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

孙玲

通用医疗三六三医院  神经外科   6100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通过总结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和应用效果,为相关护理人员提供实用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营养支持;临床护理体会

引言: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急需全面护理的特殊群体,而营养支持作为其中关键的护理内容之一,对患者康复和生存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基于临床实践经验,深入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以期为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性

1.1 营养支持的生理作用

1.1.1 营养支持对脑功能的影响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脑功能的维持和恢复是治疗的关键之一。充足的营养支持可以提供大量的葡萄糖和其他营养物质,为脑细胞提供能量和营养,维持正常的脑代谢和功能。特别是在脑损伤后,患者的代谢水平明显增加,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满足脑组织的能量需求,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和修复,减少神经细胞的损伤和死亡。因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维护脑功能的稳定和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1.1.2 营养支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免疫功能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营养支持中包括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这些营养物质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生成和活性,加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帮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维持免疫功能的稳定和提升,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1.1.3 营养支持对组织修复的影响

组织修复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充足的营养支持可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加速损伤组织的愈合。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营养物质,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炎症反应,并促进受损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因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合理的营养支持不仅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还可以促进组织修复的进行,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

1.2 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

1.2.1 不同类型营养支持的选择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程和营养状态,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营养支持方案。常见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和口服营养。肠外营养: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存在肠道功能不全或无法从口服摄入足够营养的情况,肠外营养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支持方式。通过经皮肠胃造瘘或中心静脉导管等方式,将营养物质直接输入血液循环,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肠内营养:对于能够通过肠道摄入营养但存在进食困难或吸收不良的患者,肠内营养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选择。可以通过鼻胃管或胃造瘘管等方式,将特殊配制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输入肠道,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口服营养:对于部分能够进食但摄入量不足或不能满足营养需求的患者,口服营养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式。通过调整膳食种类、配制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可以提高患者的营养摄入量。

1.2.2 营养支持的临床监测

营养支持的实施不仅需要科学的选择方案,还需要进行有效的临床监测与调整。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理指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临床监测包括但不限于: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血液生化指标(如蛋白质、血糖、电解质等)、体温、感染指标等;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和消化功能;观察患者的营养相关并发症如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等的发生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包括调整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调整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补充剂量、调整饮食种类和配方等,以确保患者获得个性化、有效的营养支持。

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

2.1 营养支持方案的个性化

2.1.1 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量

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首要考虑的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量。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病情恶化或康复期间,其代谢率可能会明显增加,因此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支持。同时,蛋白质是组织修复和康复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因此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合适的蛋白质摄入量。具体而言,对于处于急性期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能需要增加热量摄入以满足代谢需求,同时应根据体重、年龄、性别等因素合理确定热量摄入量;对于需要组织修复和康复的患者,可能需要增加蛋白质摄入量,以支持组织修复和康复过程。

2.1.2 考虑患者口服能力和消化功能

在制定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时,还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口服能力和消化功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存在吞咽困难、消化功能不全等问题,影响其口服营养摄入。针对这些情况,可以选择适当的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方式,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对于口服能力受限的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质地、配制易于吞咽的流质或软食,提高其口服营养摄入;对于消化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选择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加重消化负担。在考虑患者口服能力和消化功能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和消化反应,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合适的营养支持。

2.2 营养支持的监测与评估

2.2.1 定期评估患者营养状况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是保证营养支持有效性的重要步骤。通过对患者的体重变化、皮肤状况、肌肉量、血液生化指标等方面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营养问题,并据此调整营养支持方案。在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时,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摄食量、营养摄入情况、体重变化等指标,结合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此外,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代谢状态、感染情况、器官功能等因素,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营养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提供依据。

2.2.2 监测并预防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

在进行营养支持过程中,监测并预防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同样至关重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存在各种并发症,如感染、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等,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营养吸收和利用,甚至加重病情。因此,在营养支持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液生化指标、尿量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同时,通过预防措施如避免感染、合理使用营养支持方式、监测电解质平衡等,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通过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监测并预防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营养需求。

三、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在临床护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情况和预后。通过本文对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护理体会的探讨,可以更好地引导临床护理人员合理制定营养支持方案,个性化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钱倩.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6):74-75.

[2]汪素文.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08):123-124.

[3]邓莹沛.不同时机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24,45(06):60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