝脏造影效果的影响.造影增强后图像灰阶变化用时间-强度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测量指标有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峰值强度降半时间(HT)、平均渡越时间(MTT).结果当剂量为0.3ml,触发间隔从1.0~3.0s时,PI、AUC、HT、MTT测值均逐渐增大,并在3.0s时达到最大值;当触发间隔为4.0s时,各项测值与3.0s时测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触发间隔为3.0s,剂量从0.1~0.7ml,AUC、HT、MTT测值均随剂量增大而增大,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PI值在剂量0.1~0.3ml之间,随剂量增大而增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从0.3~0.7ml,PI值并不随剂量增大而显著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造影增强效果受剂量和触发间隔的影响,正常肝脏造影增强最大PI值约为(23.64±3.30)dB,最佳剂量为0.3ml,最佳触发间隔为3.0s,AUC、HT、MTT3项指标则随剂量增大而增大.

  • 标签: 造影剂 曲线下面积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初步观察我军健康现役飞行员中心动脉反射增强指数(augmentationindex,AIx)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招飞及现役飞行员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无创主动脉搏波分析仪(Sphygmocor)对在空军总医院住院、体检、改装的58例现役飞行员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及AIx进行定量检测,并随机选择住院体检的63例健康男性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年龄、血压配对比较无差异,并经病史询问无心血管疾病史,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心电图、X线胸片、肝肾功能、生化全套等检查无异常者。结果两组间临床资料及生化检测指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健康飞行员组AIx值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Ix与年龄呈正相关(飞行员组:r=0.367,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年龄、cSBP、收缩压、舒张压是健康飞行员AIx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健康飞行员AIx值低于正常健康人,但受年龄、cSBP、收缩压、舒张压影响。AIx值可为招飞及飞行员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飞行员 反射波增强指数 动脉 僵硬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肥胖与内分泌指数的关系,为T2DM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11月接受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5~85岁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人口学信息、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资料。根据体质指数(BMI)和腰围身高比例(WHtR),将T2DM患者分为肥胖、单纯型肥胖和复合肥胖,分析了肥胖类型患者Matsuda指数、处置指数、空腹C肽指数和餐后C肽指数水平。利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这四种内分泌指数的影响因素。结果包括361例T2DM患者,其中肥胖82例,占22.71%。单纯肥胖206例,57.06%;只有73起复合肥胖,占20.2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纯肥胖(or = 1.825,95% ci: 1.034 ~ 3.220),复合肥胖(or = 5.796,95% ci: 2.667),糖尿病家族史(OR = 0)单纯肥胖(or = 0.458,95% ci: 0.261 ~ 0.800)、复合肥胖(or = 0.314,95% ci: 0.152 ~ 0.650)、甘油单纯肥胖(or)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肥胖 内分泌指数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期间门诊接诊的 60例新生儿黄疸 患儿 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综合护理干预将患儿 分为对照组(30 例:未行综合护理干预而行常规护理 )与实验组( 30 例:行综合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儿预后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儿 3 天胆红素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 ,数据差异明显( 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 5 天后总有效率( 100.00% )高于对照组, 数据差异明显( 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患儿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新生儿黄疸 黄疸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小白兔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早期筛查中的效果,分析对护理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我院数据库内资料登记有效并具有真实性的糖尿病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按照系统将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0。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根据患者的小白兔指标开展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记录评价,患者的病情改善状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病情有明显改善,患者的糖尿病足恢复状况良好,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白兔在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时,能够有助于对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对于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来说有积极意义,可将其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踝肱指数 糖尿病足 护理方案 护理分析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放疗前预后营养指数对临床Ⅲ期食管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性放射性治疗的临床Ⅲ期食管癌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次研讨主要分析盆腔肿瘤应用XVI的摆位误差与患者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根据体重指数的值分为四种体型,治疗前对患者进行CBCT扫描,将收集的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得到X轴(左右)、Y轴(头脚)和Z轴(腹背)方向上的摆位误差。若任意方向>0.5cm,则需要重新摆位,再扫一次CBCT,并记录扫描次数,算其方向的摆位校正率。结果:四组患者在X、Z 轴方向对摆位误差有显著影响(P0.05)。从四组摆位校正率可以看出体重指数越大各个方向校正越多,重新摆位的次数越多,需要扫描的次数就越多。结论:不同的BMI会对盆腔肿瘤患者的摆位误差有影响,并对患者的PTV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盆腔肿瘤 X线容积成像 体重指数 摆位误差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体质指数定期检测及骨密度测试在儿童保健发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足(DF)患者踝肱指数(ABI)的变化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20例,分为非糖尿病足组(NDF)140例,糖尿病足组(DF)80例, 均行ABI检查,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24h尿微量白蛋白(UAER)、C反应蛋白(CRP),比较不同ABI分组间临床参数及DF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1.两组间比较,年龄、病程、HbA1C及LDL、CRP、高血压及吸烟史差异显著;2.ABI与糖尿病足患病率呈类似“U”型分布的关系,不同ABI组间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ABI与DF的发生关系密切,可作为DF诊断及预测指标。

  • 标签: 糖尿病足 踝肱指数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