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9月20日,团市委联合市委社工委、首都文明办共同举办“9·22无车日3510绿色出行”城市骑行风活动。作为“北京绿色出行倡导月”的公益主题骑行版块,此次活动共邀请了来自骑行风尚、通州自行车俱乐部、海天骑游、十万八千里等社团近300名骑行爱好者参与。

  • 标签: 行风 城市 成功 俱乐部 自行车 爱好者
  • 简介:我国第一次在全社会发布《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标志着我国青年发展事业进入新时代,从国家层面上给予青年发展事业更深刻的意义与更明确的指向。从社会学理论剖析解读青年发展规划的文体内容,无论是社会化与个体选择理论,还是政策引导与社会治理理论,都能找到对话点。并且,通过对青年发展规划文本内容的再解构,发现青年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要做到文体内容和逻辑体系的结构性分析,更要推动发展规划顶层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战略性。

  • 标签: 理论视野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 文本解读
  • 简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环境问题的社会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充分动员政府、社会和个体等多元力量的参与。城市青年作为城市生活中一个重要群体,其环保意识和行为对于城市的环境和生态有重要影响,并在不同性别、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通过对不同特性城市青年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描述性和相关性实证分析,探讨其具体的相关性、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这对于从政府层面对不同群体有针对性的进行环保教育宣传和制度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社会治理 城市青年 环保意识 环保行为
  • 简介: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交往遵循独特的运作逻辑。从其城市生活的社会情境出发,学校类型、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教育方式、社区人员构成和社区公共服务满意度都会影响到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接触机会、交往过程,从而产生不同的交往后果。为此,应从教育设置、家庭因素和社区结构三方面共同促使流动儿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交往系统。

  • 标签: 流动儿童 社会交往 生活情境
  • 简介:10月22日上午,2013国际青年组织论坛暨北京友好城市青年交流营在北京大学开幕,在为期6天的论坛和交流营活动中,来自26个国家的202名营员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认识了解北京,开幕式上,团市委副书记杨海滨同志和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致欢迎辞,美国华盛顿州代表团负责人代表青年组织发言,市外办副主任田燕,市友协副会长邓少辉共同发布了2013国际青年组织论坛会徽,团市委书记常宇与各国营员代表共同拼接世界地图,启动论坛。戴均良副市长出席闭幕式欢送晚宴并在《城市友好青年宣言》上盖章。

  • 标签: 城市青年 青年组织 论坛 交流 国际 北京大学
  • 简介:通过厘清美国休闲的起源、发展与传播历程,概括了美国休闲与城市空间、健康、经济、环境、科技等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了美国休闲体育成因。据此,提出对于未来青少年休闲体育良性发展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 标签: 休闲 休闲体育 青少年 休闲城市
  • 简介:据媒体报道,今年初,西安发布《城市道路“以克论净深度保洁”作业标准(试行)》,将道路清扫保浩等级分为一、二、三级,并要求每平方米灰尘分别不超过5克、10克、15克。4月25日,此保洁新标准自查考核官正式上岗,他们随身带着簸箕、电子秤,对道路进行抽查。报道引网民围观。

  • 标签: 城市道路 作业标准 网民 西安 媒体报道 电子秤
  • 简介:春去夏犹清,惠风抚乌伤。2014年5月27-28日,中国-西亚北非“未来发展愿景”对话会在绿意盎然的浙江省义乌市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政府承办。

  • 标签: 对话 北非 西亚 中国 浙江省人民政府 规划
  • 简介:目前,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向全社会公布,这是我国青年发展事业的重要里程碑。专门面向青年群体制定和出台规划,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制定和实施规划,是党和政府在青年工作领域从理念到实践的一次深化与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 标签: 青年发展 规划 国家 解读 中国历史 青年工作
  • 简介:我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转变,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诉求,无疑是未来十年城市发展的动力所在。然而,当前的情况是,一些新生代农民工想留在城市,但因为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问题无法在城市安居。新生代农民工该如何融人城市城市又应该为他们创造什么样的环境?

  • 标签: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发展 户籍改革 劳动力短缺 劳动力过剩 农民工群体
  • 简介: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提出"建设者市民化"理念,在实践中探索构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滨海模式",滨海新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通过对滨海新区青年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发现,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对滨海新区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给予了充分肯定,近六成被调查者打算长期居留在天津。调研发现,本地社区居民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态度不一,仍有本地人对外地人的排斥和歧视的社会心理。建议以社区平台进一步促进滨海新区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以现有社区组织为依托,进一步发展专业化的社区服务中心;重视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作用,通过"社工带义工",充实社区服务管理力量;推动流动人口社会化服务管理模式,积极引导青年流动人口自我管理。

  • 标签: 流动人口 社会融入 滨海新区
  • 简介:基于河南省十八地市青年农民工调查样本,分析青年农民工的收入、消费及其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作用与影响。2013年调查样本农民工月均收入低于2011年河南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月工资,青年农民工个人外显性消费呈现炫耀性特征,而集体消费则处于被抑制状态,收入水平低、消费支出短期化倾向导致农民工阶层固化,不利于青年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提高收入水平、引导农民工理性消费,是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有效途径。

  • 标签: 青年农民工 收入水平 消费行为 城市融入
  • 简介: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样化、手段成人化,其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这与社会腐败现象、道德滑坡、文化娱乐场所的负面影响、毒品蔓延、家庭教育存在缺陷等有着密切联系.当前城市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帮教工作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没有专门机构,责任难以落实;没有专门的帮教队伍,帮教工作流于形式;帮教形式简单,经费无来源等方面.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帮教工作格局应当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在学校和街道设置专门组织机构和建立以志愿者为主体的预防、帮教队伍,形成司法机关积极指导、社会各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 标签: 城市未成年人犯罪 犯罪预防 帮教机制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犯罪原因
  • 简介:由于城市青少年价值观的多元化、受教育水平各异,所处社会阶层不同等复杂的原因,使得这一群体中还存在“规则”意识薄弱、对法治政府的理解有偏差等问题。因此,为提高青少年的法治观念,首先从培养青少年“规则”意识做起,逐步养成崇尚法律、学法守法的好习惯;其次,树立法治观念,逐步提高青少年内心的法律修养,将学法、用法、守法、遵法、敬法变成无需提醒的自觉行为;第三,坚持行之有效的基本途径,健全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长效机制。

  • 标签: 依法治国 城市青少年 法治观念
  • 简介:流动青年的城市融入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北京市社区青年汇通过在社区关系、朋友关系和同事关系方面重构流动青年的社会关系网络,有效地推进了流动青年的城市融入,对流动青年的生活和工作空间拓展、城市身份塑造、价值观的现代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目前这种关系网络还具有一定的脆弱性,需要在与城市融入的互动过程中不断维持和强化。

  • 标签: 流动青年 社会关系 城市融入
  • 简介:城市志愿者是依托各服务站点开展服务的,站点的规划和设置关系到整体服务成效。西城区城市志愿服务站点的规划布局遵循了“疏密有序、合理设置、和谐呼应、美观得体”的原则,突出抓好“点、线、面”的有机结合。“疏密有序、合理设置’’是指在商业、旅游等重点区域要保持站点一定设置密度,在非重点区域也要进行有效点缀、防止出现真空地带;“和谐呼应、美观得体”是指站点建设要与周边城市景观融为一体、

  • 标签: 志愿者服务 城市景观 西城区 站点 区域特色 奥运会
  • 简介:为了丰富本区青年业余生活,让青年更加了解本区重点园区建设情况,同时配合3月新青年城市体验营活动的开展,3月28日,房山团区委组织全区29家青年汇共计320余人参加“新青年城市体验营之走进中关村房山园活动”。本次参观共分为两部分,参观长安汽车工厂及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

  • 标签: 城市体验 长安汽车 新青年 区委 公司 北京
  • 简介: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里的流动青少年就业困境成为凸显问题。既有研究侧重从"体面工作"的单一视角进行探究,本文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市民权""社会包容"的视角。通过对广州、上海两地的实证调查及比较,本文试图从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维度对青少年的就业困境进行更加综合的诊断,并在群团改革的语境中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流动青少年 社区治理 平台对接 体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