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护理对控制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产后出血运用预防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产后出血情况差异。结果在产后2h与产后24h的出血量上,挂出在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护理对控制产后出血有显著的辅助作用,适宜临床广泛运用。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产后出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预防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当中,给予产妇综合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时间段内收治的142例产妇为相关对象,根据其护理方案不同均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对比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综合组产妇出血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出血预防当中,综合护理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妇 产后出血 预防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预防护理干预改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阴道分娩产妇共600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00例)和观察组(3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防护理干预,将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产后出血量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在产后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过程中,预防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其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并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预防护理干预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顺产产妇共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观察24h后产妇的出血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产妇心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后平均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积极健康教育,不仅能减少产后出血量,缓解产妇负面心理,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 产后出血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医院产科在2012年6月~2014年12月住院分娩的9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占59.37%,其次是胎盘因素。在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下,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抢救成功率100%;结论护理人员在认真执行医嘱的同时,及时做好产后出血病人的预防护理工作,是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的措施。

  • 标签: 产后出血 发生原因 预防及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160例产妇按是否接受综合护理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加施综合护理,比较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与第三产程、产后护理效果、产后并发症与护理满意情况等。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与第三产程时间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产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贫血、血压升高、尿潴留与胸部不适等并发症合计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 标签: 综合护理 产后出血 护理效果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妇产科产妇为研究样本,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护理组(n=50)与参照组(n=50),予以参照组产妇常规护理措施,予以探究组产妇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探究组产妇产后2h与24h的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从而提高产妇的康复速度以及产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 预防 产后出血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是预防产后出血的简易、高效方法。方法将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非高危妊娠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对产后2h内出血量的影响;实验组6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2片(400μg);对照组4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肌肉注射缩宫素20U。结果实验组第3产程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缩短5.31min(P<0.01),产后2h内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118.8mL(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具有比缩宫素更强的宫缩作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预防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88例宫缩乏力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产妇予以综合性护理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分别为13.64%和65.91%,观察组产妇在产后的12h、24h、48h、72h出血量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宫缩乏力产妇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进行干预指导,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产后出血的病因和预防、监测、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202例产后出血达5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各危险因素。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其次为胎盘因素,多胎,妊娠高血压;出血量超过1500mL以上严重危及生命。结论做好孕期保健,重视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及产妇的病死率。

  • 标签: 产后大出血 高危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间我院收治的 100例妇产科产妇为研究样本,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护理组( n=50)与参照组( n=50),予以参照组产妇常规护理措施,予以探究组产妇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探究组产妇产后 2h与 24h的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参照组( P< 0.05)。结论:对产妇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从而提高产妇的康复速度以及产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 预防 产后出血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妇产后采用人性化护理联合缩宫素加米索前列醇的应用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10例产妇,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缩宫素静滴,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联合缩宫素静滴加米索前列醇塞肛。将两组产妇产后24h内出血量与产妇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产妇24h内出血量(678.3±58.6)ml,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90.3±41.6)ml,(P<0.05);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95.24%VS80.9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联合缩宫素静滴加米索前列醇塞肛的应用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效果显著,能够使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促使产妇快速康复,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产妇 产后出血 治疗护理对策 出血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其对产后出血护理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阴道分娩产妇中随机抽取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比其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VAS评分情况等。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产妇出血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产妇 护理干预 出血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级护理制度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800例剖宫产产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0例,对照组未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实施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观察组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实施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护理。结果采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对于剖宫产术后,产妇的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护士抢救产后出血的工作量减少、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明显降低了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进一步减少了产后抢救出血所付出的工作量,提高孕妇及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分级护理制度 预防 剖宫产术后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出血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干预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以及产后24h出血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缩短阴道分娩产妇的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后出血 阴道分娩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高危产妇阴道分娩中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2月 -2019 年 5月 某 医院收治的 80例高危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 24h失血量为( 139.6±25.4) ml,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2.50%( 1/40);对照组产后 24h失血量为( 210.5±31.7) ml,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12.50%( 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对在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 97.50%( 39/4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 90.00%( 3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高危产妇阴道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推动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高危产妇 阴道分娩 预见性护理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预见性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小时和24小时的平均出血量、护理满意评分;干预前后产妇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生活质量。结果预见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预见性组产后2小时和24小时的平均出血量、护理满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生活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预见性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出血的价值高,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减少产后出血量,减轻产妇焦虑抑郁心理,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产后出血 价值