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简述超支化共轭聚合物光电活性材料研究进展,设计、合成了多种具有3-D立体结构的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研究了它们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其在器件上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成膜性和高的发光效率.可应用于发光二极管(LED),发光电化学池(LEC),光伏打电池等器件.这类化合物不仅可以作为发光材料,还可以通过修饰得到具有分子或离子识别、信息存储性能的特殊功能材料.

  • 标签: 超支化共轭聚合物 光诱导电荷转移态 分子离子识别 电致发光器件 光伏打电池
  • 简介:仪器仪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国家将会更加重视科学仪器的应用与发展,也会加大对科学仪器的扶持力度。由于各种直接测量新技术的应用和分析采样技术的逐步完善,使得在线分析仪器在各行业中获得更广泛的关注,为质量更可靠、生产更安全方面作出了新的贡献。

  • 标签: 在线分析仪器 征文通知 国际论坛 应用 展览会 中国
  • 简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分析检测中。与传统方法比较,ICP—OES法测定非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优势。综述了ICP—OES法测定非金属元素硫、磷、硼、硅、硒、砷、碲、碳和卤素的最新应用进展,提出了ICP—OES法测定非金属元素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非金属元素 应用
  • 简介:通过Stille偶联反应合成了5,5″-二辛基-2,2’:5’2″-三联[3,2-b]并二噻吩,并对该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真空蒸镀薄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详细表征.以这一化合物作为半导体层、采用顶电极结构制备了有机薄膜晶体管,并对薄膜生长基底温度做了优化,发现基底温度为100℃时器件性能最好,迁移率达到0.13cm^2/V·s,开关比为7×10^3,阈值电压为-19V.

  • 标签: 并二噻吩 有机半导体 有机薄膜晶体管
  • 简介:2016年7月,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牵头,联合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8家单位,合作申报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工业过程在线分析检测仪器开发与应用,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项目评审,获得立项审批。

  • 标签: 科学仪器 仪器开发 在线分析 工业过程 设备开发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G(d)理论水平下,计算了45种苯砜基羧酸酯化合物的量子化学参数。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描述此类化合物对发光菌急性毒性的模型:-lgEC50=3.02+6.24EHOMO-0.091μ-0.006P+1.22q(1)-6.67q(10),其中R=92,rsdj^2=0.82,F=42.0,q^2=0.79.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苯环和酯基取代基的电负性越大,分子体积越小,毒性越大.该研究为探讨此类化合物急性毒性的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苯砜基羧酸酯 急性毒性 密度泛函理论 QSAR
  • 简介:设计并合成了4个基于含硫芳杂稠环化合物的可溶性共轭齐聚物,即以3-十一烷基苯并[d,d′]噻吩并[3,2-b;4,5-b′]并二噻吩(BTTT)为末端芳香单元,噻吩(T)、二噻吩(bT)、N-十二烷基-二噻吩并[3,2-b]吡咯(TP)或2,5-双(3-十二烷基噻吩)[3,2-b]并二噻吩(qT)为中间芳香单元的共轭齐聚物.它们的HOMO能级和能隙分别处于-5.35~-4.95eV和2.62~2.44eV.通过溶液旋涂的方法制备了有序的薄膜,除T-BTTT外,其他3个化合物在薄膜中均表现出edge-on型的层状排列结构.制备了底栅-顶接触型的有机薄膜晶体管器件,qT-BTTT具有最高的场效应迁移率,达到0.012cm2/V.s.

  • 标签: 有机薄膜晶体管 芳杂稠环化合物 共轭齐聚物 溶液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