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整体地看,不要总是盯着局部"。学画的时候,站在背后的老师,经常会用这句话来提醒我们,以至于多年以后每当提笔作画,耳边好像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非常清楚,当时这位老师正在努力纠正我们的观察方法。后来渐渐理解了观察对于绘画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圈里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也经常谈论绘画的问题,然而大多集中在怎么画和画什么等类似的话题上,每当此时我总在思考。对我们来说除了以上两个常见的问题之外,似乎还应该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

  • 标签: 艺术家 现代艺术 中国绘画 观看方式 作品 当代艺术
  • 简介:素描体现出一种真正独立的思考方式。比起其他人来,实际上从事素描艺术的人对自己生活于其

  • 标签: 章多 刘班
  • 简介:1999年,在英语国家里形容一个人的时候,已经不用"cool(酷)"了,而用"smooth(温和、圆滑)"。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瑞士策展人汉斯(Hans-UlrichObrist)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的策展人与体制的关系。他说:"我从来没有赞成要远离体制,相反地,我较倾向‘游移摆动’的概念,我认为‘游移摆动’能缔造更丰富的创造力,得以多方面

  • 标签: 策展人 波普艺术 现代艺术 汉密尔顿 创造力 摆动
  • 简介:这篇文章发表于50年代初,是贡布里希用德文撰写的、最有特色的理论文章之一。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作者用如此短小的篇幅,却把内容和材料都十分丰富的艺术科学给我们交待得一清二楚。它不仅涉及了艺术科学的定义、描述了它的产生和发展,而且还批评了这个领域的各个流派的得失,最终指明了艺术科学的任务和目的。读完此文,相信莫雷利、里格尔、沃尔夫林和瓦尔堡等名字,对读者不再仅仅意味着名字。本文译自马丁·许尔利曼编《艺术的神密岛》[MartinHǖrlimann(Hrsg.):DasAtlantisbuchderKunst,Zǖrich1952],第653—664页。

  • 标签: 艺术科学 瓦尔堡 沃尔夫林 里格尔 贡布里希 利曼
  • 简介:漫谈速写艺术崔凯“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艺术与视知觉》引言鲁道夫·阿恩海姆一多数画家都仅仅把速写作为创作收集素材、磨练技法、探索新风格新形式的一种手段。然而,速写作为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具备着其他绘...

  • 标签: “自我” 速写 画家 艺术作品 社会文化背景 艺术家
  • 简介: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江桃幼儿园,自创办以来,一切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本着“让每个孩子在艺术的摇篮里成长”的宗旨,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全面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让幼儿通过绘画激发幼儿的潜能,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采用轻松活泼的启发式教学,

  • 标签: 艺术素养 启发式教学 幼儿园 绍兴县 浙江省 创造力
  • 简介:现实中根本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今天挂在博物馆和美术馆墙上的绘画与书法作品当初大都并非“为艺术艺术”的有意之作。它们是为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目的而创作目的,在艺术家着手工作时,那些条件都在他考虑之中,并潜行着一种规则——艺术的美学距离在于对功能的否定。

  • 标签: 书法作品 艺术家 文字 为艺术而艺术 创作目的 美术馆
  • 简介:第7章色彩色彩的本质色彩是引起共同的审美愉快的、我们最为敏感的形式要素。色彩同时诉诸儿童和成人;即使是婴儿,最容易接受的也是色彩明亮的东西。那些总是被他或她所称的“现代”艺术弄得迷惑不解的凡夫俗子,通常也能从中发现色彩的活力与魅力。这个人可能对变形的...

  • 标签: 艺术家 二次色 三色组 色彩关系 三原色 反射光
  • 简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北京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历史为鉴,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今年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各种美术活动,以纪念这一伟大的时刻!我们从中选取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第三届架上连环画展”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多画幅的形式,

  • 标签: 历史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艺术 美术活动 阅兵式
  • 简介:多媒体视像装置艺术早在单频道视像艺术出现之前就有了。德国艺术家沃尔夫·福斯特尔宣告:“所有事物都是艺术,包括噪声、物件、运动、色彩和心理;因此生活即艺术。”

  • 标签: 装置艺术 视像艺术 多媒体 福斯特 沃尔夫 艺术家
  • 简介:新达达——后色彩抽象的另一分支——直接导致了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重要潮流:波普艺术。罗伯特·劳申柏是第一个背离纯抽象表现主义的人。他用大笔触把纯色涂在粘在画布上的非艺术材料上,如旧床垫、破收音机、照片、动物标本等。从劳申柏的综合绘画中也产生出很多新的集合艺术,这个词以前用来描述卡尔德的与众不同的作品。

  • 标签: 抽象表现主义 波普艺术 60年代 50年代 艺术材料 罗伯特
  • 简介:狄少英是一个很有成就的青年画家,自一九九一年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后一直在部队从事美术创作,近30年的军旅生涯和长期的创作实践,使他的艺术情感不断升华。在他的感情世界里,最本质的东西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其作品取向总是与人民同在,与时代共进。

  • 标签: 解放军艺术学院 生活 青年画家 美术创作 创作实践 军旅生涯
  • 简介:艺术基础(4)[英]奥克维克、斯丁森、威格、坡恩、卡伊顿合著芷子译比例比例涉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用艺术语言来说,各部分的关系是很难用任何精确的标准来比较的,因为比例总是作为一种个人判断的事情。在比例中的各个部分都是与整体发生关系,只要比例正确,各...

  • 标签: 艺术家 黄金分割率 黄金矩形 艺术作品 线条 支配力
  • 简介:美国《艺术新闻》《帕诺夫斯基学术思想研究会》为纪念20世纪最为杰出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人文主义学者,艺术史家欧文·帕诺夫斯基诞辰100周年,最近在新泽西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学术研讨会。帕诺夫斯基以其光明磊落的言行为自己树立了形象。他决不...

  • 标签: 帕诺夫斯基 艺术新闻 学术思想研究 艺术史家 天顶画 尼德兰绘画
  • 简介:在新世纪之交,“声音艺术”俨然成了准艺种,其相关展览经年不断,研究论述逐年增加,中心系所陆续成立,与此同时,“声音艺术”的定义却奇怪地悬置着,持续摆荡于过度广义——所有非传统音乐的声音创作都是声音艺术,与过度狭义——只有声音装置是声音艺术这两者之间。前者等于悬置定义,后者却有排挤当代艺术制式规格以外种种“声音创作”的嫌疑。

  • 标签: 声音艺术 声音创作 传统音乐 当代艺术 悬置 定义
  • 简介:意大利《艺术快讯》《荷兰(松斯比克)展》〈松斯比克’93〉的中心主题是标识语的视觉化:一个有三个圆环的靶,由美国博物馆馆长瓦内里厄·史密斯所策划,象征行为的三个范围。在阿纳姆的松斯比克公园、城市、以及乡下被开垦的低洼地是进行艰难旅行的艺术过程的“场所...

  • 标签: 比克 艺术过程 阿纳姆 标识语 博物馆馆长 视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