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体外试验比较鼻胃管给药方式下替格瑞洛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差别。方法:采用口服注射器和CH8鼻胃管进行比较研究,使用各12个制剂单位(90mg x2片即180mg)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用研钵和研杵将药片碾碎60S,在研钵中加入50毫升纯净水,用研杵搅拌60S,用注射器从研钵中拉出悬浮液。将注射器连接到鼻胃管上,并通过鼻胃管将其悬挂。然后用同样的注射器冲洗鼻胃管。在回收试验期间使用的水的总量不应该超过100 ml。比较受试制剂(T)和参比制剂(R)在0min和浸泡120min后,鼻胃管出口处检出的替格瑞洛的百分比。计算T/R回收率和T/R回收率的90%置信区间。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0min和浸泡120min后,鼻胃管出口中检出的替格瑞洛的百分比均在93.6%~102.9%范围内,计算T/R回收率均在95.3%~104.9%范围内,计算T/R回收率的90%置信区间均在98.6%~101.1%。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经鼻胃管给药方式下回收率实验结果相当。

  • 标签: 替格瑞洛片 鼻胃管 体外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观察该种方式对患者生活方式及疾病行为的作用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观察开始时间为2020年7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3月,将100例患者分组对比,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二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将患者生活方式、血压控制和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1)一组和二组生活方式情况对照中,一组抽烟、饮酒、缺少运动、高脂饮食、情绪急占比情况均高于二组,(x2=13.518,p=0.008),两组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血压控制和用药依从性对照中,一组血压控制评分为70.26±3.14(分)、二组为88.05±3.61(分),二组用药依从性评分为73.16±3.22(分)、二组为86.19±3.68(分),(t=13.261,p=0.008),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改变其生活方式和疾病行为,该种方式可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护理 生活方式 疾病行为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初产妇开展助产士产前教育对产程进展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妇产科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初产妇 114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 57 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产前宣教,研究组产妇开展 助产士产前教育,对两组初产妇产程进展情况及分娩方式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研究组产妇第一、第二及第三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 < 0.05 ),同时研究组产妇阴道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开展助产士产前教育有利于促进 初产妇的 产程进展,提高阴道 分娩率,降低助产率及剖宫产率。

  • 标签: 助产士 产前教育 初产妇 产程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神经外科病人应用术前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于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就诊的88例神经外科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术前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术前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神经外科病人的认知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前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人术后配合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外科病人应用术前应用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可以更好的提升病人术前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可以改善病人术后配合行为,具有使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神经外科 认知行为 术前不同健康教育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以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收集每一位患者的住院资料以及随访资料,比较一线化疗、手术联合化疗、化疗联合放疗患者一般资料、生存率。分析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比较一线化疗、手术联合化疗、化疗联合放疗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情况、远处转移情况比较。没有较大的差异,对比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一线化疗、手术联合化疗、化疗联合放疗患者的吸烟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化疗、化疗联合放疗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手术联合化疗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线化疗、手术联合化疗是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

  • 标签: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方式 预后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式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研究对象均为我院胫腓骨骨折患者,依照护理思路的实施差异分为综合、常规两组,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综合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10%明显高于常规组72.41%,患者平均牵引时间为(40.35±7.22)d要少于常规组(49.66±7.16)d,P<0.05。结论: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在护理期间采用综合护理方案,对提高患者恢复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综合护理 胫腓骨骨折护理 应用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抢救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 取本院 2019 年 04 月 -2020 年 04 月 诊治 的78 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开展本次试验 研究,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 对照组 和观察组两组,各 39 例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观察组行无创正压通气急诊抢救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数基本一致 ( P> 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气分析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0.05 );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 ( P< 0.05 )。 结论 给予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抢救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 ,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急诊抢救 治疗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于产科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其分娩方式和母婴的影响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分娩的的14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1例,其中研究组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以及产妇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产妇的顺产率(85.92%)高于对照组(54.93%)(P<0.05),且其剖宫产率(14.08%)低于对照组(45.07%)(P<0.05);研究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研究组新生儿出现窒息情况的数量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科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其顺产几率,同时大幅度缩短产程时间,并降低了新生儿窒息和胎儿窘迫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明显提高了分娩质量,为新生儿的生命健康提供了保障。

  • 标签: 产科产妇 人性化护理 分娩方式 母婴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联合用药方式对轻中度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2019年06月~2020年6月,选择收治的68例轻中度急性脑梗塞患者。A组(n=34例)治疗方案:阿托伐他汀+拜阿司匹林;B组(n=34例)治疗方案:阿托伐他汀+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连续治疗3周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及血脂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上述指标均优于A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取分阶段综合护理给儿童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应对方式带来的影响。方法:抽选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儿童颅咽管瘤患者共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分阶段综合护理。组间对比护理后患者的应对方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应对方式评分——面对评分比对照组高、屈服和回避评分比对照组低,统计学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为16%,比对照组的44%低,统计学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取分阶段综合护理可以使儿童颅咽管瘤患者术后更愿意采取面对的应对方式,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分阶段综合护理 儿童 颅咽管瘤 术后应对方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肺肿瘤患者手术时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100例老年肺肿瘤患者,按照住院尾号奇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方式相同,对照组采用吸入全凭静脉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MMSE评分均有降低,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患者术后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老年肺肿瘤患者术中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方式,术后早期认知障碍发生率明显降低。

  • 标签: 不同麻醉方式 老年肺肿瘤患者 术后早期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中应用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成效。方法:将我院2018.11~2021.11间收治的30名膀胱肿瘤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15人。两组均选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区别为对照组应用传统单极电刀系统而观察组应用等离子双极电刀系统。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膀胱肿瘤 单极电切术 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 观察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 选取我院 2016 年 12 月到 2017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6 3 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甲组(雾化吸入法)、乙组(静脉滴注法)及丙组(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滴注法),对比三组患儿进行治疗后的效果及住院时长数据。 结果 : 进行治疗后,丙组患儿的效果明显优于甲组和乙组患儿,其住院时长也明显短于甲组及乙组患儿,且均具有明显差异 ( P < 0.05) 。 结论 : 采用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滴注法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氨溴索给药,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肺炎情况,疗效更为显著,且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促进了患儿的康复进程,值得临床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氨溴索 雾化吸入 静脉滴注 新生儿肺炎
  • 简介:【摘要】 目的:为深入探究全科护理模式在对于高血压人群的健康方式引导促进方面所起到的效果,给高血压患者护理提供一个参考。方法:选取 2019年 11月到 2020年 01月间就诊的 72例患者,随即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 36例,对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对于观察组则采取全科护理模式,并对两组患者经护理过后的疗效情况,血压恢复情况作出对比。结果:在对高血压的控制效果方面,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且 P< 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在血压恢复情况和方案实施方面,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且 P< 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在对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阶段,采取全科护理模式可以达到很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全科护理 高血压 健康生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县级公立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方法。方法以静态、动态测算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种测算方式均能较好指导人力资源调配,具有一定前瞻性和适用性。结论运用静态、动态法预测人力资源配置,具有灵活优化人才结构,实现人力资源高效利用。

  • 标签: 综合医院 人力资源 静态测算 动态测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结肠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快速康复以及生活质量等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结肠癌患者,平均分组后,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等总结腹腔镜手术的优势。结果:根据两组患者快速康复的相关临床资料情况,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开始进食时间等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围术期指标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切口长度低于对照组,但是手术时间更长,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生活质量评分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结肠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并成为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关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结肠癌手术 快速康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血站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护理质量以及血液报废率情况。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较改进前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护理服务满意率升高、血液报废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站采血护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提高血液资源的有效利用。

  • 标签: 血站 采血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血液报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视网膜脱落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与硅油填充联合手术的方式治疗后实施体位护理的术后康复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的影响。方法:把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视网膜脱落患者中随机抽取60名做为本次分析对象,研究的开始时间为2018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2月,根据先后顺序将参加调查的患者分成参照组和分析组两个小组,每组各30人,两组患者均进行玻璃体切除与硅油填充联合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护理方式上,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分析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进行体位护理,经不同护理方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分析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优于参照组,且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存在明显临床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玻璃体切除与硅油填充联合手术的方式 视网膜脱落 体位护理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维度健康教育方式对冠脉造影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定冠脉造影患者 290例(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随机抽签方式划分为 2个小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的干预措施为: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的干预措施为:多维度健康教育方式。对组间干预后的应激反应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并发症发生率(心律失常、皮下血肿)、焦虑发生率、抑郁发生率与满意率指标对比。结果:研究组经多维度健康教育方式之后的应激反应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并发症发生率(心律失常、皮下血肿)、焦虑发生率、抑郁发生率均分别低于对照组对应指标,且研究组的满意率指标高于对照组, P< 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对冠脉造影患者进行多维度健康教育方式,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且患者对该种健康教育方式接受度较高,发生负面情绪的情况更少。

  • 标签: 多维度健康教育 冠脉造影 应激反应 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