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诊疗过程中预检分诊模式的优化,提高三级预检分诊的有效性、科学性。方法 将 2020年 01月 20日 ~2020年 02月 04日在我院就诊的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 2020年 01月 20日 ~01月 27日,按照四川省文件要求进行预检分诊;试验组: 2020年 01月 28日 ~02月 04日,按照“哑铃”预检分诊模式进行预检分诊。分别比较两组筛查新冠肺炎的阳性率、疑似患者阳性率、专科门诊就诊率以及其他临床表现患者在发热门诊的就诊率。结果 在相同时间间隔,“哑铃”预检分诊模式中,发热门诊与呼吸门诊量及占比较对照组增加,检测出新冠肺炎患者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率较高,在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中,其他临床表现患者例数比例减少。结论 “哑铃”预检分诊模式有效的分流门急诊患者,高效的分流就诊减少了感染播散、交叉感染的风险,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优化了三级预检分诊模式,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接诊治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哑铃型 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对周围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3例周围小肺癌,常规剂量与低剂量5mm重建图像发现病灶数量及表现无显著差异。28例病灶呈结节状,边界较清楚;3例病灶呈磨玻璃状,边界较清;2例病灶呈小片状,边界模糊。增强扫描于主动脉期结节病灶强化最明显,达到峰值,CT强化值达20~60HU,完全性强化24例,周围性强化4例;磨玻璃病灶未见明显强化。延时5min后病灶CT值缓慢下降。本组10例有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3例有同侧胸肋骨转移,3例同侧胸腔积液,4例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结论多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图象质量尽管噪声有所增加但是可以满足胸部普查需要,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周围小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多排螺旋CT 低剂量 周围型小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心动超声筛查危急先天性心脏病(criticalcongenitalheartdisease,CCHD)的必要切面。方法对临床怀疑CCHD的11例新生儿进行心动超声常规扫查,回顾分析这11例新生儿心动超声图各切面图像。重点观察左室长轴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心尖五腔心、锁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5个切面。结果经心动超声检查11例新生儿有6例为CCHD(54.5%),分别是3例为主动脉弓离断,1例为单心室,1例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1例为法洛氏四联症;5例为非CCHD(45.4%),分别是3例心脏正常,1例为房间隔缺损,1例为卵圆孔未闭,5个重点观察的常规切面均能为诊断提供依据。经随访证实心动超声均诊断正确,诊断符合率100%。结论心动超声5个常规切面在CCHD筛查中诊断准确,方便易行、易于掌握,对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和转介方案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危急型先天性心脏病心动超声常规切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在进展期胃癌术前分和T分期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徳国西门子公司MACNETOMVerio3.0T磁共振,对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3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一周采取美国通用电气公司64排128层LightSpeedVCT平扫以及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并经多平面重组图像处理。观察患者术后病理,对照来比较和评价其准确率2。结果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检查结合MRI技术对于进展期的胃癌检出率为100%,以MDCT临床T2期诊断可以看出其灵敏度为63.11%,特异度88.11%,准确度为77.67%,阳性预测值为67.12%,阴性预测值84.12%。结论多层螺旋CT双增强扫描与MRI联合技术对于进展期胃癌术前分与T分期准确率较高,值得作为胃癌术前常规检查项目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进展期胃癌 T分期 术前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介入治疗用于预防和治疗凶险前置胎盘剖宫产的手术护理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妇产科接收凶险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纳入患者介入治疗、手术护理进行分析,并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纳入患者均成功实施髂内动脉球囊置入阻断,产后出血量小于600mL患者10例、600~1000mL患者8例、1000~1500mL患者2例;均为单胎,新生儿Apgar评分正常18例;此外,14例患者剖宫产术后即摘除球囊,6例患者摘除球囊后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康复均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治疗应用效果显著,辅以良好的手术护理,可有效减少凶险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出血状况,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介入治疗 凶险型前置胎盘 剖宫产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X线平片和CT影像两种检查手段特点,研究其在脊柱爆裂骨折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3月---2021年2月间初诊为脊柱爆裂骨折的患者,经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后从中选取了80例纳入此次例研究的对象,80例患者均进行了X线平片和CT影像的检查。结果:80例患者在进行CT 影像诊断时,CT 影像诊断出有79例,80例患者在进行X线平片诊断时,X线平片诊断出71例,说明CT在诊断脊柱爆裂骨折的准确率要高于X线平片的诊断准确率,数据值显示为(P

  • 标签: X线平片 CT 影像 脊柱爆裂型骨折 临床诊断效果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B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肝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94例为肝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B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并以病理诊断结果评估三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1月。结果在肝肿瘤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及敏感度对比上,超声造影分别为95.74%、92.31%、96.29%,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为89.36%、76.92%、91.35%,B超声分别为81.91%、76.92%、82.72%,超声造影均较B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更高,且诊断准确度与敏感度与二者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B型超声 彩色多普勒 超声造影 肝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本文选择的急性闭角青光眼(ACG)患者,专门探讨应用全程系统护理的实际效果和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治疗到38例ACG患者,按照住院时间顺序将这些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数量均为19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应用全程系统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患者眼压情况以及负性情绪等相关数值。结果 对两组患者眼压情况做出对比,可以看出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眼压对比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干预1 d、5 d、10 d、15 d后两组患者眼压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观察者下降的更为明显,P<0.05;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可以看出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对比没有显著的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一定程度下降,观察组下降得更为明显,P<0.05。结论 AC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推荐应用全程系统护理的模式,患者的眼压得到明显降低,负性情绪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全程系统护理 应用价值 负性情绪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13-02摘要目的应用高频与腹部超声联合对于阑尾炎进行诊断及临床分,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13年10月间.2014年10月间在我院收治的诊断阑尾炎患者81例,对其采用高频与腹部超声联合诊断及临床分,并跟踪其他项目的检查结果和手术结果,对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本组81例患者跟踪各项检查及手术结果确诊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5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2例,坏疽阑尾炎5例,阑尾脓肿4例,超声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0例,坏疽阑尾炎4例,阑尾脓肿4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7.82%。.结论高频与腹部超声联合对于阑尾炎分诊断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 标签: 高频腹部超声联合阑尾炎临床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脾利湿法用于脾虚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脾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健脾利湿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脾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而言,与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相比,选择健脾利湿法进行治疗可以更加显著地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健脾利湿法 脾虚型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在进展脑血栓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进展脑血栓患者共计40例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我院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依然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在治疗的全过程中,两组患者并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并且治疗组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将低分子肝素钙应用到进展脑血栓治疗中,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治疗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状态,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脑血栓 进展型脑血栓 脑血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检查在对老年人阑尾炎诊断和分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0例老年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资料,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分和分析,将检查与结果确诊的对比,以判断超声检查对老年阑尾炎诊断和分的正确性;结果超声诊断结果及其符合率,210例患者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5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95例;坏疽性阑尾炎30例;阑尾周围脓肿30例。本组210例阑尾炎中,超声诊断正确率90.5%;误诊3例;漏诊17例;结论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重要实用价值,已经成为急性阑尾炎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 标签: 超声检查 老年阑尾炎 诊断 分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对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分和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膝关节外伤到我院进行诊疗的患者统计发现,普通X线摄片的骨折检出率为93%,而螺旋CT扫描的骨折检出率为100%。选取其中50例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对象,比较CT扫描重建及膝关节正侧位X光片与手术中的差异。结果X线片检查,3例x线片检查不能确定骨折分;经CT扫描重建后,6例X线片检查不能确定患者2例为I,4例为Ⅳ;9例患者更改分,其中3例Ⅱ改为V,2例Ⅲ改为Ⅱ,4例Ⅳ改为V。经比较发现,x线片与CT扫描重建对分的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5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所见骨折分与CT扫描重建相符,CT重建准确率为100.0%(50/50),X线片准确率为90%(45/50)。结论X光片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基础,而螺旋CT扫描及其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能够清晰、直观、立体、多角度地显示骨折情况,在骨折线的检出、显示骨折的塌陷、骨折碎片和骨折分方面优于普通x线摄片。对制订手术方案、准确复位以及术后复查等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X线 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SCT三维定位导向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周围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周围肺癌进行了MSCT三维导向下射频消融治疗。术前常规MSCT三维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获取病理学诊断,腺癌25例,鳞癌20例,腺鳞癌8例,大细胞癌5例,未分化癌2例。全部瘤体直径均<9cm,其中33个病灶直径<5cm。结果全部病例手术顺利,术中并发少量气胸者3例,液气胸2例,大量气胸行闭式引流者1例。术后分别在3~9个月CT复查,显示60个病灶中55个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缩小,肿瘤内部均出现大片不规则低密度区;3例患者病灶体积无变化,边缘有环状强化,提示肿瘤复发。结论MSCT三维定位导向下经皮穿刺RFA治疗周围肺癌,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成像 肺肿瘤 导管消融术 放射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椎动脉颈椎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行牵拉手法治疗对照组(n=32)与采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为实验组(n=32),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预后效果更好。

  • 标签: 中医骨伤手法 中药内服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爆裂骨折应用X线平片与CT影像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脊柱爆裂骨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共78处骨折,术前均进行X线平片与CT影像检查,对比2种不同检查方式的檢查时间、检查费用,以手术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2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CT影像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X线平片的检查时间与检查费用均低于CT检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爆裂骨折应以X线平片检查结果为诊断基础,针对无法确定椎管受累情况与骨折细节的患者,则可结合CT影像进行准确诊断。

  • 标签: X线平片 CT影像 脊柱爆裂型骨折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祛痰降浊方对2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6例2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祛痰降浊方进行治疗,治疗30d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脂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FPG、FINS及HOMA-IR均有显著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各项数据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痰降浊方治疗2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疗效确切,并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祛痰降浊方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尿NAG和MAlb联合检验方法对患有2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45例患有2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定义为A组;再抽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病例45例,将其定义为B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尿NAG和MAlb水平进行检测。结果A组研究对象的尿NAG和MAlb水平明显高于B组。结论应用尿NAG和MAlb联合检验方法对患有2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非常高。

  • 标签: 尿NAG 尿MAlb 2型糖尿病 早期肾功能损伤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