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脑脊液下拨标准化检测方式对于临床检验的应用价值 。 方法:在 2019 年 3 月到 2020 年 4 月开展研究。研究期间以我院因为 接受检查并治疗的脑脊液患者 100 例作为案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手工法与自动检验方式实现对脑脊液细胞的检验。统计对比两组检验结果。 结果:研究组的红细胞、白细胞均值数据与手工组存在较大的数据差异,对比结果有意义, P < 0.05 。 结论:脑脊液细胞检验技术中手工计数法和脑脊液下拨标准化检测方式均可有效应用于脑脊液细胞检验,但是脑脊液细胞检验中标准化检测方式的准确度更高,可以更好的提高临床指导价值,值得普及。

  • 标签: 脑脊液细胞 标准化检测方法 临床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 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应用 幽门螺杆菌检测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80 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视为实验 组,同时选取同期未出现 上消化道症状的健康检测者作为参考组,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病理检测及 Hp检测,对各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对象胃镜检查、病理检测下 确诊率比较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对象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虽然 幽门螺杆菌是导致 慢性胃炎发生的主要因素, 但是慢性胃炎的发病并不完全与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 ,对 慢性胃炎需根据 发病原因的不同 选择相应的 治疗方案,提升对 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成效 。

  • 标签: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检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诊治中尿常规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 7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糖尿病患者组和健康体验组各 35 例,检查两组患者的尿糖、尿酮体、尿隐血、尿蛋白、白细胞酯酶、白细胞阳性率。 结果 糖尿病患者组尿糖、尿酮体、尿蛋白、尿隐血、白细胞酯酶、白细胞数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体验组( P<0.05 )。尿糖结果阳性时,尿蛋白、尿酮体、白细胞酯酶、尿隐血、白细胞数阳性率显著高于尿糖结果阴性时( P<0.05 )。 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尿常规检查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全面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糖尿患者 尿常规检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输血相容性检测中运用盐水法(非介质)与凝聚胺(介质)法作交叉配血试验检出不相合性抗体阳性率对比。方法:选取98例行同型输血治疗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9例。常规组运用盐水法检测,实验组应用凝聚胺法检测,比较两组输血治疗者的阳性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输血治疗者阳性检出率(18.4%)显著高于常规组(2.0%),P<0.05。结论:在输血相容性检测中应用凝聚胺法比盐水法交叉配血检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输血相容性检测 凝聚胺法 盐水法 运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ELISA 法对比胶体金法检测血液中 HIV 抗体的结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 2020 年 1 月在我院进行血液 HIV 抗体检查患者 84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胶体金法检测和 LISA 法,并通过免疫印迹法确定,分析比较两组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结果 通过 ELISA 法检测,本次实验 84 例患者中有 49 例呈现阳性, 假阳性 10 例, 其假阳性率为 11.90% 。经过胶体金法检测,本组 84 例患者血清中有 39 例呈阳性, 7 例成假阳性,其假阳性率为 8.33% 。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ELISA 法综合 准确性 相对较高,因此在临床血清 HIV 抗体检测中,两种方法都可以使用,进而促使检验结果准确率的提升。

  • 标签: ELISA 法 胶体金法 HIV 抗体
  • 简介:摘要:通过 NIRS测试可以获得各种条件下氧供给和氧消耗以及恢复过程中动力学生理信息,利用肌氧含量的相对变化值作为评定有氧代谢水平的指标,深入研究运动时肌肉氧化代谢的潜在机制,组织氧含量作为机能评定参数在运动实践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NIRS 肌氧含量 骨骼肌 氧化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4月在我院进行了非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 320份血常规检测标本中随机抽取异常标本 140份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正常标本 140份作为对照组,再采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检测结果。结果:采用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观察组中 29份血液样本呈现正常,其中假阳性率为 20.71%;对照组 8份血液样本呈现异常,其中假阴性率为 5.71%。经多次验证,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正确检测率高于非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如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结论:血常规是基本的血液检验,它能判断血液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但一般的检测仪具有局限性,在临床血常规检测中应结合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率,此血液检查方法具有不可忽视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 血常规检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均为肺癌疾病患者,时间选自2019-2020年,总计8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清晨空腹情况下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4ml),以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以及配套电化学发光试剂检测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记录两组受试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肿瘤标志物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阳性率以及观察组不同TNM分期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NSE、CEA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在青光眼疾病的检测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于本医院眼科 2020年 1月 ~2020年 6月期间接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 3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本课题的研究组,另从相同时段来我院做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中随机抽取 30例为本课题的对照组。分别用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两组受试者的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中央角膜厚度和房角开放距离。结果:研究组受试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房角开放距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两组受试者的中央角膜厚度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使用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可获得眼组织结构图像,并能够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中央角膜厚度、房角开放距离,在早期青光眼的检测与排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神经纤维层厚度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 血液 细胞检测质量的因素和控制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80例健康血液检测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液细胞检测,对影响血液细胞检测因素及控制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抗凝比例 1: 10000稀释比例的检测指标明显高于 1: 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血液指标出现不同程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临床医学 检验 当中,抗凝稀释比例、存放时间及人员操作都会对血液细胞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可通过加强检测流程安全来提高检查质量。

  • 标签: 医学检验 血液细胞 检测质量 因素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常用肾功能检测指标在透析中对治疗效果的评定意义。方法:选入我院于 17年 9月— 2018年 10月期间进行治疗的透析的尿毒症患者 142例,以随机数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分别为 71例。参照组使用常规的血液透析仪,研究组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比 2组患者的透析前后各项指标。结果:透析之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比参照组理想, P< 0.05 。结论:常用肾功能检测指标,即血糖、血清尿素、肌酐、尿酸能够很好的检测不同的血液透析仪的透析治疗效果,可作为评定标准之一。

  • 标签: 肾功能检测 透析 高通量血液透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采用化学发光法原理,初步建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试剂盒的方法学评价。 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在安图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上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依据 CLSI EP 文件对该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线性、干扰进行评估并与朗道免疫比浊法试剂进行方法学比对。 结果: 该方法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 5% ;在 1.87ng/ml ~ 146.47ng/ml 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方程为 y=0.9751x-0.4516, R 2 =0.9993 ;临床样本平均回收率为 95.2% ; 500mg/dL 血红蛋白、 500mg/dL 甘油三酯、 30mg/dL 胆红素对于 H-FABP 检测无干扰;与朗道免疫比浊法试剂进行方法学比较,回归方程为: y=1.0018x-0.0863 , R 2 = 0.9881 ,两者相关性较好。 结论 使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结果准确,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与进口朗道试剂相关性好,能够满足临床使用需求。

  • 标签: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化学发光法 方法学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COVID-19)病例的咽拭子及粪便样本的携带病毒状态,初步观察 2019新型冠状病毒在机体不同系统的状态、变化,对影响其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2020年 1月 24日起至 2020年 3月 17日在我院隔离治疗的 COVID-19确诊患者,收集性别、年龄、吸烟史、白细胞计数、血沉速率、 CD4+、 CD8+、 CD3+T及 CD4+/CD8+值,分析上述因素与咽拭子样本及粪便样本核酸转阴时间的关系。将确诊的 35例患者分为咽拭子 (+)/粪便 (+)及咽拭子 (+)/粪便 (-)两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样本核酸表达之间的差异。 结果:性别、年龄、吸烟史、白细胞计数、血沉速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身免疫性肝病应用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出2018年5月-2019年3月因患自身免疫性肝病在我院就诊的54例病人为对象,将其纳入实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的其他肝病病人50例为参照组;两组病人均做过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评定两组诊断结果的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ANA检测阳性率及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病理诊断中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PR、ER阳性患者和PR、ER阴性患者各52例,分别记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比较两组C-erbB-2水平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阳性组C-erbB-2阳性率为26.92%,阴性率为73.08%,与阴性组的80.77%、19.23%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阳性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34.62%、未转移率为65.38%,与阴性组的69.23%、30.77%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R、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情况优于阴性患者。阳性患者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方法辅助乳腺癌病理诊断,能提供更加充分的临床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B 型钠尿肽与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在 心力衰竭 诊断中的应用 。 方法 选取本院 74 例 心力衰竭 患者 开展 研究, 标本纳入时间为 201 8 年 10 月 -20 19 年 12 月 , 随机分为两组 ,各 37 例。 其中,参照组为健康体检患者,观察组为 心力衰竭 患者 , 对比诊断成效 。结果 观察组的 B 型钠尿肽和肌钙蛋白水平均高于参照组,且和单一诊断相比,联合诊断准确性相对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对心率衰竭患者所进行的诊断中, B 型钠尿肽与肌钙蛋白联合检测 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可以对患者的 B 型钠尿肽与 心肌钙蛋白水平进行有效检测

  • 标签: B 型钠尿肽 肌钙蛋白 心力衰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液体快速培养与改良固体罗氏培养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到我中心就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0例,对每份病例标本分别进行改良罗氏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统计改良罗氏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的阳性率、污染率及培养时间。结果 改良罗氏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0%(8/80)和11.25%(9/80)。所需的培养时间分别为28.0(25.0~31.0)d和16.5(14.0~19.0)d。结论 液体培养法阳性率与改良罗氏培养法基本一致,报告时间平均缩短至16.5d,比改良罗氏培养法提前10.0d以上,为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而且为后续进行的药敏试验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液体培养法 改良罗氏培养法 结核分枝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P53蛋白检测在女性生殖系统良恶性组织鉴别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女性生殖肿瘤患者 412例,全部患者均接受 P53蛋白检测检测方法为 S-P免疫组化法。结果:女性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 P53蛋白阳性率为 57.43%,卵巢癌患者的 P53蛋白阳性率为 71.43%,良性肿瘤患者的 P53蛋白阳性率为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53蛋白检测可有效鉴别女性生殖系统良恶性肿瘤,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女性生殖系统 肿瘤 P53蛋白 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