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伴随晚清西法东渐,国人开始用“习惯”一词对译英文法律术语“custom”。以西方习惯法理论为指导,国人认为中国亦存在发达的“习惯法”,并进而主张法制改革应以习惯调查为基础。接受西方法学理论知识的新式法律人尤其是法政留学生主导了清末习惯调查的具体开展,使习惯调查这一追求法制本土化的活动又具有了重要的西法东渐意义。

  • 标签: 西法东渐 清末 习惯调查
  • 简介:对法律现象进行客观、准确地认识,是法律制度的正当性、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法学教育的科学性的根本保证。法学研究是法律知识生产与供应链条的顶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场景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市场与需求主导了法律学说、法学方法与法学争论发展。实证法学方法在现代社会被作为准确认识法律现象和法律制度的主要方法,在于其能够提供相对于其他研究方法的更加客观和科学的认知程序。

  • 标签: 实证法学方法 知识生产与消费 法学研究方法 法学教育
  • 简介:证明责任乃诉讼法、证据法甚至实体法中极具实践性的课题,也是近年来引起学界强烈关注的课题。本文从证明责任功能的视角对证明责任问题进行剖析,试图从多个功能角度看待证明责任而不是将其局限于裁判功能,试图解析证明责任所蕴涵的多重理念和具有的重大制度价值,以期对证明责任理论的研究、民事证据立法乃至民事实体立法有所助益。本文的研究可能只是一个初步的甚至是肤浅的探讨,证明责任的意义远比我们知道的要多。

  • 标签: 证明责任 功能
  • 简介:作为公民的财产,房屋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中有时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不得不对房屋拆迁,这就涉及到房屋的征收问题,在我国《物权法》颁布和实施之后,对于房屋的征收问题有了更加具体的规定。然而现实中房屋征收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从问题出发,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物权法》进行分析,以期为房屋征收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化建议。

  • 标签: 物权法 征收 房屋拆迁 补偿
  • 简介:基因犯罪是伴随着基因技术而产生,因基因技术不当研发、滥用所带来的以及侵犯基因资源、基因信息的严重危险、危害行为。基因犯罪往往关联着不可预知的基因风险,基因风险是系统性的、不可测量性的、人为建构性的、复杂性的新型风险;它正是“风险社会”中典型的风险型态。刑法须由法益保护的基点,转换到风险控制的维度,方能有效应对。

  • 标签: 基因犯罪 基因风险 风险社会 刑法应对
  • 简介:作为行政行为的重要载体,职员是国家行政管理以及企事业管理的基础,没有职员个人的发展也即没有单位的发展。在我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职务犯罪行为不断凸显。在国家严厉惩治职务犯罪的对策面前,职务犯罪却依然屡禁难止,甚至愈演愈烈,成为人们不愿看到却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现实提醒我们,也许应回到职务犯罪的原点,从新的视角审视职务犯罪及其治理对策。

  • 标签: 职务犯罪行为 犯罪对策 国家行政管理 市场经济建设 行政行为 事业管理
  • 简介:“利用职务之便”是贪污罪的法定的客观构成要件,用于表述行为人将公共财物占为己有的手段,但“利用职务之便”在法条中的表述并不明确,也不完整,其理解和适用必须结合法条关于“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描述。

  • 标签: 利用职务之便 客观构成要件 公共财物 非法占有 贪污罪 行为人
  • 简介:恶意抢注商标行为或将得到更严密的规制。2017年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通报《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了商标申请人与代理人存在亲属等特定身份关系的,可以推定为恶意串通注册行为。

  • 标签: 抢注商标行为 商标申请人 代理人 恶意 亲属 最高人民法院
  • 简介: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正面临一次重大变革,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了劳动教养制度转变为违法行为矫治制度关键点——用人格矫治替代强制劳动,说明了心理学在此次变革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心理学在劳教人员分类、违法行为矫治及教育矫治质量评估涔系中的应用。

  • 标签: 劳动教养制度 心理学角度 行为矫治 违法 人格矫治 制度转变
  • 简介:在刑事诉讼中,证人是否享有免证权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文章认为,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设置相关的证人免证(私人特权)制度很有必要。证人免证制度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应首先考虑到证人因其证言会导致自己或者其近亲属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拒绝回答相关问题。

  • 标签: 刑事诉讼 作证 证人私人特权
  • 简介:在经济高速发展和构建法治社会取得全民共识的情况下,政府依法行政的脚步却相对缓慢。本文使用法社会学的实践调查方法对两个经济水平不同地区的行政执法(安监行政执法)做了定量比较、分析。发现两地区行政执法因经济水平不同而存在巨大差异,地方政府并未严格依法行政。然而,法律经济学的分析却表明这是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本文的初步研究表明我们对转型时期法治社会的构建与经济发展的认识显然是粗浅和不足的。

  • 标签: 行政执法 悖论 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
  • 简介:从证据学角度,对法医学及其分支学科进行了重新定义和划分。同时,为了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方面理顺法医学的学科定位,尝试澄清了"证据科学"与"法(庭)科学"、"应用医学"与"特种医学"等相关上下位学科和平行学科的概念。

  • 标签: 法医学 证据医学 法科学 证据科学 应用医学 特种医学
  • 简介:获得权利告知的权利是被追诉者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与侦查机关的告知义务共同构成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体现了权利制约权力的理念。本文从遏制刑讯逼供的角度,分别就该项权利的含义和内容、对遏制刑讯逼供的意义及我国立法在该项权利保障方面的不足和改进方向进行了论述。

  • 标签: 权利告知 刑讯逼供 制度完善
  • 简介:一、岳麓书院秦简0552号与秦傅籍之年岳麓书院秦简0552号记云:“爽初书年十三,尽廿六年年廿三岁。”陈伟先生已做了很好的解释,指出:爽十三岁“初书年”就当在十六年。《史记·秦始皇本纪》记十六年之事曰:“初令男子书年。”简文正好与之吻合。云梦睡虎地秦简《编年记》记今上、即秦始皇十六年之事云:“自占年。”整理者在注释中已经指出这是秦始皇十六年“初令男子书年”的反映。相形之下,岳麓书院这条简文的价值在于:第一,简文“初书年”与《秦始皇本纪》所载在表述上更相一致;第二,爽十三岁即已书年,可见当时初书年的命令是针对所有男性的,包括未成年人在内。

  • 标签: 睡虎地秦简 岳麓书院 《秦始皇本纪》 新资料 古法 未成年人
  • 简介:表见代理的构成,需要本人具有归责性。归责性的要件地位之确立,在价值实现和逻辑贯彻之外,尚有着重大的方法论意义。归责性具有程度之维,其要件地位的确立,使得一项比较权衡的框架得以建立,从而可通过本人归责性程度与相对人信赖合理性程度的比较权衡,来决定相应的法律构成和效果。从解释论的角度看,对于《合同法》第49条之规定,透过文义、历史、比较法等解释方法,可确立本人归责性的要件地位。

  • 标签: 表见代理 归责性 比较权衡框架 解释论
  • 简介:在日本,公司治理的效力很早以前就成为较大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日本的许多经营者监督机制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是存在很多漏洞,这是因为日本的法律和现实情况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比如日本的法律规定股东大会选任监事和董事,董事会和监事对董事或者代表董事进行监督,而在现实情况中,社长把握着极大的权力,可以选任自己的部下作为监事和董事,甚至在退休之后都可以垂帘听政。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引进了美国式的公司治理制度,但是这种公司治理制度改革不能认为是很成功的,以日本的失败经验为基础分析中国大型国有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很有参考价值,这就是日本没有从三个“谁”的视点进行改革。

  • 标签: 日本 公司治理 三个“谁” 国有企业
  • 简介:法学教育层次的提高,并没有带来教育质量与水平的相应提升。作为衡量一所政法院校和法学院办学水平重要指标的法学学术论文质量的大幅下降的现实提醒我们,应当重视提高法学学术论文的质量。我们应当站在强化法学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待和处理这一问题,还应当采取包括改革现行法学教育培养模式中与加强学生法学研究能力不相适应的设置等各项有效措施来提高法学学术论文的质量。

  • 标签: 法学素质教育 法学学术论文 质量
  • 简介: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领导性行业改革步伐加快,其中资产证券化是金融领域的重点创新项目之一。2005年我国确定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框架,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资产证券化活动依旧处于理论和实践相对滞后的境地,配套的法律制度也有待完善。在分析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的基础上,将分析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中相关法律问题作为理论依据,将我国现行法律规范存在的缺陷作为实践指南,探寻出资产证券化更好更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 标签: 资产证券化 法律分析 依法治国 现状 建议
  • 简介:<正>ADR(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其中文译名通常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在西方,它已成为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的统称。当今世界各国存在的ADR形式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其中根据解决纠纷的主体性质不同,可分为司法ADR(即法院附设ADR)、行政ADR与民间ADR(本文将二者合称为法院外ADR)。

  • 标签: 我国法院 ADR 解纷 纠纷解决 人民调解 仲裁资源
  • 简介:当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成立之后,债务人针对银行作出付款指令,从而履行针对债权人的义务。在该类案例中,当债务人认为其付款指令存在错误,及时禁止或者撤销该付款指令,而银行依然执行错误的付款指令时,只要债权人可以善意信赖银行进行的支付即是债务人的给付的情况下,银行没有直接针对债权人的不当得利请求权。

  • 标签: 不当得利请求权 善意 信赖保护 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