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膏方骨痿膏治疗骨痿(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门诊符合“肝肾亏虚、血络瘀阻型”的骨质疏松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平均病程、文化程度、病情程度上的可比性无显著差异。其中对照组每日口服碳酸钙D3片(钙尔奇D,国药准字H10950029,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日1次,每次600mg,治疗组采用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骨痿膏(组方鹿角胶、龟板胶、红参、枸杞子、怀牛膝、川牛膝、葛根、鸡血藤,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制)每日3次,每次10g,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分别行骨密度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酸性磷酸酶、血清骨钙素,以及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进行中医症候积分评定。结果研究结束后,治疗组在治疗周身疼痛,腰背酸软、疼痛,常易发生抽筋,及痿软无力,尤其是“周身疼痛”方面有明显优势。结论初步论证了骨痿膏能明显改善骨痿患者周身疼痛,腰背酸软、疼痛,常易发生抽筋,及痿软无力等症状,对预防骨折发生,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中医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骨痿膏 骨质疏松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单侧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所有在我科接受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的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98例的相关病史以及相应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的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标准(VAS)评分、X线片测量椎体的矢状面相关指数以及骨折的椎体后凸Cobb's角的比较,得出患者的病症得到明显的缓解。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不仅缓解疼痛迅速,创伤小,而且安全,是治疗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

  • 标签: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 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临床效果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评分以及Cobb角度数方面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椎体成形术方案进行治疗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费用和低生活质量等特点,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也给家庭带来一定的压力,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也显得尤为重要,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延长了住院时间,严重的不良反应不仅会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针对这些不良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化三醇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我社区门诊诊治的11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服用骨化三醇治疗,对照组服用钙剂治疗,治疗60天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经过骨化三醇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组的骨密度有所提高,疼痛有了很大程度的缓解,P<0.05。结论应用骨化三醇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骨化三醇 绝经 骨质疏松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5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临床综合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干预等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5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经临床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后,均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骨组织疼痛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未有跌倒和骨折病例发生。结论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骨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临床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小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并比较护理前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后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80.77%明显高于护理前5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总满意率为93.59%(73/78)。结论小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骨质疏松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预后。

  • 标签: 小组护理 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法骨化醇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20例2016年4月—2017年4月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阿法骨化醇治疗。比较两组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及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再次骨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平均愈合的时间、腕关节活动度及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再次骨折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效果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所致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OVCF)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胸腰段椎体,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病率约为20%。目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本文就近年来经单侧和双侧椎弓根入路穿刺两种手术方式行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评分(VAS)、椎体高度、后凸角度、手术时间、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揭示经单侧或双侧入路行PVP的临床应用进展、优势及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性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粘度骨水泥治疗老年轻中度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优势分析。方法2013年6月-2016年3月在我科收治的轻中度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应用高粘度骨水泥,对照组应用普通骨水泥,术后胸背腰部疼痛均明显缓解,两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椎体高度恢复明显,两组椎体术前术后高度恢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骨水泥渗漏,对照组有5例骨水泥渗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T检查椎体内骨水泥扩散度,观察组相对对照组较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粘度骨水泥,单侧椎弓根穿刺入路治疗轻中度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具有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少骨水泥渗漏,增加骨水泥椎体内扩散度,防止临椎间压缩性骨折的优势。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高粘度骨水泥 优势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补肾活血汤治疗绝经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4例绝经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汤,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4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30%(P<0.05);治疗前两组DPD排泄率、TRACP5b、BGP、B-AL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各骨代谢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治疗绝经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取得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发生事件少,骨代谢生化指标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补肾活血汤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OP)与饮食、户外运动、日照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凉山州西昌市农村地区骨质疏松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测定调查对象尺桡骨间距8mm处骨密度,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风险评估。结果490名调查对象中诊断骨质疏松症32例,患病率为6.5%。OP组与非OP组相比,嗜好高盐饮食、户外运动少、日照较少的比例更高(P<0.01)。结论骨质疏松症与饮食、户外运动、日照等因素有一定相关性,嗜好高盐饮食、户外运动少、日照较少者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高盐饮食 户外运动 日照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联合治疗模式对其骨密度及疼痛感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200例于我院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8月—2017年12月,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10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降钙素单一治疗模式,实验组实施降钙素与阿仑膦酸钠联合治疗形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疼痛感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骨密度指标均有所提升,但实验组骨质疏松治疗后骨密度指标高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下降,但实验组骨质疏松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性较高(P<0.05)。实验组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参照组(85.00%),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联合治疗模式能够提升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缓解患者疼痛感,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阿仑膦酸钠 降钙素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协同护理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将其按照不同护理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协同护理),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自护行为能力、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50%、自护行为能力(饮食控制23.43±3.50分、规律运动16.75±2.32分、血糖监控18.98±3.10分、足部护理18.50±2.75分)、代谢指标(空腹血糖6.10±1.4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20±1.71mmol/L、糖化血红蛋白7.35±1.52%、骨密度0.49±0.18g/cm2)均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协同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自护行为能力和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协同护理 糖尿病性 骨质疏松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作为样本,分别采用椎体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椎体成形术用于治疗脊柱骨质疏松骨,效果更好。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保守疗法 脊柱骨质疏松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丁钙治疗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则予以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丁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控制时间、骨密度提高的时间、腰背疼痛缓解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骨密度、视觉模拟评分、生存质量;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时间、骨密度提高的时间、腰背疼痛缓解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骨密度、视觉模拟评分、生存质量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视觉模拟评分、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丁钙治疗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骨密度、视觉模拟评分、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仑膦酸钠 阿托伐他丁钙 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分别以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B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两个方面均得到良好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观察患者责任椎前缘高度以及责任椎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患者两个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可得到理想临床效果,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明显改善其VAS评分及BI评分,并且可使患者责任椎前缘高度以及责任椎Cobb角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在临床上可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物应力刺激法防治足、踝部损伤制动后局部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30例骨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17例)与对照组(13例)。观察组使用生物应力刺激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3d,8周,以及12周后的骨密度加以对比。结果治疗3d与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骨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2周,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骨密度更接近于正常水平,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使用外固定术的踝部/足部骨折韧带受损者,使用踩顶床头或者多次叩击足部的方式,在防治患侧跟骨骨质疏松方面疗效显著,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生物应力 踝部损伤 骨质疏松 骨密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数字化放射影像与X线影像在骨质疏松测定中的对比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142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X线影像测定,观察组患者使用数字化放射影像测定,对比两组患者测定结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测定方法的异常阳性率情况,观察组患者阳性68例,对照组患者60例;观察组患者阴性3例,对照组患者11例。观察组异常阳性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84.5%;观察组患者测定效果总有效率98.5%明显高于对照组87.2%。结论临床在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测定中,使用数字化放射影像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准确测定患者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相比较于X线影像,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数字化放射影像 X线影像 骨质疏松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锁定型钢板固定联合药物治疗股骨粗隆间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治疗股骨粗隆间骨质疏松性骨折27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锁定型钢板固定联合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骨折愈合时间和骨密度改善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比与分析,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降低,且骨折愈合时间和骨密度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好转,实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5.92%,对照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0.37%,实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型钢板固定联合药物治疗股骨粗隆间骨质疏松性骨折,极大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治疗效果理想,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明显好转,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锁定型钢板固定 联合 药物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质疏松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