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脑外伤后病人精神心理和智力改变的客观依据,我们使用DantecConcertoTM仪,对24例闭合性轻度脑外伤患者和14例正常人P300分布地形的变化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发现正常组P300高波幅区相对集中于Cz附近的椭园形区域内,而脑外伤组则从Cz向两侧颞后播散,潜伏期延长,波形分化不良,波幅反而较正常组高;重复试验时,正常组潜伏期略为缩短,波幅稍增高,分布更集中于Cz为中心的小范围内,而脑外伤组向整个后头部移动,潜伏期进一步延长,波幅普遍明显下降,唯有T3点反而奇异地升高38%。作者认为以上改变可能是参与P300发生的皮层和皮层下结构的微细结构受损害而使其整合功能被削弱的结果。这一结果与认为P300发生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各结构的综合反应的观点是一致的。

  • 标签: 闭合性轻度脑外伤 事件相关电位地形图
  • 简介:由于灭鼠药管理不严,门诊时常可见到儿童误服灭鼠药中毒,有关灭鼠药中毒致儿童脑电图异常还未见报道。今年1月至3月底,有4名儿童因误服灭鼠药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4名儿童均行脑电图检查,其中有2例异常,现报道如下:例1:某女,6岁,因误服灭鼠药磷化锌6小时后出现发作性意识丧失,来神经科门诊,脑电图示:“各导联可见弥漫性高波幅4~7c/sθ波,并可见高波幅2~3c/s棘慢综合波”。否认既往有类似发作。

  • 标签: 灭鼠药 脑电图异常 锌中毒 儿童 磷化锌 磷化氢
  • 简介:光电眼动脉血流是我院自行研制、1981年通过鉴定的一种双道同步检测器,它通过压迫实验与变位来作自身波幅比较,从而判断大的及较大动脉血管是否存在循环障碍及其程度。自应用以来已对7000多例患者进行检测,主要适应于头、颈、胸及上肢的某些血管循环障碍患者。近年来,我们已对32例脑震荡后遗症患者进行光电眼动脉血流的检测,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脑部供血

  • 标签: 光电眼 脑震荡后遗症 动脉血流 血循环功能 供血障碍 动脉血管
  • 简介:目的:为探讨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SCS)与正常老人在脑电地形(BEAM)检查的各自特点.方法:使用16道地形仪,对39例正常老人和24例SCS患者的BEAM作了检测.结果:在头颅模式图中,SCS患者的BEAM趋向凹字形低密度带.在前颞区θ频域及枕区和中央区δ频域均右侧高于左侧(P<0.05).与正常老人相比,SCS患者δ与θ波功率在主要记录点均增高(P<0.05或P<0.01).α波功率在F3、F4、P3、P4以及Fp1、F7记录点下降(P<0.01或P<0.05).β波功率在主要记录点(Fp1、Fp2、T3、T4、T5、T6、O1、O2、F3、F4)上降低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SCS患者BEAM-EEG比EEG提高阳性检出率12.5%.结论:SCS患者的BEAM-EEG具有不同于正常衰老的改变.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脑电地形图 老年人 SCS BEAM
  • 简介:本文对326例颅内病变患者的BEAM、EEG与C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脑外伤、脑动脉硬化、脑炎、癫痫及头痛等以脑机能改变为主的疾病中,BEAM的阳性率高于EEG与CT,但在以脑结构改变为主的疾病中(如脑肿瘤),CT的阳性率高于EEG,而与BEAM相近。说明BEAM不仅能显示大脑功能性病变,也能形象地诊断颅内器质性病变,并能对病变的疗效判断和预后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 标签: 颅内病变 脑电地形图 脑电图 CT
  • 简介:脑电地形(BrainAtlas,BA),又名脑电活动地形(BrainElectricalActivityMapping,BEAM),或称脑电位图(EEGIsopotentialMapping),或称脑电分布(EEGTopography)等,在国外还有以下名称:BrainMapping或EEGimaging,或Brainelectromagnetictopography或称EEGMapping等等.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急性脑血管病 治疗 诊断
  • 简介:本文分析了14组不同时间长度的数据段,从脑电背景和突发(异常)脑电活动两个方面观察其对BEAM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时间数据段对脑电图背景分析的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异常成分含量的数据段随其含量的多寡结果各异。异常成分含量大于25%的数据段对BEAM结果影响显著(P<0.01)。本文提出:1.脑电背景分析,可截取不少于30秒数据段分析。2.突发(异常)脑电活动分析,截取的数据段必须含有25%以上的异常成分。3.对背景活动和突发(异常)成分分别进行分析,有利于获得两者各自的特征,结果更准确。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脑电图 频谱 数据段
  • 简介: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对50例不同心功能级别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进行检测,并与4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结果:DCM全组及各组EF、FS均明显下降,其中心功能Ⅲ、Ⅳ级组相差非常显著;心功能Ⅱ级组SV、CO、CI略增高;Ⅲ级组SV下降,CO、CI正常;Ⅳ级组SV、CO、CI均下降明显,相差显著。提示:DCM心功能Ⅱ、Ⅲ级时心肌收缩力下降,但心脏代偿功能好,心排量正常;Ⅳ级时心肌纤维收缩无力,心排严重不足,处于失代偿状态。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左室收缩功能 超声心动图
  • 简介:目的:构建HMGN2重组表达载体,探讨HMGN2分子抗菌作用.方法:用基因克隆的方法构建pET-32a-c(+)-HMGN2重组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表达后,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His-HMGN2融合蛋白,Tricine-SDS-PAGE电泳鉴定其分子量,行琼脂糖弥散法检测其抗菌功能.结果:成功构建了pET-32a-c(+)-HMG17重组表达质粒,其表达的融合蛋白对致病性大肠杆菌54080,54299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均有抗菌活性.结论:HMGN2是一种抗菌分子,可能参与了体内的天然免疫防御作用.

  • 标签: HMGN2 重组表达质粒 抗菌功能 抗菌作用 功能研究 SDS-PAGE电泳
  • 简介:目的:考察SeV18^+hFGF2/d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仙台病毒载体)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Wistar大鼠,120只,雌性各半,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剂量为1×10^8、4×10^8及4×10^9CIU·kg-1的SeV18^+hFGF2/dF和磷酸盐缓冲液.肌肉注射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4天,停药后继续观察4周.本报告总结了给药后对大鼠生理、生化、脏器病理指标的影响,检测了给药后动物抗体的产生情况.结果:反复给药后对动物的生理观察指标未见影响;对动物的血清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血液学指标检测可见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压积(HCT)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数(L)增高,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增高等;胸腺和脾脏的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增大,但各脏器组织结构未见与给药相关的异常改变.反复给药后动物可产生抗体,抗体可中和病毒的活性.结论:大鼠对SeV18^+hFGF2/dF肌肉注射给药耐受性良好.

  • 标签: SeV18+hFGF2/dF 基因治疗 安全性 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脑电地形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判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3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前后脑电地形改变的对比评价。结果:脑电地形在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变。结论:脑电地形可以做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的一个有效指标。

  • 标签: 偏瘫宁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电地形图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HepG2细胞株建立裸鼠肝癌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皮下注射HepG2细胞(1.2×106)建立裸鼠肝癌模型,观察种植细胞后14天内裸鼠的死亡率,并在14天时活杀动物测定瘤体重量、直径及血清AFP浓度.结果:该法遣模成功率达10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周期短,成功率高等可作为肝癌模型应用.

  • 标签: HEPG2细胞株 裸鼠 肝癌 动物模型 甲胎蛋白
  • 简介:本文对38例头颅CT证实为缺血性脑梗塞的患者给予尿激酶、脑活素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脑电地形检查。结果表明,治疗后脑电地形显示:病变部位慢波频带病变面积缩小,功率值下降;α频带功率值增高,优势频率出现,与临床症征的好转相一致,本文提示,脑电地形是观察临床疗效的一个理想指标。

  • 标签: 缺血性脑梗塞 尿激酶 脑活素 脑电地形图
  • 简介:目的:探讨西比灵的临床疗效和脑电地形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西比灵治疗300例缺血性血管性头晕患者,通过临床症征和脑电地形观察其疗效。结果:西比灵治疗缺血性血客性头晕有效率为100.0%,脑电地形在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变。结论:西比灵是治疗缺血必血管性头晕的理想药物,脑电地形是观察西比灵疗效和作用机理的有效指标。

  • 标签: 西比灵 缺血性血管性头晕 脑电地形图
  • 简介: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EP)一﹑概念:即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它是给皮肤或末梢神经以刺激,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通路至脊髓感觉通路﹑丘脑至大脑皮层中央后回感觉区,在刺激的对侧头皮相应部位记录到的电活动。二﹑体感诱发电位的分类:(一)按记录和刺激电极放置部位分类1﹑上肢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2﹑感觉神经动作电位3﹑节段性诱发电位4﹑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5﹑其他脑干诱发电位或反射6﹑膈神经和肋间神经诱发电位7﹑食管﹑直肠脑诱发电位8﹑二氧化碳激光痛觉诱发电位9﹑外阴部诱发电位10﹑

  • 标签: 体感诱发电位地形图 临床应用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 痛觉诱发电位 二氧化碳激光
  • 简介: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7例作为研究组,以同期入院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1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一般临床资料显示,饮酒、家族史,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等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5.9%(66/87例),对照组为51.6%(47/9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ST-T改变者36例(41.4%)、传导异常19例(21.8%)、病理Q波7例(8.0%),对照组分别为17例(18.7%)、3例(3.3%)、1例(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房室肥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肢体导联低电压,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较原发性高血压心电图异常率高,主要体现为ST-T改变、传导异常、病理Q波增多。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2型糖尿病 心电图
  • 简介:烟酸占替诺是一种扩血管药,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好的疗效。本组30例用此药治疗,治疗前后均做脑电地形检查,以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本组30例,均为急性期(发病后0.5上时—72小时),经脑CT确诊为缺血性脑梗塞2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39—74岁,平均年龄57.6岁。

  • 标签: 烟酸占替诺 脑电地形图 脑血管病 缺血性 显著概率地形图 治疗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