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输液发生安全隐患的因素。结果处方难以辨认、安全意识淡薄、不了解病情、巡视不到位及患者缺乏医学知识、遵医行为差、消毒隔离不到位等为安全隐患的因素。结论针对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对策,可提高患者的输液安全性,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 标签: 门诊输液 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通过对我院3000例门诊输液患者的观察,认为加强医院门诊输液的护理管理,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努力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对提高医院的形象,巩固医院在社会中的地位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基层医院 门诊输液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输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输液患者90例(2017年4月—2018年5月),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的观察组(45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5例),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急诊输液患者优质护理服务,能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急诊输液室 临床效果 护理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门诊输液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估,并制定护理风险防范相应措施。结果护理投诉事件和护理差错逐年减少,护理满意度呈逐年增高。结论门诊输液风险管理的落实,保证患者输液安全,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门诊输液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QI在提高输液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方法根据CQI的步骤和方法,分析儿童输液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反馈出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质量改进方案。评估问题,总结归纳,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不断进行CQI循环。结果实施CQI改进管理模式之后,患者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结论CQI使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始终处在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的良性循环轨道中。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CQI) 满意度 儿童输液室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门急诊输液患者用药广泛,病情复杂,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等特点,持续改进输液分区管理模式、警示标识创新,确保患者输液安全。方法分析现今输液存在的护理风险,改进工作流程,根据患者病情、生命体征、年龄、用药种类等项目,采取分区管理,制作警示标识,责任护士分区负责。结果降低输液风险,保证护理安全,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输液环境改善,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满意度,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静脉输液服务。结论根据现存输液存在的护理风险,采取分区管理,缩小巡视范围,责任到人,健康宣教落实到位,标识清晰的反映患者需要观察的病情,护士所需要了解的项目。确保护士能及时有效的处理突发事件,减低医疗风险,保障护理安全,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分区输液管理让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

  • 标签: 急诊分区输液 提高病人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输液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探讨其防范对策。方法对自2009年至2011年我院门诊输液发生的护患纠纷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护士静脉穿刺技术、沟通能力和工作态度、家属配合不积极等,是发生护患纠纷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提高静脉穿刺技术,端正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促进家属配合,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护患和谐。

  • 标签: 门诊输液室 护患纠纷 原因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儿科门急诊输液护理投诉的常见原因,提出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医患沟通,改造服务流程,紧盯高危因素,把好关键环节等措施,积极有效的减少护患纠纷和投诉,提高病人满意度,降低儿童输液投诉的发生。

  • 标签: 儿科 护理投诉 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接受手术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效果并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象,根据输液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行常规静脉输液,观察组68例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总结该组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输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8.53%(67/68),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输液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1.47%(1/68),低于对照组。差异经过统计学对比得到P<0.05。结论手术静脉留置针输液具有良好效果,配合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更好的预防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手术室 静脉留置针输液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儿科急诊输液护理投诉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以期减少护理投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12起儿科急诊输液护理投诉。结果发现近年来儿科急诊输液护理投诉有上升的趋势;因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及儿科环境原因而引发的投诉所占比例较高;年轻护士发生护理投诉的比例较高。结论加强护患沟通、重视业务素质培训、增强细节护理、把好护理质量关、增设叫号系统及发放宣教卡是减少儿科急诊输液护理投诉的紧迫任务。

  • 标签: 细节护理 护理投诉 儿科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本中心80例输液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依据患者需求做人性化护理,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分析护理后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在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15%,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5%,显著低于对照组77.5%,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输液风险,提升患者输液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输液室 人性化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输液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260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门诊输液患者(研究组),260例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门诊输液患者(对照组),回顾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输液中实施,能够对护理服务进行规范及改善,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保障护理安全,并且能够将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提高。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输液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科输液护理中护理沟通技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所有患儿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输液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沟通技巧。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以及配合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儿科输液中,对输液患儿展开提供护理服务的时候加强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可提高患儿的配合率,同时还可增强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科 门诊输液室 护患沟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儿科输液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降低儿科输液护理带教风险,提高带教质量。方法以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我院儿科输液实习期间实习的52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名,比较两组实习生实习效果以及护生实习期间儿科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期间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习期间护理缺陷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生儿科带教效果,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降低带教风险,值得参考。

  • 标签: 细节管理 护理带教 儿科输液室 临床实习 护患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降低急诊小儿输液的纠纷投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小儿输液优质护理实施前后各300例患儿作为调查对象,比较<5岁和≥5岁的患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投诉率。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急诊小儿输液<5岁患儿、≥5岁患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施优质护理后急诊小儿输液投诉率为0,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急诊小儿输液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有效提高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投诉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小儿输液室 纠纷投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输液护患纠纷发生的情况及其原因,思考其应对策略。方法对自2012年09月至2014年09月我院小儿输液发生的护患纠纷进行思考和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相对应的应对策略。结果护士自身的专业技能如静脉穿刺技术、在工作中的态度、与家属的沟通能力以及家属在病人就诊期间不积极配合和治疗知识缺乏等等,是造成护患纠纷的重要原因。结论护士应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在工作中端正服务态度,加强与患者家属的理解和沟通,促进家长配合,这样才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小儿输液护患纠纷的发生,从而在根本上达到护患和谐。

  • 标签: 小儿输液室 护患纠纷 原因探讨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临床带教的难点及相应对策。方法以2017年4月-2018年2月在我科进行实习的78名实习同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护生实习带教质量。结果带教老师与护生互动,护生改变以往对门诊输液的消极印象,改善教学效果。结论在对护生的临床教学中,及时处理影响护生实习效果的负面因素,同时加强科室的护理带教水平,制度教学计划,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输液室 实习生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