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十月,巴黎秋色可餐。枫树红遍了山头,如火若丹。梧桐在秋风的渲染下,缀着一身金黄。高远的天宇万里如碧,秋天把最美的诗情泼向了人间。在一条黑褐色泥砖铺砌的小街上,有一位踽踽独行的老人——吕霞光。他穿着一套灰蓝色的西服,脖子上围着一条啡色的围巾,右手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慢慢悠悠地向着ButteChaunour公园走

  • 标签: 传节选 南京巴黎 吕霞光传
  • 简介:今天葛亮在微信上晒了张照片,是他祖父的毕业证。校长签名处是"林风眠",落款处是"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七月一日"。他的祖父葛康俞先生是怀宁人,曾就读杭州国立艺专,与李可染、艾青同窗。后执教省立安徽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有《据几曾看》存世。王世襄赞其"不下黄宾虹"。宗白华曾抄全书留存。有人把叶恭绰、黄宾虹、邓以蛰、葛康俞、启元白,并称近代五大鉴赏家。而这张毕业证上的

  • 标签: 黄宾虹 国立中央大学 叶恭绰 元白 林风眠 艾青
  • 简介:亲爱的南京"楼歪歪":你好!惊悉在第六届"江苏优秀住宅"颁奖典礼上,有"楼歪歪"之称的山水云房花园小区被评为"江苏优秀住宅",本人及众业主均深感骄傲,并对你所获得的巨大荣誉,表示最热烈的祝贺!祝贺你在这一年

  • 标签: 云房 花园小区 聪明绝顶 给你 想当初 比萨斜塔
  • 简介:<正>南京图书馆为了纪念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更好的宣传鲁迅,学习鲁迅,于九月二十日起,至十月五日止,在南京长江路江苏省美术馆举办“鲁迅书刊展览”。展览内容共分四部分:一、鲁迅生平图片;二、鲁迅著译;三、鲁迅编辑的刊物;四、鲁迅研究。

  • 标签: 鲁迅研究 南京图书馆 美术馆 展览内容 江苏省 长江
  • 简介:何平(学者):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其实不局限于文学,也非狭隘同人性质的沙龙,而是一个聚合上海和南京年轻的批评家力量研究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开放性空间。为什么是上海和南京两个城市的双城?上海和南京这两个城市在中国审美版图是传统的江南地区;再一个就是1980年代以来这两个城市文学的彼此创造和生发,无论是80年代的先锋文学,还是90年代的新生代,这两个城市的文学客观上存在着“一体”的现实。新世纪以来,同样,这两个城市聚集了中国当下汉语写作最活跃的一批作家和批评家。因此,我们的工作坊期待通过我们的工作延续上海和南京“文学双城”的传统。我们的工作坊还强调当代文学现场感和敏锐、前沿的问题意识。我想了三个词,强调我们工作坊大致的面向:青年性、跨越边境和拓殖可能性。

  • 标签: 世界文学 城市文学 工作坊 南京 上海 作家
  • 简介:摘要方言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本文主要研究了广饶方言的语音系统以及形容词情况。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广饶的地理位置;其次,论述了广饶方言的语音系统,它有23个声母、38个韵母、3个声调;最后,简要介绍了广饶方言中的形容词,并列举了30个具有广饶特色的形容词,希望对家乡广饶方言的深入研究有帮助。

  • 标签: 广饶方言 语音 形容词
  • 简介:本文通过研究比对方言口语音节和普通话的差异,运用具体的研究方法如资料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结合严式国际音标,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县内口语音节与普通话有无显著差异,语言内部和外部的语境对方言口语是否有影响,本县方言语料对本县口语语法理论研究是否提供积极影响。

  • 标签: 方言口语 口语研究 开鲁县 通辽市 内蒙古 对比分析法
  • 简介:秦淮灯会是江苏省南京市的民俗文化活动.自古流传至今,又称“金陵灯会”“夫子庙灯会”。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秦淮灯会如期举行,它是南京地区历代百姓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秦淮灯彩甲天下”“天下第一灯会”的美誉,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活动。

  • 标签: 民俗文化 南京市 灯会 意义 现代
  • 简介:据史料记载,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的移民外迁至19世纪中叶已蔚然成风,到20世纪中叶,粤籍海外华侨已近700万,占全国侨民总数的70%,而随着全球流散时代到来,这一比例在70年后的今天略有下降,散居世界的粤籍华侨华人有3000多万,是全国首屈一指的侨乡。自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既在金融、贸易等领域为广东创造体量巨大的外资,也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文化内涵 华人作家 书写 方言 语言 19世纪中叶
  • 简介:创作方言话剧《宣和画院》缘起于我的开封情结。我随姥姥长住开封,即便是上学回了郑州,可每年的寒暑假还是回开封过。“文革”停课后恰逢父母遭“运动”,我便被“存放”在了姥姥家,开封即成了我童年的乐园,在这里度过了我难忘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考入河南省话剧院还是离不开开封。河南省话剧院(当时叫团)成立在开封,我进院时,演员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开封人或开封籍,且每年演出都少不了开封这个重要的台口,这就使我与开封结下了深深情缘。

  • 标签: 话剧院 画院 方言 “文革” 河南省 开封
  • 简介:平民化是重庆方言电视剧题材内容的主调。在艺术创造过程中,编剧、导演、演员等本着平民化的原则,尽可能与观众缩短距离,展示那些非常生活化的平民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不为“俗”而“俗”,而是努力提炼地域文化意蕴,使其富有巴渝特色;努力提升其文化品位,使其雅俗共赏,具有机趣幽默的生活轻喜剧特征。

  • 标签: 平民化意识 方言电视剧 重庆 题材内容 创造过程 内心世界
  • 简介: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音乐课要求以弘扬民族音乐,树立多元文化为目标,培养新一代的民族文化意识。本文从理解音乐文化的语境入手。并从现行的音乐政策出发,分析了地方音乐进入课堂的现状,点明方言唱词进入课堂的主题。以安徽地区的音乐教材,以及方言区划。对其如何具体实行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 标签: 地方音乐文化 传承 方言唱词
  • 作者: 莫娲
  • 学科: 文学 > 中国文学
  • 创建时间:2016-06-16
  • 出处:《文化研究》 2016年第6期
  • 机构:摘要:在常熟古知庄章三组声母的演变情况从北到南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古老的至今还保留中古切韵的舌面音,发展速度较快的已全部读成舌尖前音,常熟市区话则处在知二庄与知三章分立的层次。对常熟方言内部差异的总体把握有助于了解北部吴语知庄章三组声母的演变。
  • 简介:0.1《醒世姻缘传》是明末清初长篇白话小说,用山东方言写成。其中,两个相同动词之间嵌入宾语的结构在书中出现频率极高,我们称之为VNv和VN-v结构。V表示结构的前一个动词,B表示结构的后一个动词,N表示宾语。

  • 标签: 《醒世姻缘传》 山东方言 长篇 白话小说 明末清初 出现频率
  • 简介:<正>1.司马中原(本名吴延玫),男,1933年生,原籍南京,生于淮阴,台湾专业作家。2.许台英,女,1950年生,南京人,台湾小说家,电视编剧。3.何永怡(笔名姬小苔),女,1954年11月8日生,南京人,台湾专业作家。4.陈康顺,男,1931年9月生,南京人,台湾出版家、散文作家。5.贡敏(原名贡宗耀),男,1930年12月3日生,南京人,台湾剧作家。6.贾亦棣(宇耀恺),男,1916年生,南京人,台湾戏剧评论家。7.马以工,女,1948年生,南京人,台湾

  • 标签: 专业作家 海外华人 台港 南京市 台湾出版 台湾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