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从轨道交通行车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出发,以优化关键行车设备维修周期为研究对象,对轨道交通可修复和不可修复关键设备提出相应的寿命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利用统计学原理,对设备的寿命数据进行分布检验与判别,把握行车设备寿命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考虑设备维修停时损失,以单位维修周期内的平均安全运营维修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轨道交通行车设备维修周期优化模型,在维修经济性和设备可靠性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的维修周期。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进一步说明模型的有效性。

  • 标签: 轨道交通 关键行车设备 设备维修 维修周期优化 模型 维修决策
  • 简介:为准确计算动车组牵引能耗,提出BP神经网络模型和改进牵规法预测动车组牵引能耗。选取机车类型、坡度、目标速度、停站方案等8个因素作为动车组牵引能耗之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建立3层BP神经网络模型。采用增加动车组运动方程和优化基本阻力公式方式对牵规法进行优化。利用正交实验法对动车组牵引能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111组数据进行模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的误差在4.26%以内,改进牵规法的误差基本在10%以内,证明BP神经网络模型比改进牵规法模型能更好地预测动车组的牵引能耗,而且当目标速度增大时,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计算精度明显比改进牵规法的计算精度高;目标速度和坡度对牵引能耗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动车组 牵引能耗 BP神经网络 改进牵规法 因素分析
  • 简介:利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路堤下复合地基CFG桩的破坏模式。试验表明,路基位移和滑动面基本对称,滑动面最先在边坡范围内出现,滑动面由3段直线组成,滑动体两端类似主动区和被动区;软土层中部和底部附近正负弯矩最大;CFG桩主要破坏形式为受弯断裂,软土层中部和底部附近桩身受弯断裂方向相反,边坡范围内的桩首先断裂,滑动面内的CFG桩受弯断裂成3-5段。CFG桩受弯断裂后仍有一定的竖向荷载承载能力。

  • 标签: 路基 离心模型试验 CFG桩 滑塌 破坏模式
  • 简介:扩散程度是反映老化沥青再生进程的重要指标,而扩散模型可以更加直观地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再生进行描述。对比分析现有用于描述沥青扩散的模型、扩散理论、扩散效果评价手段及再生剂再生效果,总结不同模型、理论、试验条件间的差异,认为应进一步寻找一种更接近实际状态的RAP老化沥青膜,并加强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提出可通过模拟再生RAP老化沥青膜的试验方法,运用核磁共振(HNMR)与红外(IR)相结合的手段,观察再生进程并用沥青胶体结构的电导率方法对再生效果进行表征。

  • 标签: 沥青再生 扩散模型 扩散机理 扩散效果评价
  • 简介:从IRIS定义、产生背景、实施IRIS对企业的益处、认证流程、认证机构等方面对IRIS进行简要介绍,并对IRIS官方数据库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后概述IRIS的现状,并对未来IRIS认证进行了趋势分析。

  • 标签: IRIS定义 |
  • 简介:钢轨波磨的产生机理复杂、治理困难,是引起列车运行时产生啸叫、轮轨在固有频率范围内产生接触共振的主要原因,带来轨道及车辆部件过快伤损,环境振动与噪声超标等问题.而针对钢轨波磨的准确测量及评价,是研究钢轨波磨问题的基础,也是制定合理的钢轨波磨维修养护策略的重要前提.通过对国际上有关钢轨波磨的测量及评价标准进行论述,对标准中的各种规定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为制定适用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钢轨波磨及评价指标提供参考.

  • 标签: 城市轨道交通 钢轨波磨 测量 评价标准
  • 简介:在本刊2010年第3~6期中连续登载了《现行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目录》(截至时间2010年4月30日)的完整目录,现将2010年5月之后新增部分(截至时间2010年12月13日)摘选出来,列于下表,以方便大家查找、学习和执行这些标准

  • 标签: 铁路工程建设 标准规范 目录 时间
  • 简介:正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SGS集团和隶属于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中国标准技术开发公司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在中国设立了50多个分支机构和几十间实验室,拥有10000多名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SGS是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是公认的质量和诚信的基准。SGS集团在世界各地共有70000

  • 标签: 技术服务 中国标准 有限公司 质量技术监督 实验室 技术开发
  • 简介:4月2—8日,铁路BIM联盟组团赴西班牙参加buildingSMART2017年春季标准峰会。本次峰会由builingSMART西班牙分部主办,共有来自中国、英国、法国、德国等20余个成员国家的代表,以及国际铁路联盟(UIC)、

  • 标签: 西班牙 标准 国际铁路联盟 BIM 成员国
  • 简介:依据黏弹性理论,对沥青混合料的疲劳预测模型进行推导,从动态加载的角度建立劈裂疲劳预测模型并通过蠕变试验和重复加载试验确定模型参数(蠕变柔量、m值、松驰模量以及拟应变),并以实测劈裂疲劳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

  • 标签: 沥青混合料 黏弹性 劈裂疲劳预测模型 动态加载 拟应变
  • 简介:根据机械化施工组织原理和方法,考察和分析实际的施工过程.通过严密的数学推导,建立了路面拌和料的运输费用的计算模型.该模型在电湛高速公路B1标路面工程中得到运用,结果符合路面实际情况,该模型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公路工程 机械化施工 路面拌和料 运输费用 动态模型 施工管理
  • 简介:摘要:现行规范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观影响因素较多,等级评价标准不够精确,基于可拓理论建立的路面使用性能物元评价模型,通过确定相关物元和关联函数的计算,可以得到待评价路面与各种路面使用状态的关联程度,从而较好地解决多指标的精细化评价问题。工程应用实例表明,路面使用性能的物元评价模型综合评判结论科学、可行,对于提出更加经济、合理的路面养护维修方案提供可靠的指导。

  • 标签: 可拓理论 路面使用性能 评价
  • 简介:提出了二维路面不平度的时域AR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数值仿真研究,研究了模拟精度及参数选取等问题。

  • 标签: 二维路面不平度 AR模型 计算机仿真
  • 简介:列车运行调整问题是一类NP完全问题。根据列车运行调整的原则和基本方法,设计了双线铁路区段列车运行调整的数学模型,并利用三群协同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提高了模型求解的时效性,可为铁路行车调度调整起到很好的辅助决策作用。

  • 标签: 三群协同粒子群算法 列车运行调整 双线铁路 自动闭塞
  • 简介:基于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基本原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从公路旅客承载能力、货物承载能力、需求潜力和经济支撑等四个方面对珠三角、粤东西北四大区域和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公路运输与经济适应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并研究了当前条件下的公路运输承载能力和潜在需求及公路运输的供求平衡情况,可为广东区域及各地市公路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 标签: 公路运输 适应性 数据包络分析法 评价
  • 简介:板底脱空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之一,但进行有效的评定相对困难。提出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建立评价水泥混凝土面板脱空的计算验证模型,并结合FWD弯沉实测数据与模型计算出的弯沉值的关系,来判定某处是否发生了脱空。最后结合黑龙江某高速公路的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 标签: 有限元 脱空 水泥混凝土路面 验证模型
  • 简介:ITS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就是交通流的诱导,而为了要正确地诱导交通流,就需要对交通流的状况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本文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了一个城市区域交通流分析预测模型.通过模型中的预测级神经网络、决策树约束集、关联规则约束集和修正级神经网络,全面地考虑了区域内交通流本身与其它动态、静态指标对未来交通流状况的影响,因而具有较高的正确率.

  • 标签: 交通流状态 分析预测模型 数据挖掘 数据采集指标 城市区域 ITS
  • 简介:正1概述通信GSM-R工程是高速铁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速铁路工程基本采用单网交织冗余的GSM-R网络。高速条件下运行的多普勒效应和电磁干扰会对列控信号传输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而且GSM-R网络也不同于普速铁路的450MHz无线列调系统。因此,为保证

  • 标签: 高速铁路 模型校准 模拟测试 覆盖预测 测试技术 传播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