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以及GDP年度数据,运用非线性MS(M)-VAR(p)模型,对我国教育投入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动机制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教育投入增长率在较低水平时波动性较小、持续性较大,在较高水平时波动性较大、持续性较小。(2)宏观经济处于"低速"或"快速增长"态势时波动性较大,持续性较小;处于"中速增长"阶段时,波动性较小、持续性较大。(3)前期的GDP增长率对当期的教育投入增长率具有正向影响,前期的教育投入增长率对当期的GDP增长率具有负向影响。(4)"教育与经济"系统处于"低速"或"中速增长区制"时,可能性更大、持续性更强,教育投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负相关;处于"快速增长区制"时,可能性最小、持续性最弱,教育投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正相关。

  • 标签: 教育投入 宏观经济增长 联动机制 非线性MS(M)-VAR(p)模型
  • 简介: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教育发展是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在回顾37年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加入教育变量的方法,拓展出体现教育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教育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等相关数据,实证估计了1978—2014年教育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4年期间,中国教育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平均提高约0.2311个百分点。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提高人力资本积累质量,不断提升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是今后中国教育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教育发展 人力资本积累 经济增长
  • 简介:<正>估算广州市改革开放十五年教育对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讨论和说明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对引起人们重视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统计数据的计算和分析经过多次的尝试,我们选择了在政府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基础上,利用数学和经济学上的计算和分析转换的方法,分几个步骤来寻求答案.具体计算和分析如下;(一)广州十五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因劳动者素质提高而多创造的价值推算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由土地、资本和人力三要素有效组合的结果.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效益与各国各个经济发展时期所提供的条件相关.一般来说,土地因素的变化

  • 标签: 劳动者素质 广州市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经济增长 定量分析 劳动力
  • 简介:本文从有效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利用湖北省1978~2010年经济与教育方面的时间序列数,分析了各级教育对经济发展实际影响的差异特征。在ADF检验的基础上,采用协整检验、VEC模型以方差分解技术对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和动态影响进行了描述与解读。研究发现:有效人资本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发挥了有限的促进作用,其具体影响在不同层级的有效人力资本之间存在明的差异。要更好地发挥有效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一是要促进有效人力资本的深度开发,

  • 标签: 有效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时间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