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药剂启发式教学方法。方法对药剂启发式教学改革进行实践性分析。结果通过进行启发式教学改革,将案例教学和互动教学进行有机衔接,提高了药剂教学的水平和成效。结论通过启发式药剂教学改革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药剂学 启发式教学 教学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以高职高专传染病教学现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高职高专传染病教学现状为依据,从高职高专传染病教学现状、高职高专传染病教学的有效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说明,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高职高专 传染病学 教学现状 临床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R投照技术在临床上的影像特征。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9月—2017年7月在本院骨科进行股骨头坏死拍摄的244例患者,根据拍照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12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X线照射,观察组采用DR投照技术进行拍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照片的诊断率,并对拍照效果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照片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照片的确诊率;在成像过程中,观察组的照片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的照片质量。结论DR投照技术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成像技术的不足,提高照片的确诊率,能有效帮助医生进行下一步的诊疗工作。

  • 标签: DR投照技术 临床医学 影像学特征 X线照射 照片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创伤后成长是指个体在与具有创伤性的负性生活事件和情境进行抗争后所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目前对创伤后成长流行病特征、影响因素及其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关系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争议,研究方法尚有局限性。建议采用纵向研究,收集完整基线资料,明确自评标准,为创伤事件后的心理干预提供更可信的参考资料。

  • 标签: 创伤后成长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创伤后应激障碍
  • 简介: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加强《牙合》课程建设的五方面措施组建教学团队;建立《牙合》双语教学体系;建立《牙合》课程教学网站;构建较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创建特色。经过一系列加强《牙合》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 标签: 牙合学 课程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经临床确诊为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析其胸部X线及CT表现,并与同期4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1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15例病变发生在单纯肺结核非好发部位,14例累及2个或以上肺段;12例影像表现为小片状淡薄影,7例伴有弥漫粟粒性结节。而40例单纯肺结核中有29例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30例仅累及1个肺段;31例影像表现为致密的斑片影,23例伴有纤维增殖灶,19例有1个或多个空洞。两组患者在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均具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在病灶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均存在差异,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胸部影像表现更为多样性和不典型性,临床医师和影像科医师应对此警惕。

  • 标签: 艾滋病 肺结核 胸部X线 CT表现
  • 简介:摘要社会流行病属于流行病的新分支,其方法现阶段我国还处于探索时期,本文主要简述了社会流行病的定义、跨学科发展情况、具体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以期未来对社会流行病相关内容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资料,促进该学科的发展。

  • 标签: 社会流行病学 定义 应用 发展
  • 简介:摘要解剖作为所有医学的基础学科,一直是难学、难懂、难记的典型代表,特别是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若教学方式不当,学生极易消极怠、半途而废,应如何为之“奠基”意义深远。

  • 标签: 中职教育 解剖学 &ldquo 奠基&rdquo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方剂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在2014级美康专业方剂教学课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价方式,观察学生的考试成绩情况以及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的认可情况。结果2014级美康专业学生方剂学期末考试成绩为75.40分,及格率98.18%,均高于2013级美康专业学生的65.10分、77.27%。2014级学生中有94.5%(52/55)对形成性评价给予肯定。结论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方剂教学中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教学质量。

  • 标签: 形成性评价 方剂学教学 教学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CT影像诊断在周围型小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79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和CT检查结果,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X线检查下,漏诊率为17.72%,误诊率为2.53%,诊断符合率为82.28%,CT检查下,漏诊率为3.80,误诊率为0.00%,诊断符合率为96.20%。CT检查的漏诊率及诊断符合率显著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毛刺征、空泡征等特征的检出率上对比,二者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影像进行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诊断,诊断价值高,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值得推广。

  • 标签: X线 CT影像 周围型小肺癌 诊断价值 影像学特征检出率
  • 简介:摘要本文概述了鸡枞菌的生物特性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鸡枞菌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 简介:(中山大学社会与人类学学院广州510275)摘要伴随艾滋病而来的是全球性艾滋病恐慌和恐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实际上是一种基于知识缺乏和文化理解之上的反应。我们从医学人类的角度对艾滋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不同地区的人群认知进行的分析会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准确的理解这种疾病,并认识到疾病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针对艾滋病提出有效的干预方法。

  • 标签: 艾滋病 医学人类学 文化心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坡头地区癫痫的患病率及发病率,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沙坡头地区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生入户调查,样本量32772人,凡初筛调查时未确诊或疑似为癫痫患者,均经神经科医生再次调查确诊。结果调查共确诊102人,患病率3.11‰,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年发病率164.77/10万。结论本次调查发现沙坡头城乡结合区癫痫患病率低于全国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肿块FNAC分析总结。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6年8月2952例乳腺肿物针吸病例。结果细胞与组织学前后对照,符合率为95.7%。结论乳腺FNAC准确率高,简单实用,宜广泛推广;提高诊断能力的过程是经验积累的过程。

  • 标签: FNAC 肿物 一体化 细胞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腮腺叶间导管转移治疗干眼病的解剖基础。方法对10具(20侧)成人尸体标本头面部腮腺区进行局部解剖,观察腮腺第1叶间导管与面神经颧支的关系,测量两者的相关数据。结果腮腺浅部第1叶间导管在距腮腺乳头(25.49±2.76)mm处注入腮腺导管,第1叶间导管长度为(37.63±1.24)mm,注入腮腺导管处的外径(0.54±0.16)mm。腮腺浅部第1叶间导管与面神经颧支的解剖关系是面神经颧支位于叶间导管的浅层,两者逆向而行。在眼眶外侧缘的垂直线上叶间导管和面神经颧支距离腮腺导管分别为(9.82±1.35)mm和(6.51±1.30)mm。结论第1叶间导管转位治疗干眼病是临床较理想的术式。

  • 标签: 腮腺 叶间导管 面神经颧支 干眼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儿科治疗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的分配比例进行分组,即为第一组100例和第二组100例。第一组患儿行常规护理,第二组患儿行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第二组实施细节管理之后,护患纠纷均低于第一组;第二组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优于第一组;第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第一组护理满意度为86%,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细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佳,有效的提升了医院的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其临床推广价值十分显著。

  • 标签: 儿科 护理管理 细节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案例教学法的含义、特点及其意义,通过实例分析了案例教学法是医学解剖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