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记述了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地域美术史研究暨《北京美术史》学术研讨会”要点,记述了参会学者对于“中国地域美术史研究的理论建构及相关问题”、“《北京美术史》著作”各自发表的学术观点,文末指出此次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成果及研讨会本身的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国地域美术史研究 《北京美术史》 学术研讨会
  • 简介:天津作为中国华北工商重镇,在行政上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直辖市。在清末洋务运动中,它是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与上海、广州同为沿海三大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应该说,天津是先于北京实行对外开放的,作为洋务运动的中心,天津既经历了惨烈的中西冲突风潮(如天津教案)又见证了西化的物质文明(如津卢铁路和大片洋楼)。对于天津来说,这样的描述是很切实的:“自1860年开埠以来,

  • 标签: 天津教案 对外开放 述评 作品 油画 美院
  • 简介:水陆画是依附于水陆法会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宗教文化遗产,它的图像内容主要是根据水陆仪轨及民俗信仰的需求而进行绘制。在水陆画图像中既反映了三教合一的思想内容,又包含着大量民间信仰的祈愿需求。因此,研究水陆画的图像构成,既能了解宗教教义发展的状况,还可以对当时的绘画技艺与民俗信仰进行深入的认识。

  • 标签: 宗教图像 水陆画 文化内涵
  • 简介:尚辉:从第一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开始,杭州打造的中国画双年展的平台是在新世纪应对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画发展的重要平台.从“意之大者”到“长卷视界”,在学术主题上可以看到它的立足点。因为影像是我们今天所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的当代艺术媒介,当代艺术的产生和影像的发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因为影像艺术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对架上艺术产生了支离,这是我们看到的很重要的学术现象。从“意之大者”强调对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到这次的“长卷视界”,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画自身的发展、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它和图像、影像并没有直接的大关系,任何的图像或者影像很难说具备中国画特有的写意精神,意象中的造型,尤其境界、意象等中国画特有文化意韵和审美意韵是我们看到当代影像所不具备的。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中国画 双年展 杭州 影像艺术 当代艺术
  • 简介:江子迪[广州美术学院]《断·流》综合材料200×450×60cm导师:陈克作品点评:气体迅速冲击流体后瞬间凝固而成的激流被截断为数个部分,隐喻着文明进程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 标签: 优秀雕塑 作品展学术奖 毕业生优秀
  • 简介:2018年5月2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承办的“经验、道路与使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艺术与传媒学术期刊—第二届中国艺术与传媒学术期刊主编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办。

  • 标签: 艺术与传媒学院 中国艺术 学术期刊 期刊主编 改革开放 经验
  • 简介:2010年2月21日,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张仃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为深入探讨张仃先生的艺术成就、艺术思想和学术影响,2010年3月16日,中国国家画院在京召开"张仃学术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有: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常务副院长卢禹舜,副院长解永全、张晓凌、张江舟;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张仃 2010年 综述 家风 美术教育家
  • 简介:由中国美术创作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馆承办,南京金盏花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南北人物·当代中国人物画学术交流展”,于2005年4月20日至2005年4月27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馆举行。

  • 标签: 中国人物画 学术交流 当代 南北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5年
  • 简介:“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是20世纪80年代后,四川美术学院第三次大规模在中国美术馆的集体展览。此次展览以八个学术单元系统地展示200多位艺术家的300余件作品,涵盖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新媒体等多种画种,丰富呈现四川美术学院老一辈艺术教育家到新生代艺术家的开拓精神与丰硕成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历史时期与艺术史语境下的创作谱系。

  • 标签: 学院艺术 传统 新生代
  • 简介:时间:2017年5月24日(下午)地点:中国美术馆7层尚辉(《美术》杂志社社长、主编):范保文先生是新金陵画派第二代代言人及杰出代表。大家都知道,范保文先生来自南京师范大学,他读书的时候就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以后工作也是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58年的时候,傅抱石先生是他的老师,是教他们古代美术史的老师。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南京师范大学 纪要 艺术 中国美术馆 新金陵画派
  • 简介:焦应奇:今天就德国米纳斯先生的波依斯艺术系列讲座活动的机会,艺术家仓库举办这个小型研讨会,就波依斯先生美术教育个案来谈一谈中国当代美术的教育问题。这是我们有关中国艺术教育研讨系列活动的一个。我曾与葛鹏仁先生、郭雅希先生交换过意见,我们觉得中国当代艺术所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源自美术教育。米纳斯(德国艺术策展人、波依斯研究专家):波依斯自己个人的教育方法

  • 标签: 中国美术教育 艺术教学 艺术教育 教育思想 艺术家 艺术学院
  • 简介:作为国内水墨人物画家的代表性人物,毕建勋艺术路径的选择是“正面突破”。他在水墨人物画理论框架的重建和写实性水墨技术的正面突破上取得了令人瞩171的成绩,他说:“这是一个艺术战略战术问题。好比一个战将攻城掠地,有不同的打法。另辟蹊径是一种,实力不够就得考虑取巧,正面强攻也是一种,手里握有雄兵百万,就不会害怕正面交锋。”

  • 标签: 毕建勋 学术特征 代表性人物 绘画 简论 战略战术
  • 简介:9月28日,由杭州国画院主办的“笔意墨韵澄怀传薪一中国人物画学术提名展”在杭州国画院美术馆开展。三位提名导师吴山明、池沙鸿、尉晓榕与12位提名画家,共计91件作品在杭州国画院美术馆与广大市民见面。

  • 标签: 中国人物画 提名 墨韵 笔意 学术 澄怀
  • 简介:李铁夫作为最早赴欧美学习油画并获得成就的中国人,其在中国近代油画史上的地位可想而知。但由于直接资料匮乏,就其出生年份问题而言,至今也没有统一的说法。文章从现有的几个版本的"李铁夫年谱(表)"出发,根据现有的图文资料,推测其出生年为1863年,较接近于"迟轲版年谱";并结合近几年所做的调查,提出其他若干问题并进行分析。

  • 标签: 李铁夫 身世 年谱 钤印落款
  • 简介:轰轰烈烈的国家画院30年庆典随着新年翻开了新的一页,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在和煦的春光中,面对满园正在含苞吐翠的新芽从容地说道:建院30年大庆把牌子打出去了,现在要练练管理和学术的内功了。

  • 标签: 杨晓阳 画院 国家 院长 学术 北京
  • 简介: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书法艺术在中国大地上方兴未艾.蓬勃发展。随着浙江美院率先在全国培养了首批书法研究生.使书法从教育学科领域率先步入到学科研究、体系完善化工作中。其中在书法学科研究领域中.产生了许多积极有意义的思想及学术观点.推动传统书法艺术的现代发展进程。至如今,全国许多大学都开设了书法课程.书法也被有关权威机构认定为二级学科,目前全国有很多博士、硕士学位授点,许多专业书法研究院(所).以及艺术展览机制和拍卖画廊机构.依托构建了书法艺术的多元文化的立体化学术体系网络。

  • 标签: 书法艺术 学术问题 自相矛盾 民间 机构认定 八十年代
  • 简介:作为当代书法名家的周永健先生(1952-2008),其艺术成就与人格魅力已为诸多亲友、同道和学生所称述(详见《目送归鸿:周永健纪念文集》)。然而,作为一位长于思辨、以艺证道的学者的周永健,人们似乎还谈得不多。其实,在大量的艺术创作、图书编辑和书协组织工作之余,周永健还撰写了不少颇有学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论文与随笔,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 标签: 周永健 书法名家 艺术成就 组织工作 图书编辑 思想述评
  • 简介: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当代艺术研修班.是由文化部委托,在原"油画助教班"的基础上.由葛鹏仁先生于1999年创办的。办学宗旨:立足于对中国美术教育进行一些根本性的改革与实验,立足于以当代文化艺术、知识结构确定教学思想、内容、方式。把创造意识、思维革命、素质建构置于教学的核心,即教育以人为本。这届"研修班"学制为两年.在国内首次将多媒体引进学院教学:并且从招生上突破了以往只重专业技能的招生方式.第一次将"圈外"人士接纳进来:从教学方式上看,又突破了以往只重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理念,他们拆掉美院封闭的"围墙"走向社会,也将社会各界的学者请进来.以开放、民主、强化的教学方式,将社会当代知识资源纳入艺术教学之中。这个"研修班"自去年开办至今,仅一年的时间已推出三次展览。第一回展览的创作由长居德国,多年从事架上材料创作的张国龙先生辅导,相对比较注重整体的画面性效果。第二回展相对更强调切入现实,强调画面背后的思想性。第三回展由美术批评家焦应奇先生辅导.作品在各种媒体语言的力度、个性化特征上及主题的深度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三回展分别命名为:"各就各位——综合媒介运用与创作","主体·媒介·意义——各就各位","真实与虚幻"。第一回展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3月3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第三回展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7月16日在"动力火车咖啡厅"举行。

  • 标签: 当代艺术 学术研讨会 研修班 艺术家 每个人 作品
  • 简介:时间:2015年9月22日地点:杭州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主办:杭州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洪亮工作室书学研究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持人刘品成(北京学者):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和书法界同仁。中国当代研究型书画家“笔法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现在开始。“笔法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是我们这次活动的重头戏,也是一个特色和亮点。洪亮导师对此高度重视,从策划设计、目的要求,到具体组织实施,都亲自操刀,倾注了很大的精力。研讨会的主题是关于“笔法研究”,专业性、学术性和理论性很强。

  • 标签: 研讨会纪要 书学 专题学术研讨 张玄墓志 中国书法艺术 遗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