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要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必须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预防
  • 作者: 张冬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康复医学
  • 创建时间:2020-01-09
  • 出处:《生活与健康》 2019年第9期
  • 机构:旺苍县白水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 广元 628201 产后出血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的 24 小时之内阴道出血量超过 500ml 。早期正确诊断和处理情况下,绝大多数产后出血导致孕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产后出血是产妇在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 2%~3% ,新妈妈抵抗力较低,很容易导致产褥感染,可能会导致孕产妇失血过多出现休克,还可能因脑垂体缺血而死亡。因此预防产后大出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孕妇在分娩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生产,避免意外发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产后出血预防以及治疗的措施进行探究。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近三年在华东某院进行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30例病患作为实验对象,结合所有实验对象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发现,作为产妇分娩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会有可能引发产妇休克,严重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而在组间对比中发现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引发产后出血的概率更高,主要发病原因包括子宫复旧不良、前置胎盘等。结论 为了切实的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可能,需要在第三产程中加强处理,尽可能规避剖宫产分娩。若是进行剖宫产分娩要严格落实无菌操作标准,提升剖宫产分娩术水平,以此来降低产后出血概率。而针对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可以通过抗感染、宫缩剂等措施进行治疗,临床效果确切。。

  • 标签: 产后出血 治疗 胎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论文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根据临床资料,对11例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出血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产后出血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主要原因,其次是胎盘因素。结论重视孕期保健,正确处理分娩过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环节;正确评估出血量,规范产后护理措施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对休克患者及时诊断,监测及抢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产后出血原因 预防 监测抢救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往往来势凶猛,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急性肾衰,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席汉综合症及产后感染,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应作好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以降低其发病率及孕产妇的死亡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急救护理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护理干预的方式。方法选取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执行剖宫产的妇女患者240例,随机将其分成基本组与改良组,基本组产妇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而改良组产妇则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改良组产妇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基本组,P<0.05,且改良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实施了剖宫产术的产妇运用优质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术中的出血量,降低产妇的手术风险,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探讨产后出血预防护理措施,降低产后出血患者的发生率和产妇死亡率。回顾性总结产后出血护理要点和预防的相关措施。重视产前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后护理,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关键。

  • 标签: 产后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为胎儿娩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其中百分之八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产后出血预防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变与产妇的体质不同而异。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产妇生命,因此特别重视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妇的死亡率。现将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治疗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 标签: 产后出血 急救 护理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因素,从而有针对性进行预防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住院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87例。结果产后出血率2.89%,其中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占78.16%,胎盘因素占13.79%,软产道损伤占6.90%,凝血功能障碍占1.15%。产后出血发生与孕次呈相关性。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经产妇和产检次数少于三次的产妇,产后出血率明显增加。助产士如能做好预防、早期发现、及时诊治、精心护理,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 经产妇 预防观察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找到最佳的护理方法,并总结归纳。方法回顾分析娄烦县人民医院产科2011年至2013年收治的15例产后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研究患者中,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产后出血是临床医学中一种严重的分娩并发症,因此,要及时预防和加强护理,减少产妇的病死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产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应用于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病因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本组52例产后出血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可提高产后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产后出血 预防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7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2.7%低于对照组的11.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并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后出血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