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以体医深度融合防治慢性病的路径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对体医融合防治慢性病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我国体医融合防治慢性病路径的现实困境和深层原因,提出体医深度融合防治慢性病的创新路径与优化对策,并基于运动处方师培训对体医深度融合进行实证研究,为健康中国理念下体医深度融合防治慢性病的路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 标签: 体医融合 慢性病 运动处方
  • 简介:减少慢性疾病是二十一世纪社会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本文回顾了植物性营养成分可以防止或减少主要慢性疾病发生风险的一些证据和作用机制,尤其是在识别和理解食品对健康的促进成分,转基因技术是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重要植物育种工具.同时倡导科学地研究植物,确保膳食推荐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以减少慢性疾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农业和食品工业,产生了转基因食品.为了更好地造福人类,我国制订的法规和条例为转基因生物提供了安全性和营养性的有力保障;相应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是转基因的安全评价及监督监管的技术保障.近年来,出现了有关去除选择性标记基因的新策略,本文也介绍了去除选择性标记基因的未来研究方向和植物科学的未来需要,因此,对促进人们接受转基因农作物将起到积极因素.

  • 标签: 慢性疾病 植物性营养成分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去除标记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乙肝五项检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结果探讨。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附属医院确诊为慢性乙肝患者共50例,研究时间段为:2018年2月-2020年2月。所有患者均采取乙肝五项检验,具体检查项目为人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分析乙肝五项检验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结果:研究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HBsAg阳性47例,阳性率94.00%;抗-HBs阳性18例,阳性率36.00%;抗-HBc阳性23例,阳性率46.00%;HBeAg阳性12例,阳性率24.00%;抗-Hbe阳性7例,阳性率14.00%。临床病史分析得知患者的“大三阳”、“小三阳”的发生率分别为40.00%、20.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乙肝患者当中乙肝五项检验的应用,能够明确反映各项检测指标的阳性率,以此为依据对“大三阳”“小三阳”进行鉴别,临床应用价值显著,能为患者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和了解预后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 标签: 乙肝五项检验 慢性乙肝 诊断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病患者自我管理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有哪些,并研究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Clark安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比较中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肾病患者采用Clark安适护理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肾病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临床药学的药学服务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2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药学服务模式,n=115)和对照组(常规用药服务,n=115)。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医证候积分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干预后中医症候积分、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基于临床药学的药学服务模式,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临床症状显著缓解,生存质量显著提升。

  • 标签: 临床药学 药学服务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 简介: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设计实验,经纳入、排除、剔除,常规组完成实验患者42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完成实验患者41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以明尼苏达心力衰竭量表评价干预前、6个月后生命质量,并评价6个月内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躯体、情绪、总积分低于干预前,低于常规组,干预组6个月后与干预前组躯体、情绪、总积分差值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常规组躯体、总积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依从率97.56%高于常规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CHF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命质量.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护理干预 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案例教学法(CBL)在中医内科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某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与平等的原则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通过中医内科的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护理时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形式的护理,而研究组则实施整体护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可以明显的看出,采取常规需要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临床的治疗效果要差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针对于呼吸内科中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取中医内科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的缓解疾病的临床症状,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生活水平的提高。

  • 标签: 中医内科 案例教学法 慢性支气管炎 整体护理
  • 简介:研究5.12震后三年灾区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中学生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83例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学生均存在重度抑郁;抑郁各维度及其总分与主观支持、支持总分及家庭功能的问题解决和沟通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且抑郁总分与客观支持和家庭功能的角色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支持总分及家庭功能的沟通维度对抑郁的解释贡献率达34.7%,结论:抑郁是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共病症状,社会和家庭应给予其更多的社会支持和交流沟通,逐渐降低其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

  • 标签: 抑郁 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汶川大地震 灾区 中学生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十分注重语文复述要素的训练,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努力搭建支架,引导聚焦表达,指向创意复述,用“问题导学+”的策略,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层层落实复述要素。

  • 标签: 问题导学+ 复述 语文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