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在胃穿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治疗的104例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52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性修补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微创术式。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胃肠动力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腔镜下微创手术用于胃穿孔治疗中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可加快胃肠动力恢复,促进胃溃疡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胃穿孔 腹腔镜 微创手术 开放性修补术 临床疗效 胃肠动力
  • 简介: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情况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情况及预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SAS和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t=14.158,32.278;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20)。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缓解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心理状态,降低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子宫肌瘤 围手术期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FN-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氢化可的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IFN-γ指标水平的具体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优于对照组(82.35%)(P<0.05);(2)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紫癜消退时间、关节疼痛改善时间、消化症状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4、IL-13、TNF-α等指标水平均较前降低,IFN-γ较前升高,观察组患儿降低、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29.41%)(P<0.05)。结论氯雷他定联合氢化可的松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清IFN-γ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氯雷他定 氢化可的松 儿童过敏性紫癜 血清IFN-Γ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抗C1q抗体(C1qAb)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活动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98例SLE患者、108例其他风湿病患者及67例健康体检者中血清抗C1qAb,并对SLE患者的其他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LE患者血清中抗C1qAb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风湿病及健康体检者(P〈0.05);其中,抗C1qAb阳性的SLE患者肾损发生率、活动性狼疮发生率及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均高于抗C1qAb阴性患者(P〈0.05)。结论血清抗C1qAb与SLE肾脏损害密切相关,其还可作为判断SLE病情活动的指标。

  • 标签: 抗C1Q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抗DSDNA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