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将6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肿瘤术后 化疗 细节护理 抑郁情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时,将冠脉造影应用于患者诊断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的一般数据,本次研究中调选35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检测时,由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冠脉造影检查,在检查完成后,由医务人员判断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度,评估组间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采用冠脉造影针对冠心病进行诊断,确诊为345(98.57%),诊断质量良好。结论:在对冠心病进行诊断时,选择冠脉造影能够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同时配合相应的介入治疗方案,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冠脉造影
  • 简介:【摘 要】肿瘤药物紫杉醇、多西他赛和卡巴他赛属于紫杉烷类药物,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肿瘤活性,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可与微管蛋白的亚基结合抑制微管动力学,亦可通过激活多条信号转导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紫杉烷类药物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紫杉醇 多西他赛 抗肿瘤 研究进展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STER)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8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I组 44例患者采用 STER治疗, II组 44例患者采用黏膜下肿瘤挖除术( ESE)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为 100%。 I组病变切除时间为( 46.41±3.09) min,长于 II组的( 18.82±2.03) min,钛夹缝合时间为( 3.47±0.26) min,短于 II组的( 8.03±1.16) min,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采用 STER治疗,创面缝合时间短于 ESE,切除病变时间较长,但是总体手术时间相当。

  • 标签: 内镜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 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吉奥联合放疗治疗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 2016年 4月至 2018年 9月期间收治的复发性直肠癌患者中抽取 80例进行讨论,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其中 40例接受放疗治疗(对照组),另 40例接受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研究组),比较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 95%高于对照组 62.50%,数据差异较大( P<0.05)。比较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治疗前,数据差异较小( P>0.05),治疗后,研究组 CA199、 CA242、 CEA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 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放疗治疗复发性直肠癌,高效,且血清肿瘤标志物改善明显,值的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相关性。方法:以 2017年 11月 -2018年 11月本院收治的 6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 2组,各 30例,对照组仅给予甲硝唑治疗,实验组给予三联疗法,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 Hp检出。结果:用药后,实验组 30例有效率 96.67%( 29/30),比对照组的 66.67%( 20/30)高, P< 0.05;实验组 Hp检出为 70.00%( 21/30),对照组 Hp检出为 36.67%( 11/30), P< 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复发性口腔溃疡有一定的相关性,给予患者三联疗法,可控制幽门螺杆菌,促进口腔溃疡愈合,值得推广。

  • 标签: 幽门螺杆菌阴性 复发性口腔溃疡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骨转移瘤患者术后短期内原位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回顾性分析形式,记录本院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骨转移瘤手术患者共计192例,以卡方形式予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性别、年龄、病灶特点、病灶位置和复发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进展的快慢、是否进行术前放疗、术前敏感治疗、术后敏感治疗是原位复发的单因素(P

  • 标签: 骨转移瘤 原位复发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探讨如何提高基层放射科的诊断准确,对基层放射科提升诊断准确性和专业知识能力进行研究。 方法 通过对医院内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基层放射科诊断准确和从业人员影像学诊断能力进行评分,通过 对影像学检验以及 症状的诊断情况进行测评,将基层放射科从业医技人员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培训组,常规组通过日常基层放射科影像学诊断知识进行训练,严格要求放射科影像学检查以及诊断的严密性以及精确度,每日进行总结。培训组通过专业团队对组内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在常规组训练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临床影像学知识教学和影像诊断学培训,从而提升基层放射科专业技术人员的 诊断准确 。 结果 通过统计学分析,常规组在一年的训练后业务能力测评平均分为 8. 8 分,而培训组业务能力测评平均分为 9. 5 分,显著高于常规组。 结论 医院基层放射科业务水平以及 诊断准确 的提升,通过专业培训后提升效果明显,影像诊断学内容的学习对于基层放射科业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定期对医院内基层放射科从业工作人员进行影像学基础知识培训以及影像诊断学培训,能够显著提升基层放射科专业技术人员的诊断准确

  • 标签: 基层放射科 影像学 业务技术水平 诊断学分析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 PDCA质量改进在提高责任护士病情知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 PDCA质量改进对漳州市某三甲医院甲状腺血管外科责任护士病情知晓情况进行整改,比较改进前后责任护士病情知晓情况。结果:运用 PDCA质量改进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达到 92.9%(39/42),明显高于应用 PDCA前的 76.2%(32/42) ,改进前后的各条目知晓对比, 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 PDCA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提高责任护士病情知晓,提高分级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PDCA 责任护士 病情 知晓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不孕不育患者应用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中采用宫腔镜辅助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将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间前来我院就诊的 76例 不孕不育症患者作为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办法将患者分入观察组、对照组各有38例,患者均行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观察组采取宫腔镜辅助,对照组未用宫腔镜,对比两组输卵管再通、受孕。结果 观察组再通达到 94.74%,对照组为 78.95%,观察组显著更高( P< 0.05);且观察组受孕高于对照组( 73.68%> 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采取宫腔镜辅助输卵管插管通液能够有效提升不孕不育患者的输卵管再通,增强患者受孕几率。

  • 标签: 输卵管插管通液 宫腔镜 不孕不育 输卵管再通率 受孕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肿瘤晚期患者疼痛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10月就诊的肿瘤晚期患者共 15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疼痛情况、护理前后 VAS评分。 结果:

  • 标签: 优质护理 疼痛 肿瘤晚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社会支持。方法 选取本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10月期间收治的 134例肿瘤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67例。其中,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心理护理社会支持,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88.06%%,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5.52%,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讨论 在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增加心理护理及社会支持,不但提升了患者的满意程度,更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肿瘤患者 心理护理 社会支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活节奏的加快,恶性肿瘤的发病逐年升高,疼痛作为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心情状况,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和恢复。因此重视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护理,掌握正确评估方法,采用科学护理为有效治疗和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重要保证。

  • 标签: 恶性肿瘤 疼痛概念 疼痛评估 疼痛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眼眶肿瘤患者护理需求的真实内容,为眼眶肿瘤患者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眼眶肿瘤患者35例,对其护理需求的深入访谈,并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眼眶肿瘤患者的需求呈现4个方面的主题:患者对护理相关知识药物相关知识需求高;患者对环境护理的要求较高;患者希望医护人员能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结论:针对眼眶肿瘤的护理需求,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及用药知识的培训,改善住院环境,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个体服务,提高眼眶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8-40岁年轻女性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为年轻女性降低患癌风险提供有效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女性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年龄、患癌类型。结果:共收集53份病例,其中64.15%为18-40岁的年轻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包括15例乳腺癌、5例宫颈癌、3例大肠癌、3例卵巢癌、3例肺癌、2例恶性淋巴瘤、2例肝癌、1例胃癌。结论:乳腺癌、宫颈癌发病趋势年轻化,在年轻女性群体中越发多见,其次是卵巢癌、大肠癌,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加强防治宣传,提高年轻患癌女性的生命质量。

  • 标签: 年轻女性 恶性肿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细菌检验及药物敏感检验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49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入组对象均开展尿细菌检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检验结果并开展针对性治疗。结果:本次入组复发性尿路感染病例共计149例,其中55例患者尿细菌检验提示为阳性结果,40例为大肠埃希菌感染,占比72.7%;12例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占比21.8%;3例为粪肠球菌感染,占比5.5%。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144/149),其中细菌培养阴性结果患者与阳性结果患者治疗期、巩固期以及维持期所用时间相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用药期间2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临床在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病例时应结合细菌检验结果明确细菌感染病原菌种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开具高敏感药物,确保抑菌效果,同时用药期间应注意对耐药菌株以及抗生素应用情况展开监测,防止药物滥用,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复发性尿路感染 细菌检测 药物敏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