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100例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肿瘤 PICC 出院患者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肿瘤治疗方法不再孤立存在,而是在个体化治疗的框架下综合应用,以更有效地应对不同类型的肿瘤。放疗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这个趋势下逐渐实现了与其他治疗方式的有机结合,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 标签: 癌症 放疗 治疗效果 个体化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在PICC带管出院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80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被纳入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PICC相关知识得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ICC相关知识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借助微信平台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更方便、实惠、快捷,可有效提高患者PICC相关知识的掌握,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微信平台 延续护理 PICC置管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     摘要:目的:讨论糖类抗原CA153和CA125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在乌鲁木齐市某医院确诊的乳腺癌患者55例,年龄30~76岁,平均为(50.764±12.287)岁;35例同时间段良性乳腺肿块组,其中包括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和乳腺腺病,年龄18~55岁,平均为(42.229±9.462)岁;50例同时间段健康体检组,年龄26~68岁,平均为(50.140±9.846)岁。三组研究对象皆为女性。最终比较三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果。结果:在55例乳腺癌患者中,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74.5%,要高于单独检测的灵敏度(CA153为61.8%,CA125为58.2%),特异度无太大差别;乳腺癌组联合检测的阳性率(CA153+CA125为71.0%)远高于单独检测阳性率(CA153为45.5%,CA125为25.5%),且CA153、CA125和CA153+CA125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联合检测 乳腺癌 CA125 CA153
  • 简介:【摘要】加速康复外科 (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 ERAS)是指为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 ERAS的内容包括护理在内的围手术期多学科的相关治疗,由于减轻了患者的手术创伤应激及手术并发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因此得到了广泛认可。目的探讨 ERAS理念在颅内肿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心医院 2017年 4月— 2018年 4月收住的 50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 ERAS理念进行颅内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将 2016年 3月— 2017年 3月收住的 45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颅内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经济而又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颅内肿瘤围手术期 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Abstract):含缬酪肽蛋白VCP/p97/Cdc48是三磷酸腺苷酶超家族中的一员,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VCP参与调控细胞内多种生物学过程, 从受损蛋白质及细胞器的降解到关键信号通路的激活等等。VCP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抑制VCP的功能会导致细胞内蛋白质毒性应激,对于高速增殖的肿瘤细胞影响更为严重,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近年来VCP的小分子抑制剂被开发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在这篇综述中,我们主要讨论VCP对蛋白质稳态的调控作用,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抑制剂的抗癌功效。

  • 标签: (Keywords)VCP p97 肿瘤治疗 蛋白降解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设计并评价基于生物医学工程的肿瘤放射治疗教学课程。通过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理论和肿瘤放射治疗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备临床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本研究将深入探讨课程设计的关键要素,并通过教学效果评估来验证课程设计的有效性。

  • 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 肿瘤放射治疗 教学课程
  • 简介:摘要:胸腹部位肿瘤放疗是治疗肿瘤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体位固定的效果对于放疗质量和患者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在引言部分对胸腹部位肿瘤放疗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对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原理进行详细阐述。然后,分析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效果评估。接着,探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应用现状。最后,提出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位肿瘤放疗中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胸腹部位肿瘤 放疗 体位固定技术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通过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CEA、CA153、CYFRA21-1这些肿瘤标志物,检测并分析单项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将检测结果与联合检测的方式进行对比,选出最优诊断肺癌的血清标志物组合。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血清肿瘤标志物 CEA、CYFRA21-1、CA153含量可作为肺癌监测疗效、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益于临床早期诊断进而及早治疗。

  • 标签: 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联合诊断
  • 简介:摘要:综合考虑PG、多种肿瘤标志物与胃癌的关联性,单一检查的敏感度可能不够理想,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而共同检查则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精确度和独特性,能够有效地提高胃癌的确诊效果,成为胃癌临床筛查的重要辅助手段。

  • 标签:       CA125  CA199  CEA  PG  胃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综合护理应用在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价值体现。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108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行腹腔镜和后腹腔镜切除术肾上腺肿瘤切除术,采取盲抽方式进行分组,普通组与对比组各54例患者,前者应用常规护理,后者实施综合护理手段,对比两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经相关数据表明,对比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明显高于普通组,与此同时并发症发生率大幅度降低(P<0.05)。结论:对于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而言,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切实提高临床疗效,更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

  • 标签: 腹腔镜 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和CA125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从而进一步运用于临床。方法:选取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山东省立康复医院确诊为胰腺癌的30名患者,为恶性肿瘤组;选取了30名来医院体检的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两组CEA、CA199及CA125的血清浓度,比较两组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同时比较单一肿瘤标志物和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以此评估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所有胰腺癌组病人的平均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在恶性肿瘤组中,三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联合使用CEA、CA199、CA125三项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相较于单一检测的指标,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特异性(P值小于0.05)。结论:CEA、CA199、CA125三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于胰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CEA、CA199、CA125这三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提高了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故可作为胰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胰腺癌  联合检测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所有肺癌患者及健康人均在晨起空腹,抽静脉血,输血后分离血清。采取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的数值进行测量。通过检测三组肿瘤指标的实验结果都高于健康组。故联合检测血清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更加重要。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肺癌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血清肿瘤标志物HE4、CA125、AFP、CEA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并进一步探究HE4、CA125、AFP、CEA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临床价值,从而进一步运用于临床。方法:在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对于在福建省某医院确诊为卵巢癌的60例患者,我们选取为卵巢癌组,而对于健康组,我们则选取60名来医院体检的患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免疫分析仪分别测定两个组HE4、CA125、AFP、CEA的血清浓度,比较单一肿瘤标志物和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以此评估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全部卵巢癌患者的血清中肿瘤标记物的浓度均较高(P

  • 标签: CEA  CA125  AFP  HE4  卵巢癌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PD-1基因,成功构建了具有更高增殖、细胞因子分泌和细胞毒性能力的EGFR-CAR-PD-1-KO T细胞,相比于EGFR-CAR T细胞。在体内实验证明,EGFR-CAR-PD-1-KO T细胞能更有效地抑制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延长小鼠生存期。这为通过CRISPR/Cas9技术增强CAR-T细胞对肺癌的抗肿瘤活性提供了新的策略。

  • 标签: 肺癌 EGFR-CAR-T细胞 PD-1 CRISPR/Cas9 抗肿瘤活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于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性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就诊的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6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组,6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病变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60例肺部健康的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CEA、CYFRA21-1、CA12-5、NSE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病变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单项检测,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21-1、糖类抗原12-5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四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单项检测,可以为早期肺癌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肺癌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21-1  糖类抗原12-5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CEA、NSE、 CA19-9和Cyfra21-1联合检测技术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临沂某医院呼吸内科病房所收治的60例肺癌确诊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体检中心正常健康者30人作为对照组,肺癌组又分为两组,每组30人,分别为实验第一组(肺癌早期组)和实验第二组(肺癌晚期组)。 对比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CEA、NSE、CA19-9、Cyfra21-1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对比分析四种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四项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结果及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人,特别是晚期肺癌患者的血清中肿瘤标志物高于早期肺癌患者。 四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准确度高于单项检测分别达到95.62%、93.65%。CEA、NSE、CA19-9、Cyfra21-1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检出率,对肺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癌胚抗原(CEA)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糖类抗原19-9(CA19-9)  可溶性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  肺癌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