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的治疗之中使用中药熏洗结合微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0例作为研究的主体,随机的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各40例,并使用不同的方法对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者予以微波结合中药熏洗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对照组予以中药熏洗治疗。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案下的出血、肛门水肿以及疼痛的情况。结果经过分析对比可知,研究组的患者在微波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方案之下,其术后的出血情况、肛门水肿以及疼痛的情况相较于对照组的患者均明显要好(P<0.05)。结论在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使用微波结合中药熏洗治疗对于减少并发的发生有较大的帮助,对于改善患者术后出血、肛门水肿以及疼痛的作用明显,其临床的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环状混合痔 术后并发症 中药熏洗 微波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胃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胃肠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促进其术后快速恢复,同时还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的发生率。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胃肠手术 恢复情况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常见并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32例PICC置管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置管期间的并发进行观察记录总结。结果PICC置管的3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有9例发生了并发,其中因并发拔管的有2例,其余均在出院或疗程结束后拔管。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的并发及时对症处理能有效减少非计划拔管及意外发生。

  • 标签: 极低出生体重儿 PICC置管 并发症 原因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产儿围产期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1名早产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早产儿的临床档案资料进行回顾,结合查阅文献,对引发新生儿早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影响早产儿预后的相关并发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早产儿围产期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胎膜早破、妊高、糖尿病、双胎/多胎、前置胎盘、试管婴儿、ICP、疤痕子宫等都是引发新生儿早产的重要原因,其中胎膜早破占比最高,妊高、疤痕子宫、ICP和双胎/多胎等原因紧随其后;对早产儿来说,NRDS、IVH、BPD、ROP、高TSH血、败血病、肺炎、NEC、黄疸、硬肿等都是影响患儿预后的因素。其中NRDS、BPD、ROP等在<32周的新生儿中发生率更高,Ⅱ、Ⅲ级IVH发生更多。结论新生儿家属及医护人员应针对孕产妇怀孕期间的危险因素加强检查,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早产几率,针对早产新生儿应加强对影响早产儿预后的因素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减少对新生儿的影响,提高早产儿的预后效果。

  • 标签: 早产儿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中央型前置胎盘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提高手术质量并减轻患者疼痛感,特在手术中加入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中央型前置胎盘手术的患者共60例,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都会进行一些与手术相关的准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平均时间(72.3min±1.2min)明显的少于对照组的手术平均时间(102.6min±2.3min);实验组有2名患者发生出血状况,对照组有9例患者发生出血状况;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意义;实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3±0.3)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3.2±1.1)d。结论在进行中央型前置胎盘手术时,在术前、术中、术后加以护理配合,可有效的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的概率,减少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有效的提高了手术的效果,且安全性也有明显的提高,可大力推广这种高效的方式。

  • 标签: 中央型前置胎盘手术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合并疾病和并发的处理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手术治疗,回顾总结其围手术期合并并发处理情况。结果10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68例(64.15%)术前合并肝、脑、心、肾等多种慢性疾病;21例(19.81%)出现术后并发,包括感染、切口不愈合、溃疡、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本身合并疾病较多,围手术期极易出现各种并发,医护人员需根据实际合并并发给予恰当的处理,以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

  • 标签: 髋部骨折 围手术期 合并疾病 并发症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近年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后并发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并发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10例出现并发情况,其主要包括尿失禁2例、尿道狭窄3例、术后出血5例,在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得以纠正。结论对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可产生并发,其并发的病因较为复杂,在治疗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各类情况,准备好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降低并发的发生几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并发症 发生原因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授权理论健康教育在老年科长期卧床患者家属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将110例老年科长期卧床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剔除后对照组(常规护理)53例,观察组(授权理论健康教育)49例。记录家属并发知信行得分、并发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知信行分值更高,并发发生率(3.64%)更低,护理满意率(98.18%)更高。P<0.05。结论授权理论结合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科住院患者家属护理能力,减少并发

  • 标签: 授权理论 长期卧床 家属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化护理后的不良情绪、并发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90例脑出血患者,信封方法分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予护理常规,实验组予综合化护理。比较两组满意比率;不良情绪危害性认知;护理前后不良情绪焦虑、抑郁指标;脑水肿等并发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满意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情绪危害性认知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焦虑、抑郁指标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不良情绪焦虑、抑郁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水肿等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者实施综合化护理效果好,可改善不良情绪焦虑、抑郁指标,减少脑水肿等并发发生率。

  • 标签: 脑出血患者 综合化护理 不良情绪 并发症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治疗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40例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工作对象,并给予施行综合治疗方案,并持续跟踪观察所有患者的并发发生情况以及近远期疗效。结果本次研究中40例患者均无发生严重并发;患者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55.00%(22/40)、32.5%(13/40)、12.50%(5/40);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有显著改善,且并发发生率低。结论由于肺癌合并脑转移患者转移部位特殊我们通过积极的综合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了生存时间。

  • 标签: 综合治疗 肺癌 脑转移 并发症 近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缘切口小梁切除术不同缝合方式术后并发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行角膜缘切口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与研究组1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角膜缘两端对位缝合结膜瓣,研究组采用角膜切口结膜瓣中央加缝一针的方法,比较两组术后并发发生情况及眼压值。结果研究组术后未出现并发,对照组术后并发发生率为21.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眼压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角膜切口结膜瓣中央加缝一针使结膜前移至切口前0.5mm的缝合方式实施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眼压控制的效果理想,且能够降低术后并发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角膜缘切口缝合方式 青光眼 小梁切除手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序贯肠内营养减少急性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流质食物鼻饲,观察组患者给予序贯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以及肠源性感染发生等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胃肠并发发生率分别70.0%、40.0%,肠源性感染发生率分别63.3%、30.0%,观察组患者胃肠并发发病率、肠源性感染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给予序贯肠内营养支撑,肠内营养并发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序贯肠内营养 急性脑卒中患者 肠内营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ICU患者气管插管期间并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的住院患者100例,将其按照电脑随机表法分为预见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0例。预见组开展预见性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的发生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结果本次研究中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并发主要有咳痰、咽喉痛、气道堵塞、机械性损伤、气管导管脱落,预见组患者的并发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对比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预见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对比结果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结论对ICU气管插管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发生情况,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值的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ICU护理 气管插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在脑外科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预防相关并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12月至2017年1—6月我科行气管切开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原则,选择2016年7—12月实施气管切开常规护理的35例设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6月实施气管切开精准护理的35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患者相关并发的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相关并发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外科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实施精准护理,有利于预防术后患者相关并发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精准护理 脑外科 气管切开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健康指导对基层老年糖尿病患者相关血管并发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本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持续健康指导)与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血管并发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大血管并发发生率、微血管并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糖代谢指标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对其实施持续健康指导,能减少相关血管并发的发生,且能改善糖代谢,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糖尿病 持续健康指导 血管并发症
  • 简介:摘要三向瓣膜式PICC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它不仅适用于需要长期输液、全肠外营养的患者,尤其是为肿瘤化疗患者提供了很好的静脉治疗途径,减少了外周静脉的并发和增加了化疗药物的疗效。我科从2015年1月—2017年7月施行巴德公司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42例,其中男22例,女性20例。年龄34~87岁之间。其中,置管时发生误入动脉1例,神经损伤2例,导管送入困难4例,导管异位6例,穿刺部位血肿9例,撤除导丝困难2例。本文对临床中给肿瘤患者进行留置三向瓣膜式PICC时常见的并发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给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提高了临床肿瘤患者三向瓣膜式PICC的穿刺和留置成功率,从而保障肿瘤患者能顺利进行化疗和后续的治疗,进而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三向瓣膜式PICC并发症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血透患者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的效果。方法以38例尿毒症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19例/组。对照组常规临床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接受早期临床护理干预。分析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感染、出血以及血栓形成率更小,P<0.05.观察组在干预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情感因子分数均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内瘘闭塞发生率以及动脉瘤样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受试者上述情况发生率有所下降,干预后观察组的内瘘闭塞发生率以及动脉瘤样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于接受血液透析病患,开展早期护理干预,能全面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安全性强,改善患者生活品质,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肾衰竭 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产妇分娩结局和产科并发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作为研究组,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妊娠产妇作为对照组,60例,并将两组产妇孕早、中、晚期及产后1周的TSH浓度变化情况、分娩结果及胎儿的产科并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产妇的孕早期TSH为(2.72±0.21)mU/L,孕中期TSH为(6.25±0.16)mU/L,孕晚期TSH为(8.02±0.23)mU/L,产后1周TSH为(7.51±0.57)mU/L,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分娩妊娠情况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产科并发发生情况亦较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甲减产妇的孕期、产后的TSH水平较健康妊娠者水平更高,其产科并发亦提高,临床中应对此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期监测,做到早诊断、治疗的原则,以此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 分娩结局 产科并发症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及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在手术后产生并发的临床比较。方法选出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30例,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65例患者施以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Lichtenstein)手术,组二65例患者施以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比照两组患者并发的发生率。结果组二患者并发的发生率好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在手术后并发产生的概率较小,是高效且安全的疝修补方法。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腹腔镜手术由于操作较为复杂,具备学习曲线,所以,要依据患者的情况、疝种类等选取手术方法。

  • 标签: 并发症 腹腔镜与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正常影像表现及早期并发的影像学(MSCT和MRI)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搜集腹股沟疝修补术后1月内因各种原因行腹部影像检查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共24例,其中无术后并发组4例,术后早期并发组20例,分析并对比两组影像表现的差异。结果①无术后并发组术区结构层次清晰,无明显水肿,置入物周围及残留疝囊内少量积液。②术后早期并发组中切口感染2例,影像表现为腹壁软组织肿胀,增强不均匀强化;腹股沟感染4例,影像表现为腹股沟区肿块,腹股沟内环增厚,残留疝囊水肿、积液或积气。结论MSCT和MRI能够显示腹股沟区的深层解剖信息,有助于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早期并发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早期并发症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