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食管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疾病,据2019年恶性肿瘤的调查显示中,我国男性食管癌发病率达到了8.77%,位居癌症病发的第六名,女性食管癌发病率达到了4.29%,位居癌症发病的第八名,从全球的角度看,食管癌有一半在中国,可见食管癌在中国的危害有多大。

  • 标签: 食管癌 手术前后 相关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食管癌是胃部食管发生病变,出现了癌细胞,对患者的食管进行侵蚀并且伤害,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问题,对医学事业的稳步、快速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隐患,值得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且为之不断努力挽救。对食管术后护理以及心理干预进行逐步地研究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提高食管癌患者的依从性,提升他们的各方面身体素质,增加免疫力,加快恢复的速度,接下来就对食管癌以及术后护理以及心理干预等方面进行具体地介绍,以期给临床医学提供更多的案例分析,增加抗癌的研究性能。

  • 标签: 食管癌 术后护理 心理干预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的护理配合。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患者54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开展基础护理的27例患者为参照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27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护理效果的差异进行总结。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研究组(96.7%)显高于参照组(74.0%),两组数据比对判定P值<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其病情得以缓解,护理满意度也会明显提升,可在临床工作上推广和普及。

  • 标签: 食管贲门癌术 并发胃食管反流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修补Ⅲ型食管闭锁术后食管肺瘘的可行性、手术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胸腔镜食管肺瘘修补手术的4例Ⅲ型食管闭锁术后食管肺瘘患儿的临床资料。4例患儿均为男孩,确诊年龄在1岁5个月至5岁1个月。4例患儿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均可见造影剂从食管溢出进入肺组织;CT检查均可见近端扩张食管与右侧肺组织关系密切,3例可见食管与肺组织有瘘道相通。4例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提示食管肺瘘2例。结果本组4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食管肺瘘修补术,手术时间在2.5~3.0 h,平均2.7 h;术后均转入PICU,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1~5 d,平均3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 d。1例患儿术后第2天胸腔引流管出现气泡,胸部X线片提示右侧胸腔少量气胸,考虑为肺部组织破损,后经保守治疗后痊愈。随访时间1~24个月,除1例患儿因食管狭窄目前在胃镜下球囊扩张治疗中外,余者均已完全经口喂养,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食管肺瘘较为罕见,临床表现不具有特殊性,胸腔镜下行食管肺瘘修补术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 标签: 食管闭锁 先天畸形 气管食管瘘 胸腔镜
  • 简介:【摘 要】目的:整理导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食管气管瘘的原因,并研究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2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8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分析患者术后并发食管气管瘘的原因后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食管气管瘘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食管气管瘘发生率5.00%要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各项得分水平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有效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食管气管瘘的概率,且患者对于该护理措施的满意度也较高,可进行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食管气管瘘 原因分析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食管憩室的手术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进行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食管憩室再行胸腔镜食管憩室切除手术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4例,中位年龄为12.8个月,年龄范围为6.3~36.0个月,中位体重为8.0 kg,体重范围为6.5~10.5 kg。总结分析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本组5例均于胸腔镜下完成食管憩室切除手术,手术算术平均时间为2.3 h(1.5~3.6 h),手术出血量均<5 ml,术中均未输血;术后计划转入PICU。术后有创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为3 d(1~7 d);术后算术平均住院时间为16 d(10~21 d)。1例患儿术后1周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提示吻合口漏,术后2周复查,自愈。随访时间1~30个月。所有患儿均已完全经口喂养,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增长满意。结论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食管憩室罕见,临床表现主要为吞咽困难,进食时呛咳,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腔食管憩室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憩室,食管 先天性食管闭锁 胸腔镜 儿童
  • 简介:总结1例食管异物伴食管穿孔行胃造瘘患儿的术后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术后常规护理,加强创口及胃造瘘管的护理、肠内营养的护理,对家长做好出院指导。经近5个月的治疗和护理,本例患儿食管穿孔愈合良好,顺利关瘘,各项营养指标及发育正常。

  • 标签: 食管异物 食管穿孔 胃造瘘术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程序化方案治疗食管闭锁术后食管气管瘘复发(rTE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9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应用程序化治疗10例食管闭锁术后rTEF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Ⅲ型8例,Ⅳ型1例,Ⅴ型1例。根据有无严重肺炎或撤机困难来决定是否分期手术(第一期行手术放置"三管",即食管气管瘘口引流管、胃造口管、空肠营养管;第二期行rTEF修补术)。再次手术(指rTEF修补术)时机为无严重呼吸道症状,行CT检查无胸腔积液或积脓,距首次手术>2个月。结果10例患儿中,7例经食管造影诊断rTEF,3例经纤维内镜检查诊断。rTEF确诊时间中位数为首次手术(指食管闭锁手术)后75 d(8~288 d),再手术时间中位数为首次手术后122 d(70~332 d)。4例患儿行手术放置"三管"。10例患儿接受了胸腔镜下rTEF修补术,1例因术中渗血较多中转开放。rTEF手术治疗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经保守治疗后愈合;发生吻合口狭窄4例,平均在胃镜下行食管狭窄扩张1.8次后好转,中度气管软化1例。随访6~39个月,10例患儿均未出现TEF再发。结论程序化治疗方案为rTEF的整体管理提供新思路,使患儿能安全接受胸腔镜治疗,并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食管闭锁 食管气管瘘 复发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胃瘫发生的原因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到2004年7月我院收治的食管贲门癌术后发生的6例胃瘫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贲门癌术后胃瘫发生原因复杂,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呕吐、胃液引流量增多,胃造影及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6例经保守治疗,2周~3月恢复胃动力.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胃瘫应坚持保守治疗为主,肠内营养是一种重要而简单有效的手段.

  • 标签: 食管肿瘤 胃切除术/副作用 胃肌轻瘫 肠道营养
  • 简介:通过我们对3例食管术后并发幽门梗阻病人所采取的及时胃肠减压、建立静脉通路、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二次手术成功的观察、总结出的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

  • 标签: 食管癌 手术后 幽门梗阻 护理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间4例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包括食管裂孔疝修补在内的抗反流手术,术后出现反流、烧心症状及解剖学复发,其中3例行二次腹腔镜手术,1例保守药物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反酸、烧心等复发症状均缓解。合并巨大食管裂孔疝的包括食管裂孔疝修补的抗反流手术患者术后复发风险高,可以通过二次手术等方式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内镜下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后患者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2016年1月—2021年4月,因早期食管癌就诊于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且病变范围超过食管3/4环周的51例病例纳入病例对照研究。患者均行RFA治疗,按术后是否发热分成发热组(n=15)和未发热组(n=36),主要收集患者一般情况、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病变长度、病变范围、消融能量和消融次数用于单因素分析,其中P<0.1的变量再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RFA术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病变长度(t=-3.89,P<0.001)、病变范围(χ2=11.52,P=0.001)和消融能量(P=0.001)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显示,病变长度与病变环周长度存在明显正相关(r=0.71,P<0.001),而病变范围由病变环周长度决定,因此最终将病变长度和消融能量这两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病变长度每增加1 cm,患者发生RFA术后发热的风险是前者的1.21倍(95%CI:1.01~1.43,P=0.037);术中使用12 J消融能量者,发生RFA术后发热的风险是使用10 J消融能量者的0.43倍(95%CI:0.22~0.85,P=0.015)。结论病变长度和消融能量是导致食管RFA术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长节段早期食管癌者更易发生RFA术后发热,术中使用低消融能量者更易发生RFA术后发热。

  • 标签: 发热 危险因素 早期食管癌 射频消融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食管内支架放置术后的临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各种内支架优缺点。结果33例为食管癌并食管瘘。2例为肺癌并食管瘘。平均生存时间为3.5个月。2例为肺癌术后放疗后并食管瘘。生存时间为14个月。结论覆膜食管内支架是封闭瘘口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为临床后续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食管瘘 内支架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术后胃排空障碍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对2005~2010年间施行的食管术后出现10例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例中9例保守治疗,1例再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食管术后胃排空障碍多数为功能性,少数为机械性,因治疗方法不同,需强调两者的鉴别诊断,注意手术操作可减少机械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

  • 标签: 食管癌 胃排空障碍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探讨食管术后ICU护理工作,总结护理经验,为更好的护理食管术后患者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食管癌 ICU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5例食管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患者,确诊后立即禁食、胃肠减压、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胸腔置管引流及抗感染等治疗,1例因并发纵隔乳糜囊肿再次手术,行胸导管结扎及瘘口修补,3例患者经保守治疗3~4周无明显改善行胃镜下全覆膜回收支架置入,其余21例患者行保守治疗。结果25例患者,再次手术者1例,治愈;食管支架置入3例,治愈;保守治疗21例,治愈20例,1例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结论食管吻合口瘘是食管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有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法能降低食管吻合口瘘的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食管癌术后 吻合口瘘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