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利用术中血管外超声及动脉压力梯度测定对股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血管进行精准评估,为股浅动脉病变支架的植入与否提供客观依据,探索一条精准、经济、客观的评价方式,最终达到少用或不用支架,提高病变血管远期通畅率。方法 回顾2019年8月─2020年8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20例(均为单侧病变)股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患者均针对靶病变进行球囊扩张,其中10例囊扩张后依据DSA造影评估决定是否进行支架植入,10例球囊扩张后依据术中体外B联合压力梯度测量决定是否行支架植入,比较两组患者的支架植入比例 2年期靶病变通畅率及整体花费,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治疗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术后皮温、跛行距离、ABI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DSA组10例患者植入支架12例,B联合压力梯度测量组10例患者植入支架6例,DSA组患者与B联合压力梯度测量组患者24个月靶病变通畅率分别为90%VS90%;DSA组患者与B联合压力梯度测量组患者平均花费4.34 VS 3.54万元;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1) B联合压力梯度测量对股浅动脉短段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组支架植入数量及整体花费显著少于DSA组的同时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2) 术中B评估联合压力梯度测量为股浅动脉短段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是否植入支架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可以在该类患者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股浅动脉 术中B超评估 压力梯度测量
  • 简介: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 354200 【摘要】目的 观察彩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 2015年 2月 -2016年 2月间收治的 12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良性结节。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治疗方式根据适应症和禁忌症及患者自主意愿选择,采用彩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的患者 65例作为观察组,另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 6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改善情况、观察组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缩小情况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两组术后临床疗效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两组患者术前 FT3, FT4, TSH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后 1、 3、 6、 12个月 FT3, FT4, T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术后 1、 3、 6、 12个月结节数和结节体积均显著降低,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6.2%,对照组为 3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 彩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能取得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相等的临床疗效,且能加快甲状腺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彩超 经皮穿刺 微波消融 结节性甲状腺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诊断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时应用彩心动图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我院收治的 70例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用彩心动图对其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心动图在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诊断中的检出率为 97.1%,与临床病理结果 100%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彩心动图在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诊断中具有很高的检出率,且彩心动图操作简便、无创伤,能清晰显示患者的心脏结构及瓣膜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超心动图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比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应用 B与 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诊断确诊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孕妇 52例,予以 B、 MRI检查,对比 B与 MRI的诊断价值。结果:同 B 84.62%相比, MRI96.15%检出率高( 2=3.983, P=0.046)。结论:在予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诊断中,应用 MRI检出率高于 B检出率,在临床诊断中可推荐。

  • 标签: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 B超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B检测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对判断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食道静脉曲张程度的意义。方法:B检测4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与其食道静脉曲张的程度分组对比研究。结果:B检测出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与食道静脉曲张的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B检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有助于判断食道静脉曲张的程度,从而对于临床诊断及预防由于食道静脉曲张而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B超 脾静脉内径 脾脏厚度 食道静脉曲张 门静脉内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内彩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抽取均源于我院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时间段内收诊的疑似为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55例、对照组 53例,两组均采取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其中对照组于早期手术(发病 6~48h内),观察组于早期手术(发病 6h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术后 1周,观察组患者血肿完全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术后随访 6个月,观察组患者良好与中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小骨窗微创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血中可有效清除患者颅内血肿,有助于患者术后预后的改善。

  • 标签: 超早期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腔内彩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以及该方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患者92例进行分组研究,分组办法为数字随机法,利用经腹超声检查进行诊断的为对照组(n=46),利用腔内彩检查进行诊断的为研究组(n=46),比较两组诊断准确性。结果:研究组利用腔内彩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达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患者在诊断时应用腔内彩诊断的准确性更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腔内彩超 剖宫产手术 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 腹部彩超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1年4月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时间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于发病后6--72h行手术治疗,为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研究组于发病后6h内行手术治疗,为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前NIHSS评分无差异,术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 HHD)患者应用心脏彩联合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 2月 ~2019年 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 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奇偶顺序分为观察组(奇数)与对照组(偶数),每组 40例。对照组予以心电图诊断,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脏彩诊断。比较两组检查结果。 结果:观察组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心律失常、ST-T段改变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以心脏彩联合心电图诊断,相比单一心电图诊断,可以提高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心律失常、ST-T段改变检出率检出率,明显提高诊断符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脏彩超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阴道彩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经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患者 100例,时间: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均予以阴道彩检查;对阴道彩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与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阴道彩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子宫内膜病变在阴道彩检查中显示,其厚度低于 5mm的患者子宫内膜较薄,存在边缘光滑、界限清晰的特点;厚度大于等于 5mm的患者子宫内膜不均性增厚,存在内部的回声强弱不一、周边窄带晕消失的特点。结论:阴道彩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效果突出,能够有效诊断患者的病情状况,且检查方式简单易行,安全性高。

  • 标签: 绝经 阴道出血 子宫内膜病变 阴道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变换体位经阴道彩联合经腹超声在宫外孕、妊娠黄体囊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展开研究,将屏山县妇幼保健院2018年6月-2020年5月内35例疑似宫外孕患者、33例妊娠黄体孕妇纳入研究。对以上对象均给予经腹超声和变换体位经阴道彩检查,对比分析鉴别诊断效果。结果:35例疑似宫外孕患者,经病理证实宫外孕33例,妊娠期黄体囊肿2例。经腹超声证实宫外孕30例,变换体位经阴道彩证实33例,与病理相符,诊断总符合率100%,变换体位经阴道彩+经腹超声检查总符合率94.28%(33/35)。在包块大小、环壁厚度方面,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但就RI值对比,宫外孕明显比妊娠黄体囊肿高,低回声占比较低(P<0.05)。结论:在宫外孕与妊娠黄体囊肿鉴别诊断中应用变换体位经阴道彩联合经腹超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并借鉴。

  • 标签: 变换体位 宫外孕 妊娠黄体囊肿 经阴道彩超 经腹超声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6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溶栓准备时间、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能缩短溶栓准备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神经受损程度。

  • 标签: 超急性期脑梗死 医护一体化护理流程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以跖疣患者治疗方式探究为目的,主要采取脉冲CO2点阵激光、重组人干扰素联合用药方案,进行临床分析。方法: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开展跖疣患者治疗方式探究工作,样本源自我科门诊接收的此疾病患者,样本量:60例,采用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60例均完成治疗疗程,痊愈39例,占65%;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96.7%。48例在第一次注射后4小时出现低热、头昏、乏力、关节痛等类感冒样症状,其中14例体温超过38℃,给予物理降温,均在2天内症状消失,恢复正常。随着注射次数的增加,反应逐渐减轻并停止反应。所有病例无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疣体较大,病程较长的跖疣患者,用点阵CO2激光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注射液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 重组人干扰素 跖疣
  • 简介:【摘要】:方法 对于Simon II级男性乳房发育患者采取B引导下脂肪抽吸后联合EnCor微创旋切术切除增生乳腺腺体组织的方式治疗,观察疗效。目的 探讨联合治疗的方式对腺体增生达到Simon II级的男性乳房发育患者的疗效。结果 我院乳腺外科自2018年1至2020年12月使用此方法共治疗Simon II级男性乳房发育患者67例,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患者对术后外观表示满意。结论 对于Simon II级男性乳房发育患者使用B引导下脂肪抽吸术联合EnCor微创旋切术治疗,效果确切,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美容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脂肪抽吸术 微创旋切术 男性乳房发育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给予彩联合神经刺激仪神经阻滞麻醉对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手术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神经刺激仪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实施彩联合神经刺激仪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P

  • 标签: 彩超 神经刺激仪神经阻滞麻醉 老年下肢骨折 麻醉效果 血流动力学 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