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琼脂印模材料和硅橡胶印模材料制取根管印模,间接法制作桩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共95个患牙,随机分为琼脂和硅橡胶组,每组40例,制取根管印模,间接法制作桩,经临床试戴、粘固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琼脂组中43颗患牙中合格41颗,合格率为95.3%。硅橡胶组中52颗患牙中合格51颗,合格率为98.2%。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琼脂印模材料制取根管印模精确度高,间接法制作的桩与根管、根面边缘密合性好,固位力强,价格低,临床实用性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牙冠延长术后用纤维桩冠修复牙体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方法选取了66例总共78颗出现严重缺损现象的牙体,对这些牙体进行了冠延长术,随后不久进行了修复,并对牙体修复的临床疗效实行观察。结果观察后发现,修复成功的牙体有55颗,成功率为70.51%,良好的有20颗,良好率为25.64%,冠状出现松动的有3颗。整体来看,修复成功率为96.15%,结果还是比较可观的。结论采用纤维桩冠对牙体进行修复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临床疗效也是相当令人满意的,非常适合被广泛的推广。

  • 标签: 牙冠延长术 纤维桩 桩核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铸造桩+冠修复残冠残根。方法残冠残根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行根管桩预备,取模制作粘接+冠修复。结果残冠残根行铸造桩+冠修复后固位功能良好。结论残冠残根用铸造桩+冠修复做到了不拔牙、少拔牙的原则,功能良好,患者满意,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铸造桩核 残冠 残根 冠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桩修复前牙的患者82例(157颗患牙),将患牙随机分成纤维桩组82颗,铸造金属桩组75颗。采用烤瓷全冠进行修复,患者随访观察1年,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纤维桩组成功率为95.13%,失败率为4.87%;铸造金属桩组成功率为85.34%,失败率为14.67%,纤维桩组成功率明显高于铸造金属桩,两组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在前牙修复中的效果明显优于铸造金属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前牙修复 玻璃纤维桩 铸造金属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抗体检测诊断不孕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 100例不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 100例健康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空腹进行静脉血抽取 3毫升,将血清分离,在 2-8摄氏度冰箱冷藏,并在采集静脉血之后的 48小时内进行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式进行抗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以及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和抗精子抗体的检测、抗卵细胞透明带抗体的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式进行抗抗体的检测。比较测定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抗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值以及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值和抗精子抗体的检测值、抗卵细胞透明带抗体的检测值、抗抗体的检测值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抗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值以及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值和抗精子抗体的检测值、抗卵细胞透明带抗体的检测值、抗抗体的检测值分别是 24( 48.00)、 21( 42.00)、 8( 16.00)、 11( 22.00)、 19( 38.00),而对照组抗子宫内膜抗体的检测值以及抗心磷脂抗体的检测值和抗精子抗体的检测值、抗卵细胞透明带抗体的检测值、抗抗体的检测值分别是 1( 1.00)、 1( 1.00)、 1( 1.00)、 1( 1.00)、 1( 1.00)。结论:抗抗体检测诊断对不孕具有显著诊断作用,可有效提高不孕的临床诊断标准,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联合检测 不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诊断技术在脑静脉窦血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脑静脉窦血栓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MRI检查,其中18例并行MRV检查,25例行CT检查,行脑血管静脉血管造影检查者为16例,比较检查结果。结果30例行MRI检查,检查符合17例,符合率为56.67%,CT检查符合为6例,符合率为20.0%,明显低于MRI符合率(P<0.05);MIR+MRV检查、DSA检查符合率均为100%。结论在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诊断上,MRI与MRV准确性高,对其形成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核磁诊断 脑静脉窦血栓 诊断价值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手术的护理对策与方法。方法选取我院81例使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术前认真评估各项身体指标,教会病人如何进行术中配合,并在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76例患者完全治愈,4例患者因神经根粘连和脑脊液漏需进一步治疗,1例因其他疾病转去相关科室,治愈率为93.83%。结论经过统计分析、总结经验得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体系,采用此种方法可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治愈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同时研究讨论其在进行性上性麻痹与鉴别诊断帕金森病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1月我院对收治的20例进行性上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其临床表现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对于进行性上性麻痹患者,在其中脑上缘部位呈现出凹陷或者是平坦的征象,患者的中脑横截面积为(77±15)mm2,桥脑面积为(543±73)mm2,中脑面积跟脑桥面积的比值为(14.3±2.5)%。结论进行性上性麻痹患者的中脑通过核磁共振检测出的MRI特征与帕金森患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促进了对这两种疾病的鉴别,提升核磁共振能够准确的对进行性上性麻痹患者的头部进行MRI检测,有助于医院对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核磁共振 帕金森
  • 作者: 王文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期
  • 机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痛病,因其突出的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和覆盖在环上的后纵韧带组织压迫附近的脊神经,病人常表现为腰痛伴坐骨神经痛,严重时剧痛难忍,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括。大多数早期病人经卧床休息、牵引、神经阻滞及A·P·L·D(经皮穿刺椎间骨减压)等方法可缓解症状,而有急性神经根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行椎板减压,椎阔盘髓核摘除手术治疗。病人在手术前、手术中由于其生理、心理变化有其特殊性,所以,巡回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结合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对病人实施身心整体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后路椎间盘镜髓摘除术的全程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进行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摘除术的96例的临床全程护理资料。结果96例中并发椎间盘炎1例,神经根水肿1例,经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96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结论作好后路椎间盘镜髓摘除手术术前、术中护理能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术后密切观察术后病情、预防各类并发症、作好出院指导能有效巩固手术疗效,避免疾病复发。

  • 标签: 后路椎间盘镜 髓核摘除术 全程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套管针在磁增强扫描中的巧妙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需进行磁增强检查的患者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0例和对照组280例。观察组应用巧妙的使用套管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静脉针穿刺方法。评价并比较2组穿刺部位针头脱出、局部肿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再次穿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扫描,发生造影剂的外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针头脱出、局部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再次穿刺率为零。结论与常规使用静脉套管针方法对比,这种巧妙的使用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建议在磁增强扫描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套管针 核磁 增强扫描
  • 简介:目的分析肝豆状变性的临床表现与脑CT征象。方法回顾分析36例肝豆状变性患者临床资料及CT检查资料。结果病变分布于豆状13例(36.11%),丘脑内囊后肢7例(19.44%),苍白球6例(16.67%),尾状头部6例(16.67%),豆状尾状联合病变2例(5.56%),丘脑内囊后肢苍白球联合病变2例(5.56%)。脑萎缩30例(83.33%),脑室扩大28例(77.78%)。脑基底节区见双侧对称性低密度影24例(66.67%)。脑白质脱髓鞘6例(16.67%),脑干低密度影3例(8.33%),小脑齿状低密度影3例(8.33%)。结论CT诊断肝豆状变性均有显著的阳性征象,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椎间盘镜下髓摘除术护理配合心得。方法配合手术进行护理。结论严格无菌操作是防止术后感染的关键之一,术前手术器械严格消毒灭菌,手术间空气严密消毒,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多个环节加强控制,严防因操作不慎造成患者椎间隙及切口感染而增加患者痛苦。

  • 标签: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30例脑型肝豆状变性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选取30例我院在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治疗的脑型肝豆状变性患者,均实行整体护理。结果在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小于护理前,比较差别较大(P<0.05)。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护理前,比较差别较大(P<0.05)。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比较差别较大(P<0.05)。

  • 标签: 脑型 肝豆状核变性 整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