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协助剖宫产产妇产后顺利进行母乳喂养,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方法实行产前母乳喂养宣教,术中母婴皮肤接触,采取心理护理,乳房护理,体位护理,营养护理,“三早”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纠正了产妇不良的心理因素影响,使母乳喂养顺利实施。结论恰当的护理方法和手段可以有效的提高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率。

  • 标签: 剖宫产 母乳喂养 影响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显示器制造厂视屏作业对作业工人晶状体的影响。方法对442名显示器制造厂视屏作业人员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对晶状体混浊进行分析。结果视屏作业人员受到低剂量电场(11.96V/m)和磁场(1.00A/m)辐射,其晶状体混浊、视力下降和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视屏作业引起晶状体混浊的部位为前后皮质部,以散在细点状为主,发展为白内障的进程比较缓慢(15年以上),无性别差异。

  • 标签: 视屏作业 晶状体混浊
  • 简介:摘要目的保证尿液检测中白细胞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参照尿液检验有关标准,制定一系列的质量控制,并进一步探讨可能影响尿中白细胞检测的因素。结果尿液分析仪中白细胞的检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结论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仅只能作过筛试验,而镜检才是确诊的依据。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白细胞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45例妇科腹部术后患者,术后予基础治疗,无相关药物干预。以排气/排便时间为因变量行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血钾、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贫血以及手术时间为其影响因素(P<0.05)。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比较,P<0.05。结论选择适当手术方式、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注意补钾,适当控制抗生素使用的时间、缩短手术时间,能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开腹式手术迅速。

  • 标签: 胃肠功能 影响因素 妇科腹部手术 不同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师干预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影响的评价。方法选择为实施干预的2009年5月和实施干预的2010年5月的全部住院病历中的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药师干预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抗菌药费用明显降低(P<O.01)。结论采取药师干预措施可减少抗菌药的使用率,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应用明显提高。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性 药师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锁骨中远段骨折及肩锁关节韧带撕裂、肩关节脱位,手术治疗,锁骨钢板内固定后对肩锁关节功能影响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法2008年—2011年,我科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中远段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6人次。术后对症治疗、拆线及前臂悬吊,行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个月,部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10人次出现上肢活动疼痛,功能障碍。拍片显示钩钢板陷入关节内,肩峰撞击蚀损,钩板近侧螺钉拔出上翘。1例出现骨折断端间隙增宽,骨硬化。

  • 标签: 锁骨中远段骨折 肩锁关节脱位 肩关节功能影响障碍防范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化验报告,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从血液标本采集的最佳时间、采集的方法、标本溶血、送检时间进行探讨。结果标本溶血、送检时间均对生化检验结果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为了提高健康体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避免和排除各种因素对标本的干扰,减少血液标本上的误差。

  • 标签: 血液标本 采集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为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8例患者当中,抑郁发生率为39.6%,入院时空腹血糖高,病程长,有并发症者,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差,对糖尿病知识缺乏了解,自费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存在比较严重的抑郁情绪,而且与相关因素有关,应该及时给予心理干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剖宫产术中影响娩头娩出的可能因素逐个加以分析。结果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是受多个因素影响的。结论手术前应充分估计到胎头娩出的难易程度,掌握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处理方法及技巧性,这样有利于母婴安全,尤其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机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下段 胎头娩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社区干部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和态度的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社区宣传教育和促进措施提供策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辖区社区干部,获得有效样本224人。结果根据分析的结果,从事社区工作年限较长者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工作年限较短者(P<0.05);从事社区工作年限较短者的歧视态度明显高于工作年限较长者(P<0.05)。结论应通过多途径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社区干部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改变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不正确态度,逐步消除艾滋病恐惧感有助于将艾滋病预防工作推向深入。

  • 标签: 艾滋病 知识 态度 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本实验室所使用的带分离胶/速凝剂的一次性使用负压储血管中的分离胶/速凝剂对血清甘油三脂(TG)检测的影响,进行实验比对分析。方法用相同的方法将40份血液标本分成二份,一份装入带分离胶/速凝剂的储血管,另一份装入没有分离胶的储血管。带分离胶的标本定为①组,没有分离胶的标本定为②组。再用带分离胶的储血管40支分别加入蒸馏水3毫升,进行上下颠倒充分混匀定为③组。满足条件后三组标本均用离心机相同转速离心,分离血清后同时上机作甘油三脂(TG)测定。结果①②组测定结果有明显较大的差异,①组的测定值明显增高且全部异常增高,基本是脂血标本才应该有的结果,与临床明显不符,②组测定结果大体正常与临床相符。而③组测定值均大于1mmol/L,高者达到6mmol/L并且①组测定结果减去③组测定结果后与②组测定结果大体接近。结论本实验室使用的带分离胶/速凝剂的一次性使用负压储血管中的分离胶/促凝剂对血清甘油三脂(TG)的测定有明显的影响,应当更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巴氏量表评估及评价患者生活能力,将25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除按常规治疗及护理外,给予患者系统的、动态的、连续的、有针对性的全程护理干预,根据巴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及6个月护理干预措施后老年患者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各种并发症减少,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提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加强和改进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有针对性基础护理干预措施后,老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完全依赖逐渐降低,生活独立性逐渐得到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也逐渐得以提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措施 老年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实验组除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外并给予非药物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存在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地降低血压,是社区高血压病防治的重要措施,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社区 高血压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小儿用药剂量不准确极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R),也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影响到儿童的身体健康,因此应给予高度重视。本文对目前影响小儿用药剂量准确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小儿用药剂量准确性的对策及思路。

  • 标签: 小儿用药 剂量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取样方法对甲状腺摄131I率的影响,提高甲状腺摄131I率的准确性。方法分为正常取样组与快速取样组两组,每组30例,采用相同条件,检测两组的甲状腺摄131I率。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该二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有无差异。结果正常取样组数值明显较快速取样组数值高,p<0.001,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取样甲状腺摄131I率明显低于正常取样组。

  • 标签: 快速取样 正常取样 甲状腺摄131I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胎位妊娠孕妇的临床特点及分析影响妊娠结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查阅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产科285例孕妇B超检查显示妊娠胎位记录,进行分析妊娠的胎位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285例孕妇B超检查显示妊娠时正常胎位180例(63.2%),胎位不正105例(38.8%),其中臀位58例(55.2%),横位20例(19.0%),枕后位18例(17.1%),颜面位5例(4.8%),额位4例(3.9%),在28W前检查出胎位不正65例(61.9%),32W后检查出40例(39.1%),采取影响妊娠胎位纠正措施后胎位不正78例(74.3%),纠正成功27例(25.7%)。分娩时顺产215例(75.4%),剖腹产70例(24.6%)。结论胎位不正时对产妇和胎儿都有不良的影响,在增加产妇分娩的难度时,还会增加剖腹产的几率。因此孕妇一定要做好孕期检查,发现胎位不正的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胎位。

  • 标签: 多胎位 妊娠 临床 特点 影响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