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9 个结果
  • 简介:殷墟乙十一基址是殷墟建筑基址中遗迹现象与层位关系最为复杂的一处,原始发掘报告对此即有陈述未清和淆乱之处,后人的看法也不尽一致。本文根据乙十一基址的层位关系及各方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上限自殷墟文化二期,下限至殷代晚期。

  • 标签: 殷墟 建筑基址 遗迹 发掘报告 年代 殷代
  • 简介:司马光《过洛阳故城》云:“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在中华民族中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那么,如何定位洛阳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呢?为此,洛阳市历史、文物、考古界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由徐金星先生主编的《洛阳市文物志》、《河洛史话》,由洛阳历史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纂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和《河洛文化论丛》第一、二卷明确提出了“中华民族,根在河洛”,以及“洛阳是七大古都中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历史文化名城”等重要学术论点,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共识。这为“洛阳是中华民族的圣城”这一学术观点的提出准备了理论基础。

  • 标签: 学术研究 中国 洛阳市 河南 历史价值
  • 简介: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开发的《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可以对提交的论文与数据库内包含的几千万份已发表文献进行比对,对于文字完全重合的文字描红标出,最后进行总体统计并给出分析报告。

  • 标签: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学术文献 检测系统 学术不端 网络出版 数据库
  • 简介:良渚文化玉璧专题学术研讨会纪要王玉,陆根林,边任1997年12月6日至8日,“良渚文化玉璧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这次研讨会由南实钱币博物馆(筹)主办,浙江省博物馆、良渚文化博物馆协办,来自北京、陕西、河南、湖南、江苏和浙江等省市的钱币学。考古学...

  • 标签: 良渚文化 专题学术研讨会 玉璧 货币使用 省博物馆 商品交换
  • 简介:2004年7月28日至31日,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主办的"中国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阳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印尼、台湾、香港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1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部分学者在大会上作了发言,介绍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一些最新考古发现;与会代表还参观考察了安阳殷墟和和其他一些古文化遗址.在考察殷墟遗址并听取了安阳市领导关于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报告后,均认为安阳殷墟遗址完全具备列入"世遗"的条件,一致呼吁将安阳殷墟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标签: 安阳殷墟 古文化遗址 殷商 商文化 考古发现 世界文化遗产
  • 简介:2014年10月10日至11日,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暨草原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来自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蒙古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及吉林、辽宁、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湖北、福建、浙江、贵州、四川、广西、宁夏、洛阳、北京、上海、重庆等省(自治区)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山西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考古文博院系,中国文物报、文物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新闻媒体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盟市文物部门的9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化研究 文物考古研究所 草原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
  • 简介:中国近代机制币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9月27日在广东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74篇,提交大会的有42篇,在一天半的研讨会上,有27篇文章作了发言。时间虽然很短,但是研讨内容丰富。以币种分有机制银币、机制铜元和机制铜钱:从内容看有通论。也有专论,有的是专论一币,有的是专论一省。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近代 中国 综述 研讨内容 2010年
  • 简介:新疆钱币因其独特的地域、历史、民族文化特点而受到钱币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和钱币研究人员的关注。以时间为线索、采用基于数据分析的量化研究方法,开展新疆钱币收藏、研究趋势的纵向研究,不仅是新疆钱币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领域,

  • 标签: 新疆钱币 网络论坛 失落 收藏爱好者 研究人员 文化特点
  • 简介:对三里墩出土齐小刀币铸行年代的讨论王恩田一、问题的提出齐国刀币分为大小两类。大刀币如“齐之法化”等,通长18-19厘米左右。重40-61克不等。小刀币面铸“明”字,背铸“齐化”,“齐化共金”,“平易冶宋”等不同铭文,长11─14厘米左右、重11.7─13.5克不等。这些小刀币一般都认为是燕乐毅伐齐时在齐国铸行的。由于以往出土的齐刀币大都出于窖藏,地层关系不清楚,而且没有其他任何共存遗物。即使有盛钱币的陶罐也大都丢失,给讨论刀币铸行年代带来一定困难。六十年代中期,江苏涟水三里墩的一座墓葬内出土了一批小刀币,共重五斤,总数在300个左右。墓内还出土有铜器、陶器、玉器等其他遗物①。一次发现这么多的小刀币,而且有众多的遗物共存,在齐刀币发现史上还属首次。对于讨论小刀币的铸行年代,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墓内还“出土”有五铢钱,故发掘简报将该墓年代订为“西汉”,而且说:“墓内出土有大量的未经锉磨和使用的小刀币,从地理上看这里战国时属楚,不是使用刀币的地方,因此我们怀疑它是西汉时齐国的自铸币”。西汉初年币制混乱的确是事实。考古发现证明汉初或曾有过沿用六国货币的现象。如山东曲阜董大城一次出土楚蚁鼻钱近16000枚②

  • 标签: 五铢钱 蚁鼻钱 齐之法化 战国墓 三里 发掘简报
  • 简介:一紫外辐射概述紫外辐射(俗称紫外线、紫外光)相当于波长介于4—400nm范围的电磁辐射。紫外区从可见光的短波高频端一直延伸达伦琴射线的长波低频端,见图(1)。根据不同波长的紫外辐射特性及其不同应用领域,英

  • 标签: 紫外辐射 允许极限 强度测定 紫外区 应用领域 低频端
  • 简介:汉画,华夏文明之瑰宝。汉画,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面对不断涌现的汉画考古新发现、蓬勃发展的民间收藏势态、人文科学研究范式的失落和机械复制时代数码图象无序泛滥的冲击,如何在新世纪,交流考古新发现,拓展研究新视野,建立学术新范式、整合民间新资源、创立运作新模式成为当下汉画研究的迫切需要。2005年6月1-2日在四川省新津县胡家大院召开的中国汉画学会巴蜀片区学术座谈会便是对这时代课题的积极回应。来自四川省文化厅、四川大学、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博物院、绵阳市博物馆、乐山文化局等十六家研究机构的三十三位专家学者在会上作了精彩展示交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 标签: 学术座谈会 汉画 文物考古研究所 巴蜀 学会 中国
  • 简介:为促进我馆学术研究和业务工作的发展,加强科研成果的交流和调动业务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培养年轻科研队伍,在馆领导的亲自指导和信息资料中心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2001年1月8、9日,我馆第五届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这次研讨会总结吸收过去四届的经验教训,

  • 标签: 甘博 2000年 学术研究 博物馆 科研成果
  • 简介:为了保证学会活动的正常开展,充实学?会活动经费来源,根据民政部有关规定和安徽省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安徽省钱币学会章程》第三章规定,落实会员交纳会费?的主务,特制定本办法。

  • 标签: 安徽省钱币学会 实学 会通 活动经费 来源 章程
  • 简介:被认定为社祭遗址的新郑中行遗址的青铜器坑实际上晚于马坑,青铜器坑当是窖藏,窖藏的青铜器可能是郑国用于纾国难的贿赂之器。马坑则与青铜器铸造过程中的祭祀或巫术有关。

  • 标签: 新郑中行遗址 青铜器坑 祭器 马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