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5 个结果
  • 简介:文化问题在当前欧洲一体化研究中正逐渐成为热点。本文围绕欧洲一体化中的文化多样性问题,在考察欧洲文化多样政策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缘由分析,并对文化多样与欧洲一体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作出初步探讨。最后,文章认为,保持文化多样有助于改变公民观念.促进欧洲认同,加强欧洲整合。

  • 标签: 欧洲一体化 文化认同 文化多样性 民族特性 国家利益
  • 简介:经济一体化对欧盟福利国家的功能,传统就业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欧盟各国做出了积极的反映,但修补的措施不足以解决本质的问题,要摆脱福利国家危机,将面临着一些重大的福利体制融合与革新。

  • 标签: 福利体系 三分法 福利国家危机 福利一体化 职业福利 发达国家
  • 简介:2014年,中东多种矛盾相互交织,全面激化,使其成为全球政治、军事与安全等冲突爆发的热点地区。期间,巴以冲突升级,叙利亚、利比亚和也门内战频仍,埃及等国政局动荡。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英、俄、中、法、德)谈判未能如期达成全面协议,伊核问题未来变数增大。年初异军突起的伊斯兰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横行肆虐,使伊拉克局势濒临失控。目前,中东地区秩序和地缘政治格局处于深刻的变化中。西方基督教世界和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对立加剧,地区国家力量此消彼长,中东乱局引发的地区外溢效应凸显,民族教派矛盾上升,地区反恐形势严峻。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美在中东战略收缩态势愈加明显,并开始回归地区均势外交传统,其他大国纷纷借机介入中东事务,未来多国主导中东的趋势将更趋明显。

  • 标签: 中东形势 伊斯兰极端组织 伊斯兰世界 地缘政治格局 巴以冲突 伊核问题
  • 简介:在藏传佛教与上座部佛教中,比丘尼的传戒体系早已中断。由于许多佛教女性主义运动者推动重建比丘尼僧团,从1996年起东南亚国家逐渐产生了自称比丘尼僧团的团体。不过,那些自称比丘尼的女修行者,在戒律、社会和法律上的认可还算是有一些问题。泰国虽然有了恢复比丘尼僧团运动,但不是全国的八戒白衣母(MeaChee)都出来支持这个提议,许多八戒白衣母愿意保留自己原来的身份,而不受比丘尼戒。复兴比丘尼传戒的意义与影响可能与两平等没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将从社会与泰国文化上的两概念探讨两平等问题,探讨泰国文化母系社会本身是否有两不平等问题存在,南传佛教界里没有比丘尼是否意味着存在两不平等;比丘尼的复兴是否解决了泰国佛教女性出家的形象问题;泰国佛教女修行者在身份上、形式上和精神上的出家意识。所有这些都值得探讨。

  • 标签: 泰国 南传上座部 比丘尼 传戒 复兴
  • 简介:1977年苏联宪法中提出的'新的历史人们共同体——苏联人民'这一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它是否符合苏联的国情?本文想对此作些评述。苏联'新的历史人们共同体——苏联人民'这一理论,最早见于1961年10月赫鲁晓夫在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当时他宣称:'在苏联形成了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民族的新的历史人们共同体——苏联人民'。

  • 标签: 共同体苏联 历史性共同体 新的历史性
  • 简介:自“阿拉伯之春”以降,伊斯兰极端主义日益成为全球非传统安全研究领域的主要议题.以往的研究已经注意到极端宗教思想对“一失败,即溃散”的弥散型恐怖主义之影响,但对于弥散型恐怖主义生成根源、传播路径与扩散范围却没有形成系统的区分与探讨.基于对伊斯兰文明圈核心区域、半边缘区域和边缘区域在宗教地位、部族影响、民族国家认同与区域权力结构四种因素的区分,在伊斯兰文明核心区域容易形成向外围单向辐射的跨国弥散型恐怖主义;而在伊斯兰文明边缘区域容易接受来自文明核心区域的影响并成为伊斯兰极端主义扩张工具与动员手段.半边缘区域因地缘上的过渡和宗教上的亚文明特征而介于两者之间.“一带一路”倡议途径广大的伊斯兰国家,为确保中国海外投资安全,在伊斯兰文明核心区和半边缘区域应该注重发展同当地部族关系,而在边缘区则需要强化政府间官方合作.

  • 标签: 弥散型恐怖主义 伊斯兰极端主义 国际反恐 一带一路
  • 简介:边境地区作为国家领土比较特殊的组成部分,代表着国家主权的至高无上和国家领土的不容侵犯。过去,位于国家交界处的边境地区敏感脆弱,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生存”的重任,传统边境始终发挥其屏蔽功能,传统的边境安全随之体现出“防范危险”和“共存安全”的主要特性。如今,由于全球化进程和国家的开放政策,相应地引发了实体边界弱化和“软边界”扩散等边境地区的新变化,同时,边境屏蔽效应相对减弱,中介效应凸显,使边境地区呈现安全与发展并举甚至以发展为主导的安全态势,边境安全的特征发生重大转变。边境地区安全问题的复杂化、安全的渗透和联动增强、安全中注入发展的因素以及安全的社会化建构等特征与“共生”理论中的多元、内生性、交互、共生性等特征相似,而且有相适应的研究议题,使边境安全问题可以从共生视角进行探讨。边境安全的变化使边境在实现“共存安全”的同时强调“共生安全与发展”,在关注当下安全的同时也注重安全的未来。文章以边境安全的特殊为视角进行研究,提出“共生安全”的新理念,并在“共存安全”和“共生安全”特性的比较中,探索边境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未来走向。

  • 标签: 安全 边境安全 共存安全 共生安全 国际安全理论
  • 简介:中国如何在南海主张不受《海洋法公约》调整的历史权利,同时又受《公约》尊重,这是一大难题。造成这一困局的原因是中国南海权利主张本身存在两个缺陷:第一,试图以单一的历史权利规则主张涵盖整个南海海域的权利,未能解决与《海洋法公约》相关条款的冲突。第二,以《海洋法公约》之外的法源主张区别于《公约》的历史权利,但海洋权利内容又是《公约》框架内的事项,由此又落入《公约》的调整范围。对历史权利的法源、性质和内容的阐明是中国南海权利主张的症结所在,只有对此作出有别于《公约》权利的主张,才能落入《公约》序言“未予以规定的事项,应继续以一般国际法的规则和原则为准据”的条款中,以此排除《公约》的适用。本文试图对历史权利做全面解读,以此证实历史权利是区别于《公约》权利的体系,不受《公约》调整;其次,试图处理历史权利与《公约》权利的并存关系,以此证实历史权利受《公约》尊重。

  • 标签: 历史性权利 海洋法公约 南海仲裁案
  • 简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印度充分发挥其现代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并在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中获得先机,带动印度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以IT产业为主导的服务业有较高的就业门槛,与印度大众教育水平落后的现实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随着印度经济的不断发展,笔者认为印度现代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反而导致了就业失衡,加剧了行业的不平等.增大了贫富差距,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印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印度现代服务业 竞争优势 不可持续性
  • 简介:从2016年下半年仲裁裁决之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南海局势趋于平静,但是南海的实质问题——领土争议并没有解决,现在风平浪静只是表面上的,处理不好,南海问题很可能风浪再起。当前南海形势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中美在南海地区的军事较量是影响南海形势发展的一条主线。去年美国针对我们在南海地区进行了4次航行,并频繁访问周边国家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基地。我国在南沙地区的岛礁建设完成之后,相应的设施逐步部署到位.

  • 标签: 南海问题 秩序 海上 仲裁裁决 实质问题 形势发展
  • 简介:生态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具普遍的存在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问题都与生态问题有关,文化也不例外。当全球进入"后真相、后西方、后秩序"时代的时候,国家文化安全现代构成了关于国家文化安全认知系统的新生态特征。文化生态安全是这一现代的表征。文化生态构成的多重二元结构是文化生态安全构成的结构方式。内部与外部性文化关系冲突是引发文化生态危机和国家文化安全危机的原因。塑造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和内部文化环境是维护和实现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文化生态保障。文化多样是文化生态的存在形态与结构样式,是文化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机制,文化多样安全是文化生态安全实现的前提。中国要实现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在保护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安全的同时,实现从单一时空领域里的文化安全走向系统整体范畴的文化安全,在生态文明系统整体安全观的基础上,建构国家文化安全现代的新认知系统。

  • 标签: 文化生态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现代性 文化多样性安全 文化生态构成多重二元结构
  • 简介:中俄两国农业具有广泛的互补:(1)俄土地资源丰富,中国人均土地资源较少;(2)俄出现人口危机,农业劳动力资源匮乏,中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3)俄近期是中国农权产品的广阔市场;(4)中国将长期进口俄罗斯钾肥;(5)明日的俄罗斯可能成为中国的粮仓;(6)俄将是中国园艺产品的长期市场;(7)俄是中国传统的茶叶市场;(8)俄将是中国猪肉和禽肉的主要出口市场;(9)中国将是俄罗斯牛肉和乳制品的主要出口市场;(10)中俄双方农业科技各具优势,互补互利,加强合作,可促进两国农业经济共同繁荣。中俄农业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和美好的合作前景。目前中俄农业合作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因素,但是只要中俄双方都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大局着想,从中俄睦邻世代友好的长远利益着想,这些问题都会在不断合作与理解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

  • 标签: 中俄农业 国际合作 互补性 资源 农资 农产品
  • 简介:为了应对海上航道安全威胁,南海各方经过努力形成了航道安全保障法律机制。该机制具有一定有效,但也存在许多局限性,如合作机制的软法导致遵约和履约行为的非拘束、合作机制固有的妥协与弱惩戒损害其权威、合作机制的原则影响权利义务的确定性、合作机制的独立受限于国际势力干预,以及合作机制的公共物品属性影响其实效。这些局限需要南海各方协同以破解制度困境:构建软硬法有机联系的合作法律机制;完善航道安全保障法律机制的内在构成要素;协同努力确保合作法律机制的独立;强化南海各方有效合作的“选择诱因”机制。

  • 标签: 南海 航道安全 法律机制
  • 简介:逊尼派—什叶派教派矛盾上升是2011年中东变局爆发以来中东地区出现的最重要趋势之一。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逊尼派—什叶派教派矛盾成为沙特—伊朗在波斯湾、中东地区进行地缘政治斗争的意识形态工具。2012年穆兄会政府在埃及上台后,中东逊尼派政府分化为相互竞争的萨拉菲、穆兄会政府两派,中东教派政治格局由'逊尼派—什叶派'二分格局演变为'穆兄会—萨拉菲—什叶派'三分格局。与此同时,产生于特定历史背景之下的'伊斯兰国'等定叛萨拉菲主义团体在部分地区和国际势力的有意扶持下崛起,进一步激化了中东地区伊斯兰教内部教派矛盾。

  • 标签: 教派矛盾 穆兄会 萨拉菲定叛 萨拉菲主义
  • 简介: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日趋增强的今天,移民活动的状况或本质正越来越表现为流动而非定居。移民的流动,是“人权高于主权”这一国际政治思潮的反映,是全球化发展所产生的一种“跨国逃避”趋势,也是国际政治经济多元化、不平衡发展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必然产物。本文试图通过对移民流动的探讨,揭示中印两国海外移民的流动对两国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所共同具有的有益影响,以及中印两国因其海外移民流动在国际社会中所面临的不同处境。

  • 标签: 海外移民 流动性 国际关系 中国 印度
  • 简介:自从公元一千年成为独立的民族国家以来,越南就不得不面对“地理位置的束缚”。越南与其强大的北方邻国——中国拥有共同的边界。时至今日,越南8800万的总人口数只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省份的人口数。正如布兰特利·沃马克(BmntlyWomack)在他的一个主要研究课题中指出:在已记录的历史中,中越两国双边关系都是一种持续的不对称结构。

  • 标签: 越南 中国 对称性 成熟 不对称结构 民族国家
  • 简介:近几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发展,加上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海啸肆虐与蔓延,中俄能源合作出现了新的发展形势:俄罗斯急需吸引外国资本开发油气资源、俄罗斯将愈来愈重视同中国和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中国将积极开展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中国能源开发利用的多元化国际合作战略将促进中俄能源合作的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能源
  • 简介:2015年11月8日,缅甸举行5年一次的全国大选,根据缅甸选委会公布的最终选举结果,昂山素季领导的最大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民盟)获得压倒胜利。在人民院,民盟赢得255个席位,占了人民院全部440个议席的半数以上,而军方扶持的时任执政党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仅获30个席位。

  • 标签: 缅甸 大选 局势 全国民主联盟 选举结果 昂山素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