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性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122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2)。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进行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服药依从性的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抑郁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评分为(48.8±5.2)分,对照组抑郁评分为(57.7±10.3)分,观察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为(47.3±5.3)分,对照组焦虑评分为(54.2±6.3)分,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具有96.8%依从率,对照组整体具有80.0%总依从率,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艾滋病患者中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焦虑、抑郁等性情得到有效缓解,并增强患者服用依从性,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艾滋病 心理护理干预 负性情绪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肺炎采用健康信念模式对学龄期患儿性情以及预后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所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02例,根据患儿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1例,参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之上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负面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试验组患儿与参照组患儿护理前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患儿护理后比参照组患儿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试验组患儿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患儿,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采用健康信念模式对学龄期支气管肺炎患儿具有重要作用,将健康信念模式中的理论逐渐渗透在相关护理健康教育中,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因疾病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对患儿预后生活质量改善也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式 学龄期 支气管肺炎 负面情绪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感关怀联合放松训练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性情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82例白血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情感关怀联合放松训练。干预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性情,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评价两组患者应对方式。结果观察组HAMA、HAMD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P<0.05);积极应对评分明显多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感关怀联合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性情,改善应对方式,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

  • 标签: 情感关怀 放松训练 白血病 化疗 负性情绪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试析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对其性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9例,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34例为对照组,另采用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的35例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QLI评分等上升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性情,值得推广。

  • 标签: 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 脑卒中偏瘫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睡眠质量以及性情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选择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将其平均分作两组,即常规组60例,观察组60例;常规组60患者采取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则应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睡眠质量、性情等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对比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

  • 标签: 优质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 睡眠质量 负性情绪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性情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常规护理,治疗组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治疗组汉密尔顿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护理总依从率97.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康复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抑郁情况,同时提高护理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脑梗死 护理依从性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性情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急诊抢救室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8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69例)与对照组(69例),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性情评分与生命体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15.94%与对照组发生率对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性情,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负性情绪 护理干预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性情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4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前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后者实施手术室常规+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性情及预后效果。结果手术前1天,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15min后,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性情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性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对照组和观察组预后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应激反应、缓解性情、预后效果佳,建议大力推广该种护理模式。

  • 标签: 手术室 优质护理 应激反应 预后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强直性脊柱炎(AS)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7例A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性治疗,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予以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依从性进行对比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AS(30.52±2.34)、SDS(33.95±1.84)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规律服药、科学运动、合理饮食等各方面依从性要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康复总效果为91.18%,高于对照组78.79%。结论心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AS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进而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更好地控制病情发展。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心理干预 负性情绪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性情和睡眠质量的影响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3月—2017年7月,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结果在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性情和睡眠质量的影响较高,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乳腺癌 负性情绪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高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性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尿毒症高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性情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及性情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高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其性情及生活质量改善显著。

  • 标签: 心理护理 尿毒症 高龄患者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接受系统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按照其护理方案的差异分组,其中实验组实施系统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EA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其性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接受系统护理,可以促进其疗效的提高,缓解其性情,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系统护理 反流性食管炎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抑郁症患者性情及其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认知行为护理疗法。结果观察组患者SAS、SDS、CS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疗法 抑郁症 负性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性情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本院接收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06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53例/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一般护理流程、早期情志护理。将两组的性情评分、康复护理依从性进行比对。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老年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性情评分更低,康复护理依从性更高,P<0.05。结论早期情志护理能够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性情,促进其康复护理依从性的提高。

  • 标签: 老年脑梗死 早期情志护理 负性情绪 康复护理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40例对照组普通护理;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加舒适护理。结果切除时,观察组SBP、DBP、MAP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著性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稳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缓解疼痛,改善性情,值得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胆囊切除术 生命体征 疼痛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性情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1月为时间区间,抽取10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床号单床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治疗期间分别以常规护理配合完成对照组治疗,以健康教育干预配合完成试验组治疗。比较患者干预后生活方式,并比较干预前后性情。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生活方式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均得到一定改善,但干预后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促使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消除其不良情绪,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健康教育干预 老年冠心病 糖尿病 生活方式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把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把我院从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48例宫颈癌患者当做此次研究的主体样本,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把这48例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参照组各24例患者。参照组24例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是常规的护理模式。试验组24例患者接受的护理模式是心理护理干预。把这两个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指标。结果护理后,试验组24例患者的SAS、SDS、QLQ-CX24量表得分与参照组24例患者比较,均明显较低,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均得出P小于0.05的结果。结论把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中可以改善此类患者的心理问题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性情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2017年4月期间,选取在我院肿瘤外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5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观察组低,P<0.05。结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性情,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具有借鉴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负性情绪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八段锦结合认知疗法在2型糖尿病伴性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08例2型糖尿病伴性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予常规性健康教育及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八段锦结合认知疗法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应对方式状况及代谢指标控制状况。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抑郁、焦虑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应对方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积极应对多于消极应对(P<0.05)。代谢指标中空腹血糖测定、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八段锦结合认知疗法对糖尿病伴性情患者有较好的影响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负性情绪 八段锦 认知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晚期肝癌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性情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41)实施个性化护理,对照组(n=41)实施常规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性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性情及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更具优越性,P<0.05;组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68%和75.61%,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晚期肝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抚慰患者性情具有促进作用,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晚期肝癌 个性化护理 负性情绪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