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词汇习得是语习得的中心任务。Swain的输出假说认为语言输出可以促进语习得。在其理论基础上,本文回顾了输出任务语词汇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本文还探讨了这些研究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输出假说 二语词汇习得 输出任务
  • 简介:去年火爆起来的赵黎平,别人只是注意他是十八大以来落马的第100个老虎,亲自枪杀情妇的省部级官员,其实他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文学创作领域,他涉猎较广,著有长篇小说《大司马传奇》、诗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及杂文集《中国谋略家箴言》等多部作品。其中,杂文集《大梦谁先觉》曾获1995年内蒙古“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 标签: 杂文集 文学创作领域 作家协会会员 孤烟 赵黎 莫言
  • 简介:北碚的"碚"字,其词义,是将分散的石头聚拢.既然做了一个地域的大名,便可猜度这块江中之石必有不同凡响之处.此刻,我就眯细眼睛,远远地观望着这块石头,《北碚报》社的主人用手点着说:看见没有,就是这一块!后来主人又郑重地补充一句:这是我们北碚人的精神象征,我们北碚人视其为魂.于是凸显于嘉陵江激流中的这块狭长的巨石,立即在我眼里灵动起来,江水冲着它光滑的前额且不断撞出水花,那撞击声,听上去像历史在絮语不停.

  • 标签: 一块碚 卢作孚一块 石外
  • 简介:<正>(一)中唐文艺的百花齐放中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到后期的转折。它以杨炎两税法(缴纳货币)的国家财政改革为标志,实物地租替代劳役地租,世俗地主取代门阀地主,日益占居主要地位。这一社会变化由赵宋政权明确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下来。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是一系列上层建筑的变革。皇帝不再只是少数门阀贵

  • 标签: 美学 审美趣味 颜真卿 艺术作品 北宋 魏晋
  • 简介:文艺研究与掷铜板──文艺随机性琐议之刘文波文艺研究领域长期受一种社会学影响,特别推崇严格的甚至是机械的决定论。一种叫人心动的大圆满与我们站立的脚下之间由铁的必然性与无可怀疑的确定性所连接。文艺理论顺应这一强大势头也成了由唯一性、精确性、排他性为骨架...

  • 标签: 文学艺术 文艺家 文艺研究 艺术精神 《西厢记》 不确定性
  • 简介:《中山路》是一部大作品:大题材,大背景,大事件。大人物,作者以大气魄、大境界、大手笔完成了这部厚重大气之作。“中山路”即中山之路。它由孙中山先生的故乡辐射到全国187条“中山路”。作者沿着孙中山的足迹,鸟瞰中国百余年的历史,“追寻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脚印”。可以说,它是中国的百年兴衰史,是炎黄子孙为改变中国面貌、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史.

  • 标签: 中山路 作品 中国现代化进程 近代中国 短评 孙中山
  • 简介:语法教学在第语言学习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无论是作为语言教学的内容,还是语言课程及教材的编写与组织,语法教学都是关键。维语中的语法教学,以及在第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与表达,直接关系到语言学习的效率。但同时,对于语法教学的地位并非是语言教学的全部,更不能代替语言教学。为此,本文将从维、汉语教学实践中,从语法教学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展开探讨,并提出树立正确的第语言语法教学观的建议,帮助学生从目的语的理解中来提升学习实效。

  • 标签: 语法教学 第二语言 维语教学 地位
  • 简介:晚清如梁启超等受过严格八股文训练的学人,要想摆脱八股文句式构造和思维方式的约束,实现文学的现代转换,往往要经历"炼狱"般的过程。本文以梁启超为个案,试图探讨他在文学实践中解构八股文的方式,首先描述了晚清批判八股文的言说场域以及梁启超的姿态;其次分析了梁启超"时务文体"和前期"新民体"以对八股文的"比"句式的改装实现了八股文的初步解构,最后重点分析了梁启超后期"新民体"通过与《民报》的论战而引入"三段论法"后彻底解构了八股文。

  • 标签: 梁启超 八股文 二分对比 三段论法
  • 简介:关于进入新世纪之后的当下文坛,人们的看法沸沸扬扬,但我觉得似乎还没有真正抓住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或者说在看取当下的文学、文化现状时,关注得还不够完整,视野也不够全面。现在文坛的主要问题,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艺创作”问题,而是文艺创作的环境氛围发生了巨大演变,文艺领域本身出现了新异的变动,文坛在不同人哪里,已有了“传统内”与“传统外”,“主流”与“非主流”,“体制化”与“民间化”等不同部分的区分,这种看法其实是一种事实的真切描述,那就是现在的文坛与过去的文坛已经完全不同了。

  • 标签: 新世纪文学 裂变 文艺创作 环境氛围 文坛 非主流
  • 简介:<正>(一)毕加索是世界现代美术史上纪念碑式的巨匠。他头顶着一串桂冠。最醒目的,他是立体主义大师。什么叫立体主义?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我们先谈什么叫主义?再谈什么是立体主义?随后追索毕加索怎么做立体主义?

  • 标签: 立体主义 文学教授 格尔尼卡 塞尚 莫奈 光色
  • 简介:摘要本文借鉴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理论,以回译、意译和直译等三种汉语新词英译原则为标准,以外研社新出版的《新世纪英汉大词典》(第版)中的19个英译汉语新词为例,在COCA语料库中这些词进行检索分析,并结合英语国家的权威媒体报道和词典综合考量,探讨其译法在英语国家的可接受度和合理性,英译汉语新词进行科学实证,提高英译汉语新词的准确性。

  • 标签: 新世纪英汉大词典(第二版) 英译汉语新词 COCA 科学实证
  • 简介:<正>人转的丑(或日下装)在人转一旦一丑的两个角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许多艺人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诸如“八分包头的(还有说五分包头的),要十分唱丑的。”“旦领路,丑跟做,戏成功不成功,决定在丑身上。”可见丑在人转两角色中的重要性。1.人转一旦一丑的演出形态是怎么形成的,何时形成的,尚不可考;但是作为一种构成因素,者是不可缺的,特别是丑。而提高丑的娱乐功能又成为人转艺人们在演出实践中不断摸索,从而形成演出范式的基本的主攻方向,积累了一系列关于丑的表

  • 标签: 二人转 赵本山 演出形态 娱乐功能 表演艺术 艺术风格
  • 简介:为纪念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诞辰100周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电视部、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赛特文化发展公司联合摄制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马》,从97年初开始筹备到98年初,历时一年摄制完毕。我有幸担任本剧的美术设计,并如愿地完成了设计任务。我认为能把老舍先...

  • 标签: 《二马》 蒙太奇 老舍先生 电视剧 圣保罗教堂 英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纵览世界电影的历史画卷,战争影片总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篇章:《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党同伐异》(1916)、《战舰波将金号》(1925)、《夏伯阳》(1934)、《桂河桥》(1957)、《巴顿将军》(1970)、《现代启示录》(1979)《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全金属外壳》(1987)、《拯救大兵瑞恩》(1994)……就像一部人类文明史,一部时断。

  • 标签: 中国电影 《拯救大兵瑞恩》 战争影片 战争电影 叙事方式 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