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的住院患者进行研究,解析细节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细节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比较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病区物表卫生合格率、空气培养卫生合格率及护士手部卫生合格率。结果两组护士手部卫生合格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院内感染发生率、病区物表卫生合格率、空气培养卫生合格率分别为2.5%、97.5%、1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率30%、病区物表卫生合格率72.5%、空气培养卫生合格率67.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住院患者细节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提高病区物表卫生合格率和空气培养卫生合格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细节管理 感染控制预防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应用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探析应用效果。方法本次探究中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44例住院患者作为样本人群,利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均分,2组患者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内患者例数是2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感染预防和控制,给予研究组患者院内感染预防控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应用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 院内感染预防控制 院内感染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乙肝母婴传播的形式,并且提出预防的措施。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接生的84例新生儿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新生儿出生时间分为两组,参照组新生儿出生前不能获得有效的预防,实验组新生儿出生之前就实施乙肝预防,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后患有乙肝的可能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的几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结果发现在新生儿出生前就予以乙肝母婴传播的预防尤为重要,不仅可以降低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会降低日后感染的几率。

  • 标签: 新生儿 乙肝母婴传播 预防工作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医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医疗设备的发展与应用是提高医学技术的一项重要因素。本文从医院常规临床医疗设备的检查和医院常规临床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两个方面,分析了医院常规临床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保养,供从事医院常规临床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保养工作的人员参考。

  • 标签: 医院常规临床医疗设备 预防性维修 预防性保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干预前后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进行回顾性统计及分析,评估预防性抗菌药物对隐睾病人手术SS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7月至2012年12月(干预前)至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干预后)五年间隐睾病人病例,根据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为非干预组、干预组。非干预组共计309例隐睾病例,术前三十分钟预防性静滴抗菌药物一次,干预组共计399例隐睾病例,术前、术后均不使用抗菌药物。对两组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病人之间SSI发生率是否有差异。结果在术后30天内,两组病人总计发生SSI22例,发生率3.11%,其中非干预组发生SSI7例,发生率2.27%;干预组发生SSI15例,发生率3.76%。单、双侧,不同手术方式之间比较,干预组SSI发生率均较非干预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证实隐睾手术术前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与否对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无影响。

  • 标签: 隐睾 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手术部位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阿糖胞苷治疗儿童白血病毒副作用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对65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其中ALL37例,ANLL例28(包括2例移植病人)在应用Ara-C治疗中的毒副预防观察。结果65例患儿均取得良好疗效,顺利完成含有Ara-C方案的化疗。结论Ara-C化疗时,毒副作用明显,应做好减少其毒副作用的预防及处理工作,使其化疗顺利完成。

  • 标签: 儿童 白血病 Ara-C 毒副作用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中发生感染患者16例,占比32.00%。平均住院时间为(7.5±2.94)d;实验组50例患者中,发生感染患者6例,占比12.00%,平均住院时间为(4.3±1.34)d;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00%。结论在妇产科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围术期感染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感染发生率,进而提升了患者的恢复速度。

  • 标签: 妇产科 围手术期感染 预防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预防的影响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并住院的产妇中随机性抽取122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产前护理干预,分析并对比两组产妇通过产前不同护理后其对产后抑郁症预防的影响效果。并在产后40d内采用抑郁评分量表EDPS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评分,对照其效果。结果抽取的122例产妇通过不同方法护理后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占2%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15%,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产妇产前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产妇产后的抑郁症等并发症,有助于产后身体状况的及早恢复,值得被广泛运用和推荐。

  • 标签: 产前护理干预 预防 抑郁症 临床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危害及预防。方法通过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术中控制室温、控制皮肤散热、输入加温的库血和液体、覆盖肢体保温及加强术中低温的检测来预防低体温的发生。结论积极有效的预防是有效防止术中低体温发生的有力保障。

  • 标签: 术中 低体温 原因 危害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血液病患者肛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血液病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2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肛周感染率(15.0%)低于对照组(35.0%),可见观察组临床护理有效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血液病患者优质护理措施,有效预防患者肛周感染,提高临床护理有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血液病 肛周感染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血液透析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回顾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血液透析综合征患者60例,由于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则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各组患者的护理疗效及焦虑抑郁程度。结果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焦虑抑郁评分均远低于对照组,各小组间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血液透析综合征患者应注意的预防,并及时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综合征 预防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烧伤患者全麻苏醒期寒战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58例重症烧伤患者全麻苏醒期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护理,预防寒战发生。结果58例重症烧伤患者平稳度过苏醒期。结论PACU护士必须严密观察重症烧伤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给予正确的治疗和护理,预防烧伤病人全麻后苏醒期寒战,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 标签: 重症烧伤 苏醒期寒战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预防脑出血手术后再出血的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给予试验组患者行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再出血概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再出血概率(4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给予需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以护理干预预防术后再出血临床效果显著,降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概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脑出血 术后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本院ICU病房收治的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的基础上评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重症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研究表明重症颅脑损伤肺部感染跟气道清理能力差以及气管切开两个因素则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接导致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为气道清理能力差及气管切开等因素。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发病情况及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88例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接受现代结核病防控(DOTS)策略的44例患者作为研究的观察组,未接受该策略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疾病防控效果。结果男性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接受预防控制策略后,观察组的强阳性率、肺结核感染率均为15.91%,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0%、79.55%,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实施DOTS策略可促进肺结核感染率得到有效降低,使疾病得到更好控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 标签: 肺结核 发病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要点和方法。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124例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性护理)和实验组(手术室护理干预),各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较低,满意度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骨科患者切口感染,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科切口感染 手术室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纠纷以及预防措施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1日至2015年2月1日收治的妇产科患者30例(对照组),对妇产科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总结、整理出的预防措施应用到2015年2月1日至2016年2月1日30例患者(实验组)的产科护理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几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结并整理妇产科纠纷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几率。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纠纷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模式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外科2015年6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2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1例患者均给予临床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41例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同时,强化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综合护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对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接受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术后护理分析及并发症预防,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而对照组仅为90.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心脏介入治疗之后,为其患者提供系统性的术后护理分析及并发症预防,不仅可以对患者的身体指标和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的改善,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心脏介入 术后护理分析 并发症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