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实施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的56例患者,根据其选择的手术入路方法划入前路组与后路组(n=26)。前路组实施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后路组实施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肢体运动评分及患者脊柱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IM、ADIA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前路组患者FIM、ADIA评分均上升幅度较大,与后路组评分对比差距明显(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脊柱畸形症状均得到改善,前路组患者的Cobb角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优于后路组,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 前路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通过总结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和应用效果,为相关护理人员提供实用指导和借鉴。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营养支持 临床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 2015年 9月至 2017年 9月期间我院救治的 60例 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为硬膜外麻醉复合瑞芬太尼,对比两组麻醉情况。结果:麻醉诱导时,两组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开始时,麻醉诱导时、手术完成时,观察组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高于对照组,气腹 10min时,观察组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 标签: 腹腔镜妇科手术 硬膜外麻醉 瑞芬太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自我护理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 使用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内收治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 50 例,按照随机分组办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25 例,实施常规护理)和实验组( 25 例,实施自我护理办法),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骨折愈合时间。 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经过自我护理手段干预之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 : 分析自我护理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良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自我护理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自我护理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 使用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内收治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 50 例,按照随机分组办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25 例,实施常规护理)和实验组( 25 例,实施自我护理办法),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骨折愈合时间。 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经过自我护理手段干预之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 : 分析自我护理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良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自我护理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颌面软组织损伤清创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我院收治口腔颌面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清创缝合术治疗。记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实施的清创缝合术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率,控制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完全可以满足临床上的治疗需求,值得在实际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软组织损伤 清创缝合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9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共计5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院确诊均及时开展关节镜下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通过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手术情况、预后恢复、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指标,分析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得出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了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且膝关节相关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膝关节学会评分、功能评分明显提高,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类型的并发症,经过积极处理均显著改善,预后结果良好。结论:临床开展关节镜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突出,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确保预后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出现少量并发症能够通过提高手术技术、加强早期康复训练和相关对症治疗进行处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关节镜 手术 膝关节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神经损伤早期阶段给予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脑神经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压氧 脑神经损伤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日常生活活动量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Spinal Fracture,SF)伴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78例SF伴SCI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考组,每组39例。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疼痛严重程度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的疼痛严重程度评分均较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疼痛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参考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在SF伴SCI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减轻疼痛。

  • 标签: 护理干预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亚低温和冬眠疗法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0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亚低温和冬眠疗法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生存率更高,感染率更低,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更高,P<0.05。结论 联合应用亚低温和冬眠疗法在治疗重度颅脑损伤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与常规治疗相比,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感染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为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亚低温 冬眠疗法 重度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剖宫产产妇中实施复合保温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11月到2022年12月,研究对象选自我院产科,随机分组,每组患者30,对照组予常规保温护理,研究组予复合保温手术室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妇热舒适度评分更低、满意度评分更高,发生低体温和寒战的产妇数更少,P<0.05。结论:复合保温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预防产妇术中寒战和低体温,提高其热舒适度和满意度。

  • 标签: 复合保温 手术室护理 剖宫产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运用损伤控制理论对预后可产生的影响。 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 67 例作为研究样本,时间在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8 月间,根据抽签法分成两组的形式,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为 32 例、 35 例。对照组以一般急诊护理为主,试验组以损伤控制理论指导护理为主,对比两组骨折恢复情况的不同。 结果: 试验组骨折恢复优良率显著比对照组的高,两组间的统计学差异明显( P < 0.05 )。 结论: 急诊护理中运用损伤控制理论 有利于促进盆骨骨折患者的病情康复,改善预后,是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中的护理模式。

  • 标签: 骨盆骨折 损伤控制理论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性分析本院自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取的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后者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护理效果、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等。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低于观察组,其数据分析有很大的变化;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花费的费用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结论 针对临床患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要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康复时间,值得大力推广采纳。

  • 标签: 优质护理 CU重度颅脑损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损伤后关节僵硬的效果。 方法: 择取 2018.04 至 2019.04 时段内于我科室接受膝关节损伤后关节僵硬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 44 例划分为甲组( 22 例)、乙组( 22 例)。甲组为 Maitland 关节松动术,乙组为动态关节松动术,比较患者总有效率、膝关节活动度。 结果: 甲组总有效率为 72.73% ,乙组为 95.45%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乙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甲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于膝关节损伤后关节僵硬治疗期间,动态关节松动术既可增强治疗总有效率,还可改善机体膝关节活动度,可推广。

  • 标签: 动态关节松动术 膝关节损伤 关节僵硬 总有效率 膝关节活动度
  • 简介:【摘 要】目的 : 观察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 方法 :用抽样调查 的方法在本院 随机选取 201 6 年 1 月到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60 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进行治疗及观察,将 60 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 30 例颅脑损伤术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进行治疗,对照组 30 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然后将两组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 经一段时间治疗后,应用综合性护理方式的观察 组 30 例 患者的 术后并发症的概率以及住院时间都要少于对照组的 ( P<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 结论 : 应用 综合性护理治疗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更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一定程度上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较常规护理手段更具优势,痊愈率高,稳定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颅脑损伤术后患者 综合性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实施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手术的66例患者为调查对象,随机编号后划入干预组和常规组(n=33)。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优良率及自主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97%,常规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1.82%,数据差距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患者比较,干预组患者的进食、如厕、床椅转移及平地行走分数均相对较高,数据间对比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早期提升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提升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护理干预价值较高。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关节镜术 早期康复护理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