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变形杆菌属是当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种非常常见的根源。在近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因变形杆菌属引发的食物中毒案例不断增多,所以深入探究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的特点和防控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具体分析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的特点与防控措施,以便为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变形杆菌属 食物中毒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沙门氏菌中毒的途径和原因,为预防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WS/T13-1996《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和GB4789.4-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结果该事件是一起婚宴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证实该起中毒为沙门氏菌所致。结论需加强群体性聚餐食品卫生监管和宣传以及应急处置,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沙门氏菌 食物中毒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一起农村突发特大群体性食物中毒的现场急救进行了分析研究。患者人数为374人,接受现场救治101人,动用120救护车15车次,公安车辆、乡卫生巡回车等10次,历时7个小时,全部将中毒患者安全送达相关医院。其中现场救治过程及转运过程中无任何差错事故发生。

  • 标签: 群体性食物中毒 现场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快速查找食物中毒的原因,为食物中毒的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4年我市某餐厅发生的一起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资料,对现场采集样品进行可疑致病菌检测。结果在本资料采集的20份样品中有4份样品分离出沙门氏菌,通过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检查出其为山夫登堡沙门氏菌,而其他样品中未检出可疑致病菌。结论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鉴定结果,同时依据《WS/T13-1996沙门氏菌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1确定该次中毒事件是由山夫登堡沙门氏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 标签: 山夫登堡沙门氏菌 食物中毒 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突发的亚硝酸盐群体中毒的患者急救护理的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4日收治的70例突发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立即启动“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预案”进行相关急救总结。结果所有70例患者经排毒、氧疗等配合辅助心理措施治疗后67例轻度患者身体恢复,2例严重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治疗后均恢复,剩1例患者入院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病情及时确诊,尽早催吐氧疗是抢救的关键,而建立健全亚硝酸盐的生产和销售才是预防中毒的重要方向。

  • 标签: 亚硝酸盐 群体性食物中毒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如枯草杆菌和屎肠球菌(美常安)联合心理和食物干预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40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分为美常安联合心理和食物干预(A组)20例;SASP组(B组)20例,疗程均为4周。对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总积分百分比、Sutherland疾病活动性指数、肠镜分级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症状总积分降低百分比,A组治疗前后为显效,B组治疗前后为有效。结论心理和食物干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轻、中度活动期UC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SASP,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柳氮磺胺吡啶 微生态 心理干预 食物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方法对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并采集病人肛拭及食品等标本进行实验室检验及分析。结果5份病人肛拭标本和1份半成品食品标本鸡肫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及《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确定这是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为患者剔除饮食中引起疾病的食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定量检测285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浓度。结果285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食物特异性IgG阳性检测率为43.2%。牛奶、鳕鱼、鸡蛋三种食物存在性别差异(p<0.05)。其中女性的鸡蛋IgG阳性率高于男性,牛奶和鳕鱼Ig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鸡蛋和牛奶IgG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青少年组(≤25岁)鸡蛋和牛奶阳性率分别达到65.9%和26.8%,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下降。结论过敏性皮肤病与IgG抗体水平升高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对于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诱发的过敏性疾病,检测IgE以外的抗体,如IgG则非常有必要。

  • 标签: 过敏性皮肤病 食物不良反应 特异性IgG抗体
  • 简介:摘要2013年7月22日,我区沙埠镇分界村委某队村民因生日宴席发生食物中毒,参加韦某生日宴席的100名人员中有43人食物中毒,发生率43.00%。钦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迅速奔赴现场,对43名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按照GB/T4789-2008检验方法1,对7份肛拭样本,2份病人呕吐物,12份剩余食品样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在21份样本中有1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4.76%。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结果和结合临床症状,确定本次食物中毒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了解亚硝酸盐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预防和监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实验室结果。结果食用该批次烤鸡腿的10人全部发病,罹患率为100%,潜伏期为10~30min,1例危重病例经26天抢救治疗无效后死亡。结论一起因亚硝酸钠添加过量引起的食物中毒,建议加强对流动商贩的管理,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 标签: 亚硝酸钠 食物中毒 食品添加剂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起引起的食物中毒病原菌进行检测,明确传染源。方法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GB4789),对采集的患者呕吐物、剩余食物、厨师肛拭子和厨房用具涂抹样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份食物样品和8份肛拭子均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结论经实验室检测证实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 标签: 食物中毒 &beta 型溶血性链球菌 检测
  • 简介:摘要2012年我市发生一起多人食物中毒事件,患者先后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疼痛和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共采集样品10份,其中患者呕吐物2份、剩余卤牛肉1份、剩菜2份、患者服药前肛拭子5份。经检测得出食物中毒是由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合并变形杆菌污染的卤牛肉引起。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变形杆菌 食物中毒 实验室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为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采集的样品参照食品国家安全标准进行检验。结果从8份病人的大便中检出志贺氏菌属宋内氏Ⅰ相菌5株,占62.5%。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于食品保存不当,由志贺氏菌污染引起的。

  • 标签: 志贺氏菌 食物中毒 少数民族家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起食物中毒原因。方法用亚硝酸盐检测试纸和盐酸奈乙二胺法对所采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在所采4件剩余食物和呕吐物中均检出大量亚硝酸盐。结论患者因食用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的食物导致中毒,提示实验室应随时做好各项应急检验准备工作,卫生监督部门对食品加工企业加强监管,做好企业从业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宣传,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严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 标签: 亚硝酸盐 食物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规律,探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食物中毒事件的应用,为处理同类事件提供参考。方法对11例病例全部进行个案调查,抽取共同进餐的23名未发病人员作为对照,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描述发病情况,分析可疑暴露食品。结果经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烤鸭食用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食物均无统计学意义,推算平均潜伏期为13.3小时,病例粪便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确定该起事件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可疑致病食品为烤鸭。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事件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亚硝酸盐就是含有亚硝酸根(NO2-)的盐,可以用来增色、调味、杀毒、是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业中的发色剂和防腐剂。因为它有三方面的功能(一)使肉制品呈现一种漂亮的鲜红色,(二)使肉类具有独特的风味,(三)能抑制有害肉毒杆菌的繁殖和分泌毒素。一般来说,只要含量在安全的范围内,不会对人产生危害。但一次性食入0.3—0.5g/kg亚硝酸盐就会引起中毒,致死量为1.3g/kg,一般人食入3g就能致死。

  • 标签: 亚硝酸盐 食物中毒 调查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测量法则结合食物模型健康教育在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确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糖尿病饮食培训3d,实验组在常规饮食培训基础上进行手测量法则结合饮食模型的饮食培训1d,两组均在培训后进行糖尿病饮食实践6个月,观察患者实验后6个月FBG、BMI、HbA1c、血脂的变化。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饮食调查问卷表评价患者实验前和实验6个月后的饮食依从性。结果实验组6个月后患者的FBG、BMI、HbA1cI、血脂低于对照组,饮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手测量法则结合食物模型的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的依从性,从而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体质量和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手掌法则 食品模型 饮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